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2/4页)

“你大嫂辞职这事,不是苏昕撺掇的吧?”苏妈妈不放心地问。

“不是,跟我姐没关系,是大嫂自己辞的。”

“那就行,这分销商的营生是你跟你姐介绍给她的,万一那公司黄了,别让你大嫂怨上你。”苏妈妈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让女儿重新躺好,“你算是高龄产妇,月子得好好坐,我看就坐两个月吧。”

“那呱呱的满月酒就不能办了。”

“你重要还是孩子重要?月子要是坐不好,会影响你后半辈子的生活质量。”苏妈妈强硬道,“我是你亲妈,还能害你不成!听我的,就坐两个月,到时候给咱呱呱好好办一个百日宴。”

*

由于三伯母要坐双月子,狄嘀嘀和狄嘀嗒一直被爸妈拘在家里,不许他们去三伯家添乱。

直到八月末,小学即将开学之前,两人才被妈妈带去三伯家,看了一眼稍稍长开的小妹妹。

狄嘀嘀已经很有大姐姐的样子了,把她这段时间攒下的礼物一股脑送给了妹妹。

“我要当小学生了,要等到周末才能来看呱呱。”狄嘀嘀用一旁的手帕,帮小不点擦了擦流到下巴的口水。

苏晓看到大孩子照顾小孩子的画面就想笑,“你们要上学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狄嘀嗒刚进门时被小婴儿的哭声吓了一跳,这会儿只敢远远站着观望,顺便负责答话:“准备了,嘟嘟姐姐陪我们去商店挑了新书包和铅笔橡皮,我俩有文具盒就不用买新的了。”

“那你们专心读书吧,周末再来跟呱呱玩。”

两小只很认真地点头。

九月一号这天,于童和狄思科是一起去送孩子入学的。

人生第一次正式上学,狄思科还用摄像机记录了一下俩娃的上学过程。

他们这一片的对口小学离家很近,从胡同里斜插过去,步行十分钟就到了。

这让为了上一所好幼儿园,车接车送了五年的一家四口,还有点不习惯。

狄思科举着摄像机走在后面,一路跟拍朝气蓬勃的小学生们。

“大闺女,你怎么选了这个颜色的书包?”狄思科给闺女的猴哥书包来个特写。

他家女明星一直走小仙女路线的。

之前的几个书包,不是米妮就是爱丽丝,文具盒也专挑花仙子和白雪公主这类的买。

一看就是小女孩用的。

狄嘀嘀甩了甩肩上半空的书包,得意地说:“这是嘟嘟姐姐帮我挑的!我背个厉害点的书包,那些小男孩就不敢欺负我了!”

她本来想买一休哥图案的书包,不过一休聪明是聪明,就是武力值没有猴哥高。

要说厉害,还得是猴哥!

狄思科又把摄像头对准儿子的辛巴书包拍了一下,没停留多久就跑去了前面。

狄嘀嗒也属于见一个爱一个的,以前稀罕变形金刚,恨不得自己都变成变形金刚。

这两年经常看狮子王,他又爱上辛巴了。

狄思科追到前面倒退着拍,被于童提醒了小心脚下,又转去侧面拍,跟儿子说:“你俩到了学校以后,尽量遵守纪律,老师给你们排座位的时候,你提前跟老师说好,你跟姐姐是双胞胎,可以坐在一起。”

他闺女虽然不当《小神龙俱乐部》的主持人了,但在同龄小朋友里还有一定的知名度。

有时候走在马路上都能被小朋友和家长认出来。

狄思科是拥有亲爹滤镜的人,他觉得自家大闺女这么招人喜欢,在班里一定很受欢迎。

所以,他提前嘱咐儿子,死守住姐姐身边的座位。

于童没有他那些小心思,闻言只是无语道:“遵守纪律就遵守纪律,什么叫尽量遵守纪律?”

狄思科瞄一眼两个小的,转去媳妇身侧说:“孩子这么小,怎么可能一定遵守纪律啊,偶尔犯点小错也是可以被原谅的。反正我小时候做不到的事情,我才不会要求孩子必须做到,那可太难了。”

他小时候不是啥好学生,有时候上着课呢,还能找个上厕所的借口跑出去跟上体育课的班级一起踢球。

老师喊家长去学校,郭美凤和老狄都没时间,就让他大哥代为出面。

但大哥也不是什么好学生,听老师控诉了一顿后,觉得不算大事,跟老师说声对不起,便把他带回家了,路上还用攒的五分钱给他买了瓶汽水安慰他。

他该吃吃该喝喝什么也不耽误。

于童想到他请校长吃锅巴的光荣事迹,沉默了。

算了,有亲爹这个标杆在前面立着,她家双胞胎只要稍稍表现好一点,就算青出于蓝了。

夫妻俩将孩子送去学校,亲手交到了一年二班的班主任手里。

还把两人的联系电话主动留给了对方。

狄思科让媳妇跟老师交流,自己则溜达到站了两排小萝卜头的队伍旁边,嘱咐狄嘀嗒。

“儿子,你看着点姐姐啊,别让人欺负了姐姐……”他停顿片刻又加两个字,“和你。”

狄嘀嗒在家的时候就被家人叮嘱好几遍了,这会儿又听爸爸说一遍,有点不耐烦地说:“哎呀,我知道了,谁要是敢欺负我姐姐,我就揍他!”

闻言,前排的两个小朋友悄悄往前迈了一步。

后排的两个小朋友也往后撤了半步。

离这对姐弟远远的。

狄思科满意地颔首,掏了两块钱交给弟弟,“中午舅奶来接你们回家吃饭,要是天儿太热,你们就买冰淇淋吃。”

狄嘀嗒这回高兴了,跟姐姐一人一块,利索地揣进兜里。

来到新环境的忐忑都因为这两块钱减轻了几分!

*

夫妻俩在学校看着孩子们被老师带进教室,又跟其他家长交流了一阵,才各自离开去上班了。

双胞胎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而腾飞这边也收到了好消息。

第一批小灵通终端机已经试生产成功,万锦一大早就在班子会议上亮出了几只手机成品。

全开瑞将略显小巧的手机开机,看了眼屏幕问:“没信号啊?”

“没有,还没接入固定电话网呢,只是先看看样品。”万锦笑着说,“以咱们目前的水平,只能先做社区服务。”

闻言,全开瑞有点失望地问:“不是说日本那边已经可以将PHS当成手机使用了吗?咱们要是只做社区服务的话,顶多算是升级版的无绳电话吧?”

无绳电话只能在两三个房间内移动,这个小灵通可以在社区内移动了。

相当于无绳电话2.0。

万锦知道他不懂技术,就尽量简单地解释:“咱们现在没有能力将无线市话网覆盖全城,那样投入的成本太高了。最好能先在一个用户密度比较高的社区里投入使用,能多卖一些终端,也能降低基站的建设成本。”

狄思科颔首说:“当年的万燕VCD就是前车之鉴,前期投入过多资金,用于普及VCD影碟机和购买音乐版权,其实是给后来加入的竞争者做了嫁衣。起步阶段不要贪大求全,咱们先选择一两个社区打个样,有现成的标杆立在那里,再一点点开辟其他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