第112章 这人变脸太快了!

水琅听到这个名字, 表情并不意外,“算一算时间,确实改造完毕了。”

之前法律不全, 邬元烨还未满十八岁,杀人未遂被送去教改所改造两年。

本来没把他放在心上, 没想到他倒是在背后给她使绊子。

“你什么打算?”詹老面露担心, “你眼下还要忙着拉投资推进旧改,如果官司缠身, 只怕会受到停职风险,旧改进展也会停滞了。”

“国家不会开这个口子。”

水琅看着面前的资料, “1932年买下的土地, 别说造了一半的房子,就是建造完成了, 外国人也别想再抢走, 打官司就让他打去, 我现在没空搭理他们, 詹老, 华侨商会的人联系得怎么样了?”

“你写的信, 我都寄出去了,具体分析我也都一一转达了。”

詹鸿栋拿出另一个资料袋, “这里是华侨商会的回信, 他们在国外同样遭受到压迫, 对国内局势很是关心,但还要等政策明确下来, 他们才能够回国, 毕竟这十年……”

詹老话说到一半, 后面没说了, 水琅点了点头,打开几封信看了看,从信上的字里行间,已经能够看出一部分华侨对国内局势好转的激动,“周局长和白局长已经下定决心,将旧改第二步拆迁改造政策推动申请下来,在这之前,最重要的是推动房屋商品化,允许交易买卖,允许个人权利,这项政策不出来,拆迁就完不成。”

“有希望吗?”

“当然,全国房屋走向商品化时代,将成必然。”

水琅靠在椅背上,“过程也许会很难,但人民住房已经迫在眉睫,国家财政又极度亏损,急需引入外资,再怎么难,明年也会下来。”

“这条政策要能下来,正在观望的外资,一定会抢着来到我们国家投资。”詹老欣慰笑着,“你的第二步旧改拆迁计划,我已经告诉了家族内,他们暂时没有涉足过房地产,还在考虑,你把计划书完整交给我,我再拿给他们看一看,对了,你具体需要多少钱?

“一千万。”

詹老笑容一顿,慢慢坐直身体,“多……多少?”

“一千万,起步。”看着詹老被惊呆的样子,水琅笑着道:“天安三村的地理位置绝佳,我打算在原地造一座新小区,与复茂路洋房毗邻有文化底蕴的华侨房,虽然是华侨房,但主要售卖除了华侨,还有外国人,初步基本理念,将这座新小区,打造成复茂未来住房新地标,每平方售价暂时定在三百美元。”

“一平方三百美元!”

詹鸿栋更吃惊了,“天安三村占地起码一万平,等等,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一千万,整个复茂区都拿不出来这笔钱,甚至,国家目前都拿不出来,并且迫切需要这么多钱,你上哪去筹集到这么多钱?我跟家族去说,他们投个一百万,最终都不知道能不能成!”

“我们国家是没钱,但外资有钱啊。”

水琅指着文件,“就拿这位想跟我抢洋房的史密斯来说,史密斯家族就喜欢投机倒把,低价买高价卖,五十年,一百年前在我们国家挣了不知道多少个一百万,我们听起来足够吓人的资金,好吧,对他们来说,可能也够吓人,但我也不是只打算逮着一只羊薅,可以中外合资建设。”

詹老摇头,“你真是吓到我了,这事,不好说。”

“天安三村拆迁与安置房源,费用加起来起码一两百万,关键是土地批租的费用,七十年,起码要两百万。”水琅粗略算完,“当然,重点是建造新小区,大头在这里。”

詹老沉默不语,“这是一项哪怕放在过去的十里洋场,都是惊天骇闻的事,你真是比你母亲还要胆大。”

水琅笑了笑,“詹老,我知道你们家族在香港办了一家报社,到时候,请一定要帮我在香港和英国好好宣传一下,让华侨和外国人都到我们国家来投资买房。”

“比起你要做的事,这是小事了,没问题。”詹老眉头皱起,“但我还是不懂,如果你想解决民生问题,那么三四百万就已经足够了,为什么你还要去管土地批租之后的建设问题?”

“如果只是一块地,凭什么能让人掏这三四百万?”水琅从装书的布袋里拿出一本手稿,“这是我对天安三村这块土地上的规划设计。”

詹鸿栋接过来,先放在桌子上,戴完玳瑁框老花眼镜后,才重新拿起来翻看,随着看完第一页,翻开第二页,身体越坐越直,设计图拿得离眼睛越来越近,几乎快要把脸贴上去了,翻到第三页没了,一脸可惜震惊抬头,“你对新小区的设计理念,不但超出沪城目前的配置,简直是超出几个发达国家的社区水平一大截!”

水琅笑着把设计图纸拿回来,随意翻看几页 ,图上只是暂时勾勒了概念线条,也就是詹老见多识广才能一下子看懂,换个人来都看不明白是什么。

“外国人对我们国家最熟悉的城市中,沪城数一数二,作为当时几乎可以说是半殖民城市,留下了许多外国人设计的建筑,最好的配置就是海关大楼那一带的十八楼、和平饭店与市区的老洋房,想要拉到人投资,自然得大大区别于这些大厦公寓的设计,否则光凭天安三村的土地,让人投个一千万,不就像你说的,天方夜谭。”

詹老不断点着头,看着水琅的眼神欣慰又多了几丝惊喜,还有佩服,“我早该想到,你做事向来是会做好万全准备,你手里的设计图要真能实施落地,三百美元一个平方,也不愁卖,这样,我再去写信,帮你多向家族争取一些钱,但一千万是不可能,你自己是不是还有别的计划?”

“我想先在工商界开一场招商会。”水琅整理桌子上的资料,“我母亲虽然曾经是华侨商会会长,但我出生后就一直生活在国内,别人压根不认识我是谁,工商界人士基本上各个都有几个外国朋友亲戚,还得从这打开突破口。”

詹老点头,表示赞同,“你什么时候需要,我来组织。”

“多谢詹老。”

水琅背着包起身,“等政策吧。”

“史密斯官司那边,我先帮你找了一位律师候着。”詹鸿栋又道:“有什么需要,第一时间再跟我提。”

水琅再次道谢。

-

1978年亚运会正如火如荼开展时,史密斯向中国政府提交证件证据,索要复南路2号洋房与周边地块。

政府相当重视这件事,专门成立小组去调查证实。

在政府还没给出答案后,史密斯的律师,又向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状告水琅侵占他人土地房屋。

水琅没有出面,只让律师代为处理。

最近正忙着复茂区旧改设计,实地勘察。

“水干部,你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提前打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