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3/4页)

“啥叫象征性长跑啊?”狄思科问。

“就是随便跑一跑,”廖东明笑道,“大家年纪都不小了,真搞几千米的长跑,第二天都不用上班了。”

“……”狄思科也分享了腾飞组织的活动,“我们公司弄了一个‘喜植迎港岛回归纪念林’的活动,正好之前的义务植树任务还没完成,组织职工去纪念林种树,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其他人:“……”

这个主意挺绝的。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们自己单位的植树任务也还差一点呢!

邹舟摸摸鼻子说:“我们单位的活动中规中矩,搞了一个‘爱祖国、庆回归’摄影、书画作品展。”

轮到曾琴了,她摇摇头说:“我们还没确定呢,工会提议搞个迎港岛回归万人接力签名活动,还想在正式回归那天,把万人签名条幅挂到港岛招商局的大楼上。”

众人:“……”

想法挺好,不好实现啊。

曾琴忙补充说:“太过异想天开,被我给毙了。”

这哪是一个单位能完成的!

就不说挂到招商局大楼上这种离谱要求了,光是那一万个签名,他们单位就凑不齐。

人数不够。

狄思科想了想说:“这个活动也未必是异想天开,努努力兴许真能实现。”

另外三人都看向他。

“能否挂到港岛的大楼上,那得由市里出面协调。能挂就挂,不能挂就算了。但咱们四个单位其实可以一起搞万人签名活动。”

他先瞅瞅廖东明说:“先组织四个单位的职工一起参加那个象征性长跑。”

又看一眼曾琴说:“然后让大家在长跑起点或终点把万人签名签了。”

再望向对面的邹舟说:“可以请你们单位的摄影爱好者负责活动拍照。”

最后反手指了指自己说:“我们腾飞有五千人呢,别说一万个签名了,加上家属,两万人也能码来。而且我们职工医院的医疗水平还不错,现在已经改名叫北医大附属腾飞医院了,可以负责这次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今年马拉松比赛的医疗小组,就是我们腾飞医院派出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

他巴拉巴拉吹了一遍自家医院,希望可以再次让职工医院在大型活动上亮亮相,给医院增加点口碑和人气。

“我连咱们的活动名称都想好了,就叫‘圆百年回归梦,献万众赤子心’万人接力签名活动。”

众人:“……”

你可太机灵了。

廖东明琢磨了一会儿说:“我们组织长跑活动,要跟交通部门报备的,要是扩充到一万人,就需要重新报备,其实也不是不行……”

四人相互瞅一眼,再瞅一眼。

曾琴单位的活动还没定下来呢,要是能跟其他三家一起组织一个大型活动其实也不错。

“要不咱们试试?”她将主要工作揽了下来,“市里需要走什么手续,可以由我们出面负责。”

狄思科忙说:“组长,我们腾飞要参加的人数最多,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市里汇报。活动经费什么的,就按照各家的参与人数,咱们四家各出各的。”

就当是组织运动会了。

不用上班,还能出去参加“象征性”长跑,大家应该挺乐意的。

反正只要不占用周末时间,职工们都能踊跃参加。

就比如单位的植树活动,大家报名都可积极了。

*

这么大的活动,不是他们四个就能拍板的,还得回单位集体商讨一下。

不过,四人都挺想促成这次活动,要是能在长跑的时候,顺便搞个联谊,促成几对有情人那就更好了。

四人吃了饭就一直商量组织活动的事,耽搁到晚上快七点,才终于散了场。

狄嘀嘀和狄嘀嗒唱了一下午的歌,吃了好吃的,还收到了小姐姐赠送的多功能文具盒,心满意足地跟着爸爸一起回了家。

狄思科将车开到家门口的时候,又碰到了那辆虎头奔。

这回谁也不用给谁让路,彼此擦身而过了。

李家老四还按了两下喇叭跟狄思科打招呼。

狄思科跟对方挥挥手,将车停稳后,便带着两个小的进了家门。

然而,爷仨刚洗漱换衣服没多久,李老四就提着两个礼盒上门了。

一盒脑白金,一盒什么精装白酒。

一看就是提前放在后备箱,准备随时送礼用的。

郭美凤给儿子使眼色,让他别听对方忽悠,小心被骗了。

狄思科轻轻点头,请老妈安心,便笑着与李老四握了手。

“早就想跟狄总认识认识了,”李建华递出自己的名片说,“只是之前一直忙,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狄思科接过名片看了一眼,名片还是中英双语的。

“李总在外企任职啊?”

“哈哈,公司是在美国注册的,但员工都是咱们国人,主要搞技术进出口贸易。”

郭美凤作出羡慕的表情问:“小李,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吧?”

李建华略显矜持地颔首,“这是我在美国注册的公司。”

“哎呦,那你可真厉害!在美国这些年算是闯出名堂了,你一回来,你爸妈可高兴了!”郭美凤继续问,“看你整天进进出出的,生意挺忙吧?”

她怀疑这家公司可能只有李老四一个人。

就是那什么皮包公司。

刚改革开放那几年,这样的人她见多了!

李建华脸上的表情有一瞬的不自然,谦虚道:“还行,我最近一直在寻找合作伙伴,我这个项目,小公司吃不下,很多想跟我合作的小公司都被我拒绝了,我们必须找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才行。”

郭美凤:“……”

你既然这么牛,怎么还找荣大夫拉投资呢?

狄思科暗道,既然已经说到这了,那就问问吧,“李总公司做什么项目的?”

“我们主要是搞技术进出口的,最近在做的是一个无线通讯项目。”

李建华从皮包里拿出一份项目介绍,继续道:“这个项目是专门针对咱们内地通信市场设计的,内地移动电话的资费高,很多人都是买得起大哥大却交不起话费。针对这一现象,我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全新的通讯技术,能够大大降低移动电话的资费。”

没想到他的项目还真有点东西,狄思科往他的茶杯里续了些水,很感兴趣地问:“李总,您展开说说,这个资费是怎么降低的?”

“普通移动电话的资费是六毛一分钟,而咱们的市话收费是0.22元/三分钟,既然市话这么便宜,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市话做成无线的呢?让咱们家里的电话也可以移动着打,不用受到电话线的限制。”

“李总公司的项目,可以让固话变成无线的?”狄思科问。

“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固定电话网,通过无线接入技术,建设大面积覆盖的无线市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