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家事国事(第2/2页)

“相公,若是还有一二日才回永平,不妨还是去荣国府那边走一走。”

冯紫英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哦?宛君贤德,为夫汗颜啊。”

“相公,不要把妾身想得那么狭隘嘛,薛家妹妹和林家妹妹妾身也经常见面,妾身觉得她们也都是很好的女孩子,能嫁给相公,也是相公的福分。”沈宜修显得很淡然豁达,“冯家人丁单薄,妾身也希望能有姐妹们早点替冯家开枝散叶,这样也能减轻妾身的压力,……”

冯紫英笑了起来,又抚摸了一下沈宜修凸起的腹部,“宛君不必太有压力,这一胎无论是男女,为夫都是格外高兴,嗯,说内心话,为夫更希望是一个女儿,这就算是冯家的嫡长女了,日后也能长姐为母,好好管教弟弟妹妹们,而且女子二十岁之后才是最好的生育年龄,十六七岁其实都略显小了一些,对身子其实是不利的。”

“相公这种观点都已经说过许多回了,可是现在大周律例规定就是男子十四,女子十二就可以婚配,一般乡里也就是十五六岁就婚配,便是城中大户人家,也不过男子十七八岁,女子十六七岁就都要婚配了,妾身嫁给相公时都快要二十了,在外边儿人看来都有些嫁不出去了呢。”

沈宜修浅笑嫣然。

“那是世人愚昧,不懂科学。”冯紫英随口来了一句。

“科学?何谓科学?”沈宜修讶然。

冯紫英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正巧这个时候外边云裳来传报:“爷,外边来传曹煜曹先生来了。”

冯紫英松了一口气,“嗯,他也该来了。”

《今日新闻》现在已经俨然有京城民间第一大报的架势,在《今日新闻》的引领下,京师城中又陆续出现了几分报刊,如《京师商报》、《北地晨报》等几份也有些影响力,只不过《京师商报》专注于商业内容,而《北地晨报》则更多聚焦于京师城内的市井新闻,《今日新闻》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旗帜,不但覆盖商业新闻、京畿要闻,甚至也开始悄悄地涉足一些不那么敏感或者报喜不报忧的时政新闻了。

把《今日新闻》做到这个程度,曹煜功不可没,其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加上很有些商业天赋,才使得《今日新闻》有今日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