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3/4页)

进来倒水的女秘书,闻言小心地看了一眼夏主任的脸色。

又在心里暗暗咋舌,这狄主任可真敢说话。

这种话说出来,一不小心就把领导得罪了。

夏主任面色如常,喝了口水后,不动声色地问:“那小狄主任觉得如何才能提高这个项目的含金量呢?”

秘书也竖起耳朵来。

提意见,挑毛病的人她见得多了。

要想被领导认可,关键是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狄思科铺垫了这么久,就等着领导询问的。

这会儿精神一振,立马就把自己这几天琢磨的办法倒了出来。

“我觉得咱们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让企业从这次认证中得到好处,这种好处不是品牌形象之类的无形资产,而是真金白银。被选中的品牌,可以得到市里的奖金或政策扶持,比如优先分配出口订单,向国际市场主推这个品牌。”

“第二就是,让市里的认证与商业部和商标局的相关认证互通。比如在老字号和驰名商标的认定中,市里评选出的88个名牌可以被相关单位认可,自动成为候选。这就相当于间接认可了咱们经委评选结果的权威性。”

“第三嘛,当然是保证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只要所有人都认为咱们的认证是公平的,那咱们这个认证的口碑也就树立起来了。”

夏主任仔细品了品,觉得小狄主任还是有些想法的。

尽管有的想法还不太成熟,有些想当然,比如第二条,跟其他单位认证互通这一点。

这就等于为彼此的认证背书,替其他单位背上了风险,大多数单位都不会这么做。

不过,夏主任对他的思路还是认可的。

“你说的不错,公平公正非常重要,”夏主任指了指电话,哂笑,“我一上午接了四个电话。”

狄思科当即就毛遂自荐了,“所以我才说,市里需要我们经合办的协助嘛!全市那么多企业都把申请提交到市经委,要消耗经委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直面那些说情走后门的人。”

“委里不如把这个任务下放到各区,让各区的相关部门先动员区里的企业积极报名参加认证,在区里进行第一轮初选,将一些滥竽充数的企业先刷下去。然后让每个区推荐15-20个名牌候选,由市里进行复核,组织经济学家和知名企业家参与评选,优中选优。”

狄思科拍着胸脯保证:“您可以把我们区当做一个试点,我们不怕得罪人,愿意当本次认证的第一道防线,只要是递到我们经合办的申请,保准没有一个是能走得通后门儿的!”

夏主任笑道:“小狄主任口气不小嘛。”

“哈哈,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既然敢跟您立军令状,当然就要说到做到!”狄思科认真道,“我觉得名牌不能搞终身制,咱们的名牌工程也不能只搞一年。”

夏主任“哦”了一声,心里微微一动。

“市场经济风云变幻,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我之前在日化厂工作,厂里有四五个品牌都是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当年也是全国名牌。可是改革开放后,因为常年没有技术升级,那几个产品没过几年就被市场淘汰了。”

“所以,我认为品牌工程的认证,应该对品牌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或每两年复核一次,允许新的优秀品牌进入名牌行列,有上有下,优者为先。”

夏主任暗自思忖,“工业名牌工程”只是今年的一项工作任务,如果按照狄思科说的,定期就要认证新品牌,复核老品牌,那么这个名牌认证的工作,兴许会成为市经委的一项常规工作打出名气。

狄思科在夏主任的办公室里坐了两个小时,中午蹭夏主任的饭票,在经委食堂吃了顿午饭,才返回筹备小组。

他回去一边工作,一边等着夏主任的消息。

要是能协助市经委完成名牌认证,也算给经合办找到了一个固定项目。

经合办开了农贸公司后,已经不复往日那般闲散,但那毕竟是副业,等到农贸公司走上正轨后,就要政企分开,从经合办独立出去了。

经合办常年在夹缝中生存,若想开展经济合作工作,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接触区里的各大企业。

而参与名牌的认证,就是他在等的机会。

*

一周后,市经委正式通知,“工业名牌工程”将是市里的常态化工作,申报和初审工作由各区自行组织完成。

狄思科所在的区经合办,绕过人家的亲儿子区经委,拿到了名牌认证的初审权限。

他没理会大院里的议论,接到通知后,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

虽然主意是他出的,但领导当时可没保证一定会将这个项目给经合办做。

人家要是想把项目给区经委,他也只能干瞪眼。

好在他的直觉没出错,夏主任是个体面人。

一颗心落到了实处,狄思科哼着小曲儿回了家。

进大门后,先是迎面碰上了在院子里疯跑的3P(Panda/Panner/Pai)一家,绕开扑到他腿上的3.14,分别揉了三只狗子的狗头,他才得以进屋。

结果,刚进门就瞧见郭美凤上了全妆,正在客厅里唱戏呢。

“妈,今天什么日子啊?您这行头可够隆重的!”

狄嘀嘀和狄嘀嗒坐在饭桌前,双手捧着小脸蛋,不住地盯着奶奶瞧,跟两朵向阳花似的。

狄嘀嗒踢腾着小腿,高兴地宣布:“奶奶要去我们幼儿园演出啦!”

“怎么突然就要演出?是幼儿园邀请的吗?”狄思科问。

二舅妈从旁解释:“他们幼儿园下个月要进行文艺汇演,除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们也要上台表演节目。”

狄思科讶然:“小朋友的文艺汇演,让家长掺和什么啊?到时候看家长,还是看小朋友?”

这幼儿园的花样可太多了,纯粹是为难家长嘛,这让没有文艺特长的家长怎么办?

“这叫什么什么动来着!”二舅妈忘了那个词怎么说,想了半晌仍没想起来。

狄嘀嘀麻利接话:“亲子互动!小白老师说,我们班小朋友的家长都要参加。”

郭美凤主动道:“我打算代表咱家出席,到时候就上台表演一段京剧,让小朋友们欣赏欣赏国粹。”

既然不用自己出节目,狄思科就不挑理了,他赶忙连声说好。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现在的小孩基本没什么机会接触和了解京剧,您化上妆,戴上行头,上台给他们表演一个,让小屁孩们开开眼!”

郭美凤整理着袖口说:“不光是我要上台,你跟童童最好也能一起参加。”

狄思科疑惑地望向二舅妈,问:“父母也必须出席吗?”

“老师没说,”二舅妈摇头,“只要求每个孩子家长准备一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