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3页)

大哥在客房里勉强将媳妇哄好了,而郭美凤却攥着一把青菜种子站在窗外怔怔出神。

于童在心里叹口气,接过她肩上的锄头,将人带离了窗边,笑着说:“我看您还是别给二哥种菜了,这一片地正挨着客房窗户,施肥什么的会有气味,不如让二嫂种点花呢。”

郭美凤点点头,忍不住跟儿媳妇感叹:“天底下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没钱的时候,这几兄弟挤在一块儿,什么苦日子都能过,如今有钱了,反而各有各的心思了。”

“您应该高兴啊,有好日子谁想过苦日子呢!”于童挎上婆婆的手臂走出大门,去别墅区里散步。

郭美凤啧了一声说:“今天失策了呀,就防着这几个臭小子窝里斗呢,我买房都是偷偷摸摸买的,当时我高兴了好几天,还去吃了顿啃的鸡儿庆祝呢。今天一时没忍住,竟然露底了!”

于童不禁莞尔:“那您怎么突然就露底了?其实四万块钱也能买套小一点的两居室了。”

三个儿媳里,郭美凤跟于童相处得最久,也最合得来,她倒是不怕跟于童说私房话。

“我就是不想看着老三吃哑巴亏,咱家那套老房子值两三万呢,结果他们才给老三四千块钱。哪怕给个五千六千我也不说什么了,这不是一着急就露底了嘛!完蛋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我要有四万块钱了!”

“有钱还不好!您看那《红楼梦》里的史太君手里有钱,儿孙们就得哄着她。”于童提议道,“您还是别把房子转给三哥了,拿了那四万块钱您又没有花钱的地方,最后估计还得投资买房。而且房产转手还要交房产税和契税,不如让三哥自己去买,要是钱不够用,您私下贴补他一点就是了。”

郭美凤有点动心,“那我就要出尔反尔了呀?”

“就算您出尔反尔,大家也不敢说什么。”

“那我就不把房子卖给他了,反正已经有了钱,让他自己找房子去。”郭美凤再次悔不当初,“失策啊失策,当时怎么就冲动暴露了呢?”

*

郭美凤本就后悔自己冲动行事,狄思科这个促狭鬼还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乔迁宴结束以后,动不动就将狄嘀嘀和狄嘀嗒塞到她房间里,然后用全家人都能听到的音量说:“奶奶是富婆啦,你俩现在就得学着孝顺奶奶了,回头让奶奶给你们买车车开。”

郭美凤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你能不能教点好的?他们奶奶自己还开小土豆呢,给他们买什么车车?”

“《可喜可贺》播了几个月,您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富婆了,”狄思科笑道,“您都要上春晚演富婆了,还说您没钱!”

提起上春晚,郭美凤立马来了精神,财产暴露的失误都不算什么了。

“还不一定能上呢!陈庆山有两个本子,最终哪个本子能上,得看导演组的选择。”

因着《可喜可贺》这部喜剧的票房确实挺可喜可贺的,于童打算让他们借着电影的热度,继续老少配合作一次,上春晚演个小品。

不过,郭美凤刚刚有点名气,为了确保陈庆山的节目必过,于童又给他和去年的春晚搭档准备了本子。

所以郭美凤能否上春晚,全靠发挥和运气。

除了陈庆山和郭美凤,于童旗下的金雪茜和秦勉也有争取上春晚的打算。

大家都这么重视春晚,不由让狄思科也将目光放在了春晚这个舞台上。

时间刚进入九月,他就跟曾厂长提了赞助93年春晚的想法。

曾浩田被他这个大胆的提议惹得一愣,隔了几秒问:“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狄思科总不能说是从自家媳妇身上得到的灵感,就一本正经地说:“我也是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报道,才有了这个思路。内地有一家钟表企业,85年时,每年只有45万只的产量,但是到了91年就能达到年产200万只了。”

曾浩田问:“你的意思是,这家钟表企业赞助春晚了?”

“对,从84年到91年,一共赞助了七届,”狄思科停顿片刻说,“咱们做日化的对这两百万的年产没什么概念,但是他们只赞助了三年,就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年产过百万的钟表企业了。”

而且84、85年那会儿,全国的电视普及率并不高,只有少数家庭能买得起电视看得上春晚。

像他们老狄家,到了87年才看上了电视,电视机票还是他在经贸部参加比赛获得的奖品。

在电视普及率并不高的情况下,仍能让这家企业的产量成为全行业第一,足可见春晚广告的厉害了。

春晚对曾浩田来说,是个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他从没想过自己厂里的产品可以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他心里有点兴奋,背着手在办公室里闷头转了几圈,“人家钟表企业赞助,可以说’XX钟表为您报时‘,咱们搞日化的,这广告要怎么打呢?”

狄思科也不知道日化产品要怎么在春晚的舞台上打广告,但他有花钱的经验,于是很豪气地说:“只要钱到位,导演组会自己安排的。”

曾浩田问:“赞助春晚,大概需要多少钱?”

“至少要准备八百到一千万吧。”

曾浩田:“……”

厂里这两年赚得不少,但花的也多。

牙膏和洗发水的市场需求大,他们又引进了两条牙膏生产线,以及一条洗发水生产线。

陆续还清之前欠下的各方债务。

各项研发投入和持续的广告宣传,也需要大量支出。

现在让厂里拿出一千万现金,还真没那么容易。

他没有一口否决这个提议,但也没当场应承,“狄厂长,你容我再想想。”

狄思科没想着曾厂长会立马同意,事实上,对方没有反对就已经很让他意外了。

像他这个年纪的领导,一般都不怎么接受新玩法。

曾浩田最开始也想反对来着,毕竟这个突然的提议对一个去年还面临倒闭的日化厂来说,实在有点异想天开。

可是,他仔细想了想,厂里的牙膏和洗发水已经在中央台打出了广告,要是再赞助个春晚,似乎也不是多么不可企及的事情。

“吃饭就吃饭,你又琢磨什么呢?”陈淑兰在饭桌上轻敲了两下。

曾浩田跟妻子算是无话不谈的,偶尔也会说说工作上的事,闻言便说:“小狄厂长说了一个提议,想要赞助明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至少要花上千万,我暂时还拿不定主意。”

“你们厂不是刚缓过一点劲儿吗,好不容易攒下了一些家底,可别再嘚瑟没了。去年差点被绑走的事,你忘啦?”

想到当初老曾在病中好险没被外地法院的人带走,陈淑兰至今还心有余悸呢!

“那已经是老黄历了,我们厂赚了钱以后就把从前的欠账全部还清了,人家法院还抓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