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揭晓谜底(1)(第2/2页)

美国人昂着头出线了,英格兰人虽然只能屈居小组第二,但是他们也足够值得高兴了,因为就是这场英格兰1:0击败斯洛文尼亚的小胜,都是卡佩罗在放弃了固执之后赚来的。

以小组第二身份出线,主教练卡佩罗总算松了一口气,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意大利人甚至还表示:“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熟悉的那支英格兰队,这样的英格兰可以对抗任何对手。”

对比前两场,英格兰本场踢出的内容要好得多,脚下敢拿球了,敢打配合了,有不少流畅的传递,虽然仅一球小胜,但创造出的机会甚至多于前两战之和。

也难怪卡佩罗会表示:“我们可以继续前进,因为球员们的头脑现在放开了,不再畏惧,不再有障碍。”

打平阿尔及利亚后,所有圈内人谈论英格兰的低迷,都集中的指向一个话题:心理,放不开手脚是三狮军团最大的问题。

鲁尼停球都停不好、巴里太多传球失误、列侬突不起来、兰帕德射门失准,这些都不是他们平时的正常水平,即使英格兰队实力赶不上巴西、阿根廷、比利时、西班牙等队,但踢成这样显然是失常的。

在紧张、担忧和畏惧下踢球,这球能踢得好吗?

英格兰球员的大赛心理一向不过硬,否则他们不会屡屡在世界大赛中倒在点球点上,不过在小组赛阶段就这么紧张,这在以往的英格兰队身上也是很罕见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从英格兰抵达南非之后的种种迹象来看,全队上下最紧张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主教练卡佩罗,这是意大利人第一次带队打世界杯,他的神经似乎绷得格外紧张。

世界杯开幕以来的这段时间,卡佩罗屡屡亮出暴怒面目,这甚至让球员都感到陌生。

在球队管理上,卡佩罗的严厉程度也让英格兰人有些意外,不但严令太太团和家人不许接近球员,甚至据媒体披露,他还颁布禁令,不许球员上网,全队被要求封闭,只许在酒店内活动。

在历届英格兰队征战大赛的历史上,卡佩罗这次对球队的封闭度是最高的,1998年世界杯期间,时任主帅霍德尔还时不时会组织球员举办烧烤晚会,而埃里克森也会包下赛地周围的一些餐厅或酒吧,专供球员晚上去放松。

但在卡佩罗的管理下,英格兰球员在大部分时间却只能关在酒店的小酒吧里,或者回各自房间去打游戏。

这种封闭程度、对媒体的警惕以及绷紧的神经,在这届世界杯上也许只有朝鲜队比英格兰人更甚,而卡佩罗的铁面角色,令人联想到传说中朝鲜队“政委”一般的领队。

这是卡佩罗第一次带英格兰队打赛会制的比赛,以往的预选赛都是临时集训,不会有全队长期集中的情况,看起来铁帅的暴君一面,这次似乎对球员的心理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这虽看似不起眼,但却可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这样长期存在心理问题,甚至民族性格中就有过度刻板紧张元素的队伍,放松也许比加压更管用,世界杯前英国媒体高呼冠军,已经让这批球员承担了太多的压力,现在被卡佩罗这么一折腾,紧张的情绪已经彻底在英格兰队内弥漫开来了。

对斯洛文尼亚的最后10分钟,迟迟没办法打破僵局,英格兰人的紧张故态复萌,幸好在这个时候,卡佩罗想起了贝克汉姆,而贝克汉姆也如同多诺万一样,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扮演了英格兰队的英雄。

上场之后的第一次触球,贝克汉姆就用一脚斜向四十五度的精准长传球,找到了禁区里的杰拉德,后者用他并不擅长的头球,帮助英格兰队闯过了这道鬼门关。

但是接下来呢?

取得了领先的英格兰队并没有放松下来,队形收缩过度,为保胜局,甚至不惜在角旗处拖时间,虽然获得小组出线,但英格兰人的病根看起来还未除去。

看看同组的美国人,为什么到了大赛就兴奋,碰见强队就容易来状态?

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是关键,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充满了乐观、自信乃至自负,多诺万谈到小组头名出线时张嘴就是“坚信”、“自豪”这样的字眼,像英格兰队这样,在畏惧的驱动下比赛,对美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种混不吝的劲头其实正是英格兰人所欠缺的,卡佩罗的球队要想在世界杯中走得远一些,首先要从思想的包袱中解放出来,“放松”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关键词。

贝克汉姆终于从世界杯的一个看客,站到了舞台上,他也用一次漂亮的助攻,挽救了英格兰队。

卡佩罗的球队如果想要在世界杯赛场上走得更远,除了要学会放松之外,很显然固执的意大利人还需要学会怎么尊重贝克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