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感召(第2/2页)

尤其是谈及几个火铳兵面对蒙古兵登城,在没有近战武器的情形下仍然是毫无畏惧的舍命相搏,为后边的战友赢得时间结阵反击,最终将敌人赶下城头而他们也无一幸存的故事,更是听得几个人少年郎热泪盈眶握拳哽噎。

冯紫英所叙述的倒也并非虚构,不过是把有些情节略做了糅合和提升,使得渲染的气氛更为浓烈激荡。

“大丈夫当如是!”贾环忍不住抚掌叹息,“只可惜我等手无缚鸡之力,无法上阵杀敌,……”

“环哥儿,话不是这么说,并非要亲自上阵杀敌才是为国效忠的唯一手段,作为农夫商贾,纳粮缴税服役,每一颗粮食每一文铜钱都能化为朝廷抗击外敌的有力武器,同样作为士人官员,我们每一个政策决策,都可能影响到百姓民心士气,仓廪足而知礼仪,百姓富足,朝廷清明,那么我们边关自然就士气稳固,武器粮秣更加丰足,自然与外敌作战就更有优势,……”

冯紫英目光炯炯,注视着四人,“所以读书做官,著书立说,经商务农,织布冶铁,在我看来没有太多的高低贵贱,只要是心存报国之心,胸怀奋进之意,砥砺前行,那便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我希望你们四人日后无论做到哪一步,都能不忘初心,……”

一番话说得情深义重,铿锵有力,直抒胸臆,把他对几人的期待表露无疑,而宝玉几人也是群情振奋,几欲昂扬起身拜倒了。

尤其是宝玉,听得冯紫英专门提了一句著书立说,他觉得这显然就是在提点鼓励自己,再想起自己之前的种种狭隘,更是觉得冯大哥胸怀天下,哪像自己如此蝇营狗苟,……

贾环倒还好一些,而贾兰和贾琮都是第一次正经八百听冯紫英教诲,都被这一席话击中了心扉,心情激荡之余,对于这位恩师(兄长)更是有了一种莫名的崇拜敬仰,只觉得自己日后若是能及对方十一,只怕便能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