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4页)

大家想让腾飞更好,但也会考虑个人前途。

腾飞现在跟着其他厂一起分流下岗职工,在领导眼里就是凑热闹添乱。

他们这些人即使为企业办了好事,也落不到一声好。

万锦没明确表态,但他说:“我已经连续参加了两场市委组织的,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

他刚去参加了会议,就给领导上眼药,合适吗?

全开瑞固执己见,“对于这些职工的安置,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咱们在山东的职工培训中心很快就会落成,到时候可以往培训中心那边分流一批人员。”

腾飞去年底决定成立一个兼顾培训和休闲功能的度假村。

但北京的地皮太贵,自然风景也一般,所以腾飞借着地方政府招商的优厚条件,在海边建了一个四星级水准的培训中心。

中心投入使用以后,既能承接短期培训任务,又能对外营业,维持日常收支平衡。

翁佩云敲了敲桌子说:“全总,往其他单位分流的想法挺好,但咱们腾飞的职工,除了近几年入职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北京本地人。故土难离,尤其是北京人,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出过北京,想劝他们离开皇城根儿,去外地工作生活,那是很难的。”

至于那些大学生,即使他们想去,总部也不会将人才放到度假村去。

因为全开瑞放的这一炮,今天的会议基本都是围绕裁员展开的,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了一个钟头也没什么头绪。

狄思科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最终出声说:“咱们是国有企业,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每一个职工都是企业的一份子,不能因为技术进步了,企业发展了,就让职工们发扬风格,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在保持腾飞高速运转的同时,我们也要保障每一个职工的基本权益,提升大家的幸福感。”

“现在外面的下岗工人那么多,咱们裁了人,就是直接将人推向了社会,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家可能半年一年,甚至是几年之内都找不到工作。”

“冗员的风险是需要管理层来承担的,而不应该转嫁到职工身上,毕竟当初将人招进来,也是企业领导的决定。既然这个岗位上的人多了,那咱们就把多出来的人转到其他岗位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直接将人裁掉。”

“另外,国企改革本就处于敏感时期,咱们腾飞若是传出了裁员的新闻,消费者不会认为咱们是在进行内部优化,只会联想到腾飞经营不善,也像其他国企一样开始下岗分流了。”

“这样的认知,会动摇腾飞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实力’的形象,也会打击咱们腾飞内部人员的士气。”

裁员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是全开瑞没想到的,他这回倒是没再出言反驳了。

狄思科算是将事情定下了调子,裁员可以,但得给大家安排新工作。

可是,腾飞的盘子就这么大,要是能安排,全开瑞早就安排了。

裁员的事就这样没着没落地僵持了下来。

狄思科与其他企业的领导做过交流,也私下跟媳妇谈论过,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

于童给他出主意,“要不你们再成立一个什么子公司或者分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将多余的人员转移过去。”

她的公司是私营企业,没有冗员的烦恼。

只有人手和场地不够用的烦恼。

她现在有文化服务公司、影视公司、经纪公司,还有电影院和俱乐部。

那个一进的小四合院已经满足不了公司的办公需求了,郭美云曾说可以将公司搬去她名下那套五进的四合院办公。

可是,想想那是人家老王家的祖宅,于童宁可出去重新找地方,也不想祸祸祖宅。

所以,她最近正到处看房子呢,这次要一步到位,给公司找个宽敞的办公场所。

狄思科自己的麻烦没解决,又开始给人家支招了,“反正你手头有大量现金,银行也能给你贷款,你还不如自己买块地皮,盖一栋写字楼呢,到时候你公司占用几层,多余的办公室还可以对外出租!”

这几年房价噌噌往上涨,投资地产肯定不会赔本。

连王铮安那样一心搞实业的人,都有地产公司呢,可见地产还是很赚钱的。

于童被他说动了心思。

很快就从看房子,变成了看地皮,她没做过这方面的生意,还得找专业人士打听打听。

因着媳妇想买地皮盖写字楼,狄思科也特意关注了这方面的消息。

然后,他在六月中旬的时候突然听说,国家要在年底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货币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以前单位有福利分房,但今年以后就再也没有这项福利了!

想要住上房子,得自己花钱买商品房!

国企对于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又减轻了一分。

狄思科听到消息以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公司。

让周健将去打听目前腾飞总部职工的住房分配情况。

“大多数老职工都分到了房子,前几年实行单位公有住房买断的时候,95%的人都已经买断了自己居住的房子。”周健将把打听来的情况作了汇报。

狄思科对这一部分内容已经很清楚了,摆摆手问:“最近几年进入公司的职工,住房条件怎么样?”

“北京人住在父母家里,外地人住在公司宿舍或是出去租房。”

1990-1993这几年,腾飞厂效益不好,基本没怎么进新人,只偶有年轻人接了父母的班进厂工作。

94年以后,腾飞开始渐渐起飞了,才大规模地招聘了一大批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人才。

但腾飞的住房分配政策是,在单位工龄满五年,才有分房资格。

所以,后入职的这些大学生,在单位工作的年限都不满五年。

还没等到福利分房的机会,这项政策就要被终止了。

周健将在心里默默同情年轻人们一秒。

狄思科皱眉沉吟片刻说:“你去看看全总他们在不在家,要是在家的话,召集大家临时开个紧急会议。”

接到周健将的通知,全开瑞和几个副总陆续来了狄思科的办公室。

狄思科请大家入座,又亲自给大家倒了茶,才介绍了他听来的情况。

“一旦没有福利分房了,那些刚入职的大学生可能留不了太久。”全开瑞跟他想到了一处。

为了留住高级人才,腾飞确实想过很多办法,还搞了薪酬改革,但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大学生,即使被额外关照,工资也没多高,普遍要比市场平均价低一些。

大家愿意坚守在腾飞,很大原因是国企有福利分房,去私企和外企是没有这待遇的。

要是房子打了水漂,会有一大批人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