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4页)

杜金金跑得气喘吁吁,“先别问,得先由导演过目,导演同意用你,咱们再说其他的。”

方菲和于童正围在导演旁边说话,见到西装骨骨的狄思科被带进来,方菲跟导演介绍:“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位演员,京剧唱得很好。”

狄思科:“……”

他是业余的,只能算是票友里唱得不错的。

于童小声问:“你会唱《红鬃烈马》吧?”

“哪一折啊?”

“《投军别窑》。”

狄思科长时间不唱,早就把戏词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想想那一千块,就一脸自信地说:“会唱。”

导演四十多岁,戴着一副大墨镜,打量狄思科两眼,便招手说:“靓仔,先唱两句听听!”

狄思科唱了记得最熟的那几句薛平贵戏词,“可恨王允太不仁,害得我夫妻们两下离分,催马加鞭往前进,叫声三姐快开窑门……”[1]

导演不是京剧票友,听不出所以然来,见他唱得有模有样,架子也拿得十足,心里先肯定了五分。

他把一个年纪更大的副导演请来,想让他也帮着参谋参谋。

方菲却拦下说:“李导,他是刚才那位郭老师的亲生儿子,从小跟着母亲学戏。从北京来的,京剧唱得不比阿生差。”

“那行,让他加紧准备吧,咱们先拍下一场戏。”导演瞅瞅天色说,“半个小时后再拍这场堂会。”

方菲要留下拍戏,狄思科则蒙头蒙脑地被媳妇带去了化妆间。

穿过乱糟糟的片场,于童挽着他轻声解释:“原定的两名京剧演员在其他片场轧戏,暂时赶不过来。导演已经等了他们一整天,实在拖不下去了,才想换人试试。”

狄思科也悄声透露:“我唱不了完整一折子戏啊,戏词都忘得差不多了。”

“没关系,反正你不是主角,一会儿跟王宝钏对对戏,能唱几句就行。”

狄思科闻言便放了心,推开化妆间的门,就与化妆镜里的“王宝钏”对上了视线。

“妈,您也要救场呀?”即使画了全妆,狄思科也一眼就认出了亲妈。

“当然了,这场戏的主演是王宝钏,你这个薛平贵只是绿叶。”

“王宝钏是青衣,您是刀马旦,都不是一个行当的,年纪也不符合,您能行吗?”

郭美凤抹了抹鬓角,自信道:“我刚入行的时候就是唱青衣的,有什么不行!你赶紧化妆,一会儿咱俩对对戏。”

狄思科跟她透露了自己学艺不精,只能唱几句戏词的实情。

“那咱们就可着你会的唱,”郭美凤以前也跟着老狄去片场旁观过,知道拍电影是怎么回事,“他们不可能把一折子戏都拍下来,只是截取一段当个背景而已。”

在《红鬃烈马》中,她是主角。

但在这部电影里,方菲是主角。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故事,方菲饰演大军阀的三姨太。

因为酷爱戏曲,三不五时就要招戏班子来家里唱堂会。

一会儿要拍的这个场景,就是有人借着给三姨太唱堂会的机会,混进戏班子里,对大军阀行刺。

狄思科一面让人给自己上妆,一面向郭美凤打听,“妈,他们给您多少片酬啊?”

郭美凤掷地有声道:“八百块!”

“……”狄思科按住化妆师的手,不客气地问,“我好歹也是出过三张录音带,拿过金唱片的大明星了,凭啥片酬比您还低呀!”

他觉得需要找自己的经纪人评评理,便转向坐在一旁休息的于童,状似认真地控诉道:“经纪人,我这身价怎么还不如一个没名气的老太太呢?”

于童无奈摊手,“画了全妆以后,谁能认出你本人呀?你这个角色只是龙套,连演职人员表都上不去。有五百的外快就偷着乐吧,别挑了!”

郭美凤撇嘴说:“就是!你的唱片又没在港岛发行过,来港岛这么久了也没人认出你这个大明星!”

“那好歹得一碗水端平吧?同样是唱戏,怎么只给我五百?”

郭美凤掏出自己的红色工作证,自豪道:“就因为这个!我可是北京戏校的戏曲老师!专业的京剧演员!身价当然要比你这个无名小卒高一些!”

“而且我还要刺杀大军阀,”郭美凤比出一个手/枪的手势,“biubiubiu~连开三枪,把大军阀干掉,抢走三姨太!”

狄思科:“……”

抢走三姨太是什么走向?

就您这把年纪,能抢得走三姨太吗?

不过,好在导演还没糊涂,正式开拍的时候,只让他俩拍了在戏台子上的部分。

郭美凤举着道具枪,冲台下开了三枪后,他俩的戏份就算结束了。

后面的混战和抢人情节,由年轻的武行完成。

过程说起来简单,但是他俩穿着全套行头,将这场戏拍了八遍才被导演通过。

如今天气湿热,重新返回化妆间时,狄思科浑身都湿透了。

郭美凤年纪更大,比他还难受。

“赚这五百块可真不容易,”狄思科将衣裳都脱了,光着膀子吹电风扇,冲正在数钱的于童说,“我正想给咱狄嘀嘀买点高档玩具呢,正好用这笔外快,给孩子多买点。我看他们这里的孕妇都穿那种孕妇专用鞋,明天给你也买一双。”

于童好笑道:“五百块而已,除了你自己的,恨不得把全家的东西都安排了。”

“五百不少了!”狄思科回望向瘫在圈椅里的郭美凤,“妈,您那八百块要不要给彬彬他们买点玩具呀?”

“不要,他们的玩具够玩了。”郭美凤在自己的脸上抚了抚说,“我要用这笔钱去商店买那种进口的高级雪花膏,好好保养一下,没准儿还会有人找我唱青衣呢!”

于童将钞票收好,笑着说:“还真有人找您了!不过不是唱京剧,副导演听说您是刀马旦,问您能不能胜任武行,隔壁有个武侠片需要一个女武行。”

“我这个年纪能行吗?”郭美凤来了精神。

“人家就需要您这个年纪的。”于童犹豫道,“武行容易受伤,我没答复他。”

“干我们这行的,哪个不受点伤呀!”郭美凤爽气挥手,“先答应着,反正也不需要咱们交钱。要是有挨打的戏,咱就随时退出来!”

望着有商有量的婆媳俩,狄思科蓦地问:“媳妇,你签的第一个有经纪约的演员,不会是咱妈吧?”

于童:“……”

这还真不好说。

*

因为一场救场戏,郭美凤的戏曲事业突然就回春了。

作为婆婆的临时经纪人,于童也第一次正视起与唱片业同样赚钱的影视行业。

片场间的消息都是相通的,郭美凤是从北京来的专业京剧演员,又是有一定年纪的女武行,这在各大片场都属于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