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第2/4页)

狄思科颇觉好笑地说:“我们都不认识,他怎么会跟我拉投资!”

“他跟荣大夫还不认识呢,听说人家是华侨,还不是上门去拉投资了!”郭美凤嘟囔道,“不过,荣大夫也不是吃素的,投资没拉成,倒是卖给他两副膏药。”

“……”狄思科笑了一阵,问,“李老四做什么生意的?”

“好像是卖电话线的。”郭美凤不太确定地说,“他在荣大夫那里介绍的时候,我听了一耳朵,不过没怎么听懂,谁知道他是卖什么的。后来他可能听说你是七二九的经理了,来家里找过你几次,我每次都说你不在家,他也就不来了。”

*

狄思科听郭美凤念叨了一路李老四的光荣事迹,将她送去三哥家,又送孩子去学前班,等他来到单位的时候就有些晚了。

周健将悄咪咪走进来通报:“领导,全总一大早就请王工谈话了。”

“这么早?”

“嗯,我打开水的时候,瞧见王工进他办公室了,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有了结果全总会主动提的,咱就别操心了。”

其实,周健将更想问问,他打算什么时候找苏工谈谈。

想要留下苏工可比留王工难多了,合资公司给开了三十万的年薪呢。

然而,狄思科一整天都没什么动静,提也不提约谈苏工的事,忙到五点钟就拿着车钥匙准时下班了。

周健将:“???”

狄思科下班后没回家,在公司门口看到了等在那里的苏昊,就将人载上,一起去了距离不远的烤肉铺子。

“这家店开业有一阵子了,我还是第一次来,”狄思科笑问,“苏工之前常来么?”

来这家店吃饭,就是苏昊提的。

“除了单位食堂,就属这家店来得最多,我们组里每次聚餐都来这里。”

狄思科调侃道:“你要是真的去了深圳,舍得这家烤肉铺子啊?”

“嗐,狄总,”苏昊还是习惯性地喊狄总,苦笑道,“实不相瞒,我是苦孩子出身,一家子全指望我呢,我就想趁着还年轻多赚点。家庭条件好的人,理解不了我这种心情。”

狄思科将牛肉片放到烤炉上,“有啥理解不了的,我也是苦孩子出身啊,十来岁就没了爹,我妈一人拉扯六个孩子,家里根本养不起。我青春期那会儿,半夜饿得肚子咕咕叫,只能靠喝凉水顶饱。我都长到二十了,还跟四个哥哥挤在一个十多米的小屋里呢!”

苏昊惊讶地看着他,喃喃道:“那还真是看不出来。”

“哈哈,现在日子变好了,当然看不出来。”狄思科笑道,“苏工,三十万的年薪,别说你本人了,如果能落到我头上,我也想走。对咱们这种苦孩子来说,讲奉献、讲牺牲、讲情怀其实都没什么意义,我当初考大学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至于为XX事业奉献之类的,那都是日子好过以后才会去想的。我这话你认同吧?”

苏昊举杯跟他碰了一下,这番话真是说到他心坎儿里了。

他可以奉献,但不能盲目奉献。

他家曾经是北京城里最底层的那一拨儿,母亲没工作,父亲是煤场的搬运工。

他当年大学毕业进了七二九厂当技术员,才终于让爸妈扬眉吐气了一回。

这些年他一直安安稳稳地留在腾飞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七二九厂工作,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种荣耀。

说白了,就是能满足家人的虚荣心。

可是,这几年国企不景气,有能耐的人纷纷下海,没能耐的人才会死守着铁饭碗。

在国企工作已经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了,尤其他有个同学跟他家是邻居,早就在私企拿到了15万的年薪。

这种事,就怕比较。

他每个月有四五千块的工资,已经足够家人开销了,可是跟人家15万年薪的一对比,心里就无法满足了。

狄思科抿了一口白酒,诚恳地说:“苏工,你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我支持你,也愿意放你离开。”

闻言,苏昊夹肉的筷子一顿,还以为狄总要说服自己留下来呢。

“我不但支持你追求高薪,而且还能给你兜个底!”狄思科一边将烤好的肉放进他碗里,一边说,“私企和三资企业一般都有三个月的试用期,你辞了公职投奔合资企业,万一在那边干得不顺手,会变得前进不得,也后退不得。咱们腾飞这边可以给你留条退路,你要是在外面干得不好,三个月之内还可以回来!”

“狄总,这……”

苏昊有些无措地放下筷子,将手心在裤子上蹭了蹭。

他其实已经做好孤注一掷的准备了,辞了铁饭碗,甭管那合资企业里什么样,他都得咬牙干下去。

而狄总却告诉他,腾飞可以为他兜个底,他心里其实是很感动的。

“苏工,你在腾飞干了有15年了吧?”狄思科继续往他碗里夹肉,“你这些年为腾飞作出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你们项目组的同志,没有人舍得让你离开。”

苏昊抬手搓了一把脸。

人生有几个十五年啊,他在腾飞奋斗了十五年,决定离开的时候,心头的酸涩和不舍将他整个人都淹没了。

可是,工作和生活不能一直讲情怀,他得面对现实向前看。

狄思科看着他有些失落的表情,笑了笑说:“苏工,我支持你追求更好的待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苏昊再次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狄总,多谢你的理解。”

“我能理解你的选择,也支持你,但我也想说说,我对你这个选择的看法。”

苏昊点点头,等着他的下文。

“你别看我年纪轻,其实我的工作履历是很丰富的,以前也在合资企业当过副总。”狄思科逗趣道,“就是宝莱集团跟东轻集团合资的公司,我当时是负责卖卫生巾的。”

苏昊被酒呛了一下,“咳咳咳……”

“哈哈,别惊讶,这段工作经历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国际大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思路。”

“宝莱每年招聘季的时候,能收到上万份简历,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想挤进宝莱工作。因为在这种跨国公司工作,确实能让员工开阔眼界、提升能力,而且这类企业有很成熟的培训体系,无论是哪个层级的员工,都有成长机会。”

“那天你跟我透露过去向以后,我也找关系了解了一下那家合资公司的情况。那是一家今年初刚成立的中港合资企业,港商是在港岛开半导体厂的,看到内地的VCD市场以后,也想分一杯羹,这才在深圳开了公司。我说的没错吧?”

苏昊颔首,“是这样。”

“这家公司并不是宝莱那种跨国集团,而且还在草创阶段,培训什么的基本没有。像你这种水平的工程师,去了那里就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想要从那里汲取养分,基本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