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2/4页)

牛奶公司的李副总清了清嗓子说:“菜篮子工程可不是只有蔬菜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缺一不可。蔬菜公司这几年的成绩确实喜人,可是,咱们在内部比较的同时,也得跟外省市的兄弟单位比一比。”

“我听说人家成都那边的蔬果种植面积非常大,不但能满足本市的需求,每年还能外销蔬菜2亿公斤以上。而咱们这边呢?年上市量37亿公斤,本地产的菜只有40%,其余的菜全靠从外地采购。人家的成果展示是,外销2亿公斤的蔬菜。咱们的成果展示却是,从外地采购20亿公斤的蔬菜。放在一起对比,有点惨烈嘛!”

毕卫东收了脸上的笑,“咱们采购外埠菜是因为人口多耕地少。就像这两年牛奶业严重滑坡与粮食涨价有关一样,都是有客观原因的……”

刚刚还嘻嘻哈哈的茶话会氛围不复存在,大家你来我往,空气里好似能闻到火药味。

狄思科暗暗感慨这些企业老总都不是省油的灯。

了解本行业的同时,居然还关心其他行业的发展。

最起码,奶业滑坡的新闻,狄思科就没怎么关注过。

他一边听着几位老总唇枪舌剑,一边在笔记本上刷刷记录,这些行业内幕在平时可是听不到的。

一群人吵吵了大半天,狄思科记了半本笔记,又在机关食堂吃了免费晚饭。

尽管一天也没讨论出什么结果,但他还是收获满满地下班了。

*

狄思科到家时,于童还没回来,二婶和大嫂林桐正在客厅里陪着郭美凤说话。

每人手里还拿着一个烤白薯。

闻着空气里的香味,狄思科觉得自己好像还能再吃点,他用脚尖在儿子的小屁股上点了点,“儿子,给爸爸拿个烤白薯去。”

狄嘀嗒正趴在板凳上画画,闻言就小大人似的叹口气,把自己吃了两口的白薯递给他。

“儿子,姐姐干嘛去了?”

“跟佳佳姐姐弹琴呢!”狄嘀嗒重新趴回去,答得心不在焉。

狄思科嗯了一声,不再打扰儿子创作。

佳佳从三四岁就开始学钢琴,听说前阵子考过了业余八级。

狄思科也不知道十二岁的孩子考八级是个啥水平,听大嫂的意思,好像还挺厉害的。

让狄嘀嘀跟姐姐学习学习也挺好。

狄思科一边啃白薯,一边欣赏儿子画画。

虽然画得并不精致,但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通过动作和服装,让狄思科很轻易就认出,这应该是之前的宫廷舞会场景。

整幅画的最中间应该是他和他的小舞伴Lisa。

狄思科为什么会如此确定那个小舞伴不是自家闺女呢?

因为狄嘀嗒把自己画得格外细致,连手指头都画出来了。

但他的舞伴却跟周围的其他人没什么区别,只在头上多了一个蝴蝶结发卡。

狄思科心想,他儿子可能有点自恋。

“老五,”二婶在一旁招呼,“听说你们这边送菜上门的服务做得可好了,什么时候能往其他小区送菜啊?”

“您也想在家买菜呀?”狄思科笑道,“您可以联系几个邻居,只要订单超过一百块,我们就能送一趟。”

二婶干巴巴地笑了两声,有点不好意思道:“不是,我想帮你们送菜!”

她往北海公园跑得勤,听说开裁缝铺子的那对小夫妻就是负责分菜送菜的,春节前的那个月,人家得了将近两千块的提成!

二婶觉得这种工作她也能做,所以就想问问,能不能往他们那个小区送菜,她也赚份外快。

“现在小政去大华超市上班了,每天上下班倒是挺准时的。我跟你二叔在家没事做,我就想找点营生,正好让你二叔也帮我送送菜。”

狄思科随意点点头,“这想法挺好的,您家住一楼,收菜也方便。我这边没什么问题,只要订单金额够了,我们就可以安排司机师傅顺路送一趟。”

“但过几个月,天气热起来以后,蔬果和肉类的保鲜是很大问题,您最好能像裁缝铺的李报国那样,买个冷鲜柜。否则入夏以后,我们就不能给您送货了。”

北京的高温天气,对农贸公司也是个考验。

他们得尽快将冷链运输发展起来,用冷藏车为客户送货。

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二婶一时没反应过来,隔了几秒才赶紧哎了一声。

狄思科想了想说:“我们这边能将送菜的业务发展起来,是因为有居委会的参与。居委会在住户心里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您回去可以跟居委会提前打个招呼。而且蔬菜水果的损耗量比较大,责任认定容易扯皮,您跟二叔说清楚,别跟客户争执,做生意和气生财。”

他二叔本事不大,但整天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经常得罪人,其实不太适合做生意。

只让他跑腿送菜还行。

“那我先拿一张菜单回去吧?”二婶有点兴奋地搓搓手说,“我已经在小区里联系了好几个邻居,今晚拿去让大家点菜,明天就送一趟货试试!”

狄思科从茶几上拿了张菜单给二婶,亲自将二婶送出了门。

郭美凤其实有点不太高兴,见他送了人回来,忍不住嘟哝:“你这官儿不大,天天得帮亲戚办事。”

“哈哈,这算什么呀,”狄思科搂着她宽慰,“我有个师兄,叫张海岩的那个,人家从山沟沟里出来的,自打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工作,每年都得给老家亲戚办事。连县长乡长进京都要找他。您要是给他当娘,岂不是得被亲戚烦死?”

郭美凤哼道:“当他娘未必会被烦死,但他媳妇肯定烦死了。”

狄思科闻言一乐,确实,管歧珍的厌烦是不加掩饰的。

“所以啊,咱家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把送菜的业务包给二婶,我们农贸公司也是受益的,有人帮我们免费拓展市场还不好啊?”

“只要你别太吃亏就行,”郭美凤又倏地想起什么,赶紧问,“居委会的温大妈,隔壁的刘大妈,还有荣大夫都来问过,菜单里能不能加上鱼和牛奶啊?”

狄思科被这些大爷大妈的要求搞得头都大了。

“喝牛奶就直接跟奶站定呗,我们可没有奶源。”

郭美凤摇头:“从奶站定奶得按月定,每天都送,有的人不是天天都想喝牛奶的。”

狄思科:“……”

活鱼和牛奶不好保存,货源也不好找,农贸公司一直没有涉足这方面的业务。

他沉吟片刻说:“牛奶暂时没戏,大部分奶源都在市牛奶公司那边。鱼类的话,我尽量想想办法吧。”

于是,第二天去筹备小组上班时,狄思科跟市水产研究所的副所长攀谈了好半晌。

等到夏主任再次讨论主推项目时,他这回主动发言了,并且把水产研究所的项目推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