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2/3页)

翁佩云见了对方的阵仗,不由后悔道:“早知道就把老汪老金他们都喊来了,给咱们壮壮声势。”

“哈哈,咱们又不是来吵架的,”马援朝意气风发道,“要是真的并购成功了,以后就是一家人,咱们难得有机会见见人合公司的全部领导层,正好借机跟以后的同事认识认识。”

翁佩云好笑道:“人家蔡总都不想跟您说话,您还想认识领导层呢!”

他刚才去人合那边跟蔡总搭话,蔡总全程哼哼哈哈的,连个正眼都不想给腾飞的人。

“老蔡的心情咱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嘛。”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会议室的大门很快就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一众领导鱼贯走进会议室。

这些领导中,狄思科只认识张副市长、机械工业部的李副部,以及国有资产监督司的司长。

其他人都比较面生,由办公厅的同志一一介绍了大家的身份后,他才将人对上了号。

“腾飞的马援朝和狄思科来了吧?”李副部问。

马援朝举手表示来了。

“既然人已经到齐了,那就开始吧。”李副部点了点他说,“这个老马,来部里站了半个月的岗,就等着今天呢!”

其他人都配合地笑了起来,会议室里的氛围还算轻松。

张副市长也说:“腾飞并购人合的想法还挺新颖的,咱们各部门内部对这个提议的看法并不统一。今天该来的都来了,还邀请了好多经济学专家,正好趁着今天的机会探讨一下这种并购的可行性。我们市里对这次并购也是十分关注的。你们腾飞由谁主讲?可以开始了。”

狄思科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简单做了一个开场白,就进入了正题。

“在听到腾飞并购人合的提议后,很多同志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种并购有必要吗?”

“今年可谓是腾飞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腾飞今年前十个月的总产值,是去年全年的七倍。我们腾飞发展得好,但人家人合也不差,人合公司是一家以科技为导向的企业,自成立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研发成果面世。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两家企业,有必要硬凑在一起吗?各自发展不好吗?”

人合公司的代表纷纷点头,就是嘛,咱们两家根本就不在一个赛道上。

腾飞何苦没事找事,为什么非要跟我们人合过不去!

狄思科笑着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提出一个概念,就是产业整合度。”

站在幻灯片投影仪旁边的周健将,将一张幻灯片换上去,投影到幕布上。

“北大的崔教授曾在去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到过‘产业整合度’这个概念。”狄思科冲坐在第一排的崔教授笑了笑,继续道,“当时崔教授就给出了很明确的解释,产业整合度,就是一个国家在主要产业上,资本和市场的集中程度。”

“产业整合度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产业整合度极高,而他们提高产业整合度的办法,就是并购。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美国出现过四次并购浪潮,每次并购结束后,都会出现一批大企业大集团。”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产业整合度是很高的,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可以通过计划被联系起来,高效地完成生产和分配任务。”

“以我们腾飞公司为例,”狄思科示意周健将继续换幻灯片,“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还是七二九厂,生产的所有产品都不需要为原材料操心,因为北京市内还有十几个无线电元件厂和半导体器件厂,有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生产计划,我们的整个产业链是相当完整的。”

“可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没有了计划的勾通,原本的整体被打散,企业被卷入市场经济的浪潮自谋出路,反而让我国的产业整合度逐渐降低了。”

“产业整合度的降低,也意味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降低。今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来开会之前,我特意跟相关部门咨询了一部分数据。目前,全国有工业企业七百多万家,这其中的大型企业只有六千多家。将前六百强企业的年销售总额加在一起,还不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年的销售额。”

“为了尽快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我们太需要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了!”

几位被请来的经济学专家都认可地点头。

他们大多是研究国有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在来开会前,几乎所有人都对腾飞提出的这次并购表示认可。

在他们看来腾飞并购人合,就是在为成为国际性大企业大集团做准备。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并购浪潮,但是主要以外资并购国资,私营并购国资为主。国企之间则主要是强弱并购,这些手段对于盘活存量资产,不失为好办法。”

狄思科面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提高音量说:“但是,对于缺乏世界级大企业的我国来说,强弱并购的效率太低了,这样很难实现倍增效应!所以,我们腾飞才提出与人合公司强强联合的方案!达到1加1大于二的目的!”

有人在这时打断道:“你觉得腾飞和人合公司合并,就能成为世界级大企业了?”

“现在当然是不能的!”狄思科从容道,“但是我们腾飞可以作一个国企间强强联合的试点,为其他更有可能成为世界级大企业的同仁们,提供一个参考。”

李副部长说:“很多同志对这次并购存疑的地方在于,腾飞和人合分属两个行业,你们在业务上也没有重合的地方,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企业组合到一起,反而会因为行业过于分散,增加管理成本。”

“领导,我并不认为腾飞和人合在业务上没有重合,事实上我们是互补的。”狄思科摇头说,“人合每年都有不少研发成果,但是真正能转化落地的只有一两项。他们有了研究成果以后,要带着项目去找合作伙伴,通过合资建厂才能投产。”

“由于主要精力都在研发方面,生产经营就成了短板。成果转化率太低,导致很多研究都做了白工。就比如他们研究到一半便中途放弃的计算机解码板,其实是我们腾飞进口清单上很重要的一项。如果双方能够合并,腾飞愿意出资将这个项目继续下去,尽快实现解码板国产化,为国家节省外汇。腾飞的生产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帮助人合转化更多研发成果。”

听到这里,人合公司的蔡总实在是坐不住了。

他举手打断了狄思科的发言,表示有话要说。

李副部长颔首说:“今天这场座谈会就是帮你们双方进行调解的,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

蔡洪涛不客气道:“狄总,你们腾飞要是想跟我们人合合作,咱们可以坐下来谈,看中了我们解码板的项目就直接说,做生意嘛,没什么是不能商量的。但你们不能看中了项目,还要连带着把我们公司也一起划拉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