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4/5页)

“别躲了,我就是特意来找你的,你不回来,我就跟美凤一屋儿住着。”老太太说话嘎嘣脆,中气十足。

狄思科暗叹一口气,挂上笑脸说:“姥,胡同口有卖瓜的,我不知道您今天来,早知道就拎一个回来了!”

“我不吃西瓜,你过来,”姥姥一指面前的板凳,“我问你点事。”

狄思科只好蜷着一双大长腿,认命地坐了下来。

“我听说你去给电视台拍广告了?”

“您这么快就知道啦?”

姥姥家没有电视机,只有一个听戏用的收音机,狄思科原以为能瞒一阵子,没想到这么快就露馅了。

“除了拍广告,你还去歌厅唱歌了?”

狄思科无奈点头。

这老太太自己就是唱戏的,却一辈子看不起戏子。

她打小跟着师傅学戏,唱戏演戏是下九流的观念根深蒂固。

在她老人家心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所以,所有孙子孙女加到一起足有十个,老太太对他这个排行中不溜的外孙,却最为关注。

“你不好好念书,争取以后当大干部,跑去卖唱干什么?”

“姥,您怎么说的那么难听啊!”狄思慧撇嘴说,“我五哥可受欢迎了,报纸上都夸他有艺术修养。再说他是为了给我赚空乘班的培训费才去唱歌的!”

狄思科忙打岔说:“也不只为了小六!您不是着急让我成家嘛,咱家没钱没房哪能找到对象!”

这老太太既瞧不起戏子,又重男轻女,那点封建糟粕甭管经历多少次文化洗礼,都不带丢的。他可不敢让小六帮他吸引火力。

“那你有钱有房就不用去唱歌了吧?”姥姥死盯着他问。

“有钱了,谁还遭这份儿罪呀!”

最起码不用跟一群女同志跳健美操了。

姥姥半阖着眼睛没再说什么,吃过午饭就回了家。

狄家兄妹暗自庆幸这一关算是过了。

可是,过了没两天,姥姥她老人家便再次出现了。

同她一起来的,还有姥爷和舅舅。

老太太一句废话也没说,进了门便扔出一颗重磅炸弹——

“我想把老五过继给美云!”

老狄家兄妹几个还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具体含义,郭美凤却激动地站了起来。

“妈!您这是干嘛呀!这都什么年代了,谁还搞过继那一套!再说,老五我都养了二十年了,凭什么说过继就过继啊?万一美云已经有孩子了呢?到时候你让我家老五怎么办?”

狄家人这才回过神来。

美云是他们的小姨!

姥姥育有二子二女,郭美凤是最大的,郭美云是最小的。

郭美凤打小跟着老娘学唱戏,郭美云却跟着哥哥一起上了学堂,而且十五岁就考上了曾经的北平四大名校之一,辅仁大学。

重男轻女如姥姥,也把这个会读书的小姨当成了心头宝。

只不过,狄家孩子对小姨都没什么印象。

似乎是很久之前就没了。

狄思科他们几个懂事以后,偶尔会被姥姥带去村里给小姨上坟。

但是村里也有人说,那坟里根本没人。

小姨当年在学校跟资本家少爷谈恋爱,运动一来就跟着人家跑了。

听郭美凤刚才话里的意思,那坟头里也许真的没人!

姥姥没什么精神地说:“她当年身体那个样子,又是自己一个人上路的,能不能活着到那边都是个问题。我这两年总梦见她浑身湿漉漉地跟我说话。你说她要是还活着,怎么可能不回来看看我呢?”

郭美凤不吱声了。

她其实也觉得妹妹恐怕凶多吉少,但是这么多年没有消息,又总是让人心存侥幸。

“我已经是土埋半截儿的人了,谁知还能管她多少年。”姥姥伤感地说,“在我入土之前,想把她的事办了。给她留个香火,逢年过节供碗饭吃。”

狄思国作为老狄家长子,即便再怎么不善言辞,也得替弟弟说话了。

“姥姥,就算要过继,您也得过继我舅家的表弟,老五姓狄又不姓郭!哪有过继外甥的道理!”

狄思国一激动就上脸,此刻已经被气得面色通红了。

这老太太也太霸道了!

不能因为他们没了爹,就来抢人啊!

明知道老五是他们家最出息的,眼瞅着就能当干部光宗耀祖了,居然在这时候提议过继!

他年纪小吃不饱饭的时候,您怎么不过继呢?

大舅接茬说:“我跟你二舅都只有一个儿子,这也没法过继呀!再说,小五虽然不姓郭,但长得最像咱郭家人,又跟你们小姨一样,都是大学生,过继他是最合适的!”

姥爷补充:“我们提前去跟你们爷奶商量过了,他们没意见。”

狄思科腹诽,他已经是成年人了,又不是任人摆布的小娃娃。

这事总得跟他这当事人商量吧?

考虑到老太太确实年纪很大了,狄思科斟酌着说:“姥姥,我这名字都用了二十年了,突然改姓怎么跟老师朋友解释啊?这么着吧,以后给我小姨祭扫什么的由我负责了,过继的事就算了。”

反正逢年过节他也是要去看亲爹的,捎带手了。

姥姥和姥爷对视一眼,不知老两口达成了什么共识。姥姥再次确认:“你真能照着你说的做?”

“您要是不相信,我就当着大舅的面,给您立个字据!”狄思科摊手,“扫墓又不是什么麻烦事,每年去几次都是有数的,我骗您干嘛啊?”

姥姥却固执地说:“这种事凭良心,立字据有什么用!你以后是大干部,姥姥还是相信你的。”

既然事情圆满解决了,那就散了吧!

郭美凤寻思,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可以吃个团圆饭。

对面的亲爹却从背来的破布口袋里,掏出来一个木头匣子。

交给狄思科。

“这是当年你小姨留下的,既然以后由你负责给她供奉香火,这东西就归你了!”

狄思科接过来将匣子打开,里面躺着两张折叠好的泛黄纸张。

展开一瞧,竟然是两张房契!

更确切地说,这是两张“不动产房屋权利移转草契”,也就是一方将房子转给另一方的证明。

现业主姓名写的是小姨的名字,原业主姓王,因着纸张年头太久,名字已经淡得看不太清了。

立契人、关系人、产邻、中证人、代笔,均有签字。

总之,是两张非常正规的早期房契。

郭美凤一瞧这两张房契,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们家往上数八辈都没出过富人,这两座房子绝不会是妹妹自己买的。

十有八九是那个人送的!

时间往前数二十年,跟那种大资本家扯上关系,要是被人发现了,他们家就甭想过安生日子了。

她爸妈竟然敢把这种东西保存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