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北方的天总是冷的, 哪怕已经进到了三月,薄雾笼罩阆歌,大风呼啸着吹醒这座沉睡的城, 大街上逐渐响起人声叫卖。

阆歌内城大道极为宽阔,它的原生本就是一个战争要塞, 现在依旧如此, 如一柄巨剑镇守北方, 威慑边境, 周慎之的眼神从那些比寻常巷道要阔大许多的街角扫过, 马蹄声踩在石砖上尤为清脆,两道骑马身影一前一后,他的眼神不由自主的落到了前方的父亲身上,有些心不在焉。

父亲的背影仍然高大伟阔, 迎阳归家时, 被日光拉长的身影就半斜笼罩在他身上, 和小时候似乎没什么两样, 唯独冷风吹不散父亲鬓角处的霜雪色。

周慎之觉得那些亮色有些刺眼,他垂下眼,跟上父亲,学着父亲的样子双手笼袖,望着前方,老马识途, 纵没有主人的缰绳操控也找得到回家的路。

周绪转过头, 道:“等会你去李记买四块驴肉火烧回家。”

周慎之点头应道:“好。”

他知道这是阿妹喜欢吃的, 不仅阿妹喜欢, 母亲也喜欢, 连带着府里的人都喜欢上了, 就如同阿妹奇思妙想出来的焦糖奶茶,风靡阆歌,只要是叫的上名字的酒肆茶馆亦或是秦楼楚馆都有它的影子,寒冷的冬季中,阆歌内城上空始终飘着若有似无的奶茶香气。

周慎之也喜欢它。

青年袖内的双手搭在一起,年轻人火气旺,没过一会手就好似火炉一般,连带着心也热起来,火呼呼的烧,回忆起父亲昨夜与各位心腹的言语。

追随父亲多年的那些将军,文官们,周慎之大多都认识,而他们对他也很熟悉,他们尊称他一声少将军,他则敬称他们为叔伯。

而经过了昨晚一夜,周慎之以前觉得他足够了解自己的父亲,现在看来,倒像是远远不够。

“皱着眉头想什么呢?”周绪瞥了一眼自己儿子,不懂他一大早上的,一脸深沉做甚,不就让他买几块烧饼吗。

周慎之重重呼出一口气,掩不住挫败感以及内心突如其来的小小伤感,喃喃道:“爹,我觉得我以后可能做不到像你这样对母亲好。”

周绪听出儿子话语里的几分不确定,他眉头一挑,上下打量了一下他,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自负道:“这不是一定的吗?还用你感觉,做老子的当然要比儿子优秀了。”

周慎之被父亲损的脸一热,又不服输起来:“凡事又不一定,我只是说一种可能。”

他望着父亲无动于衷的脸,脱口而出:“以后我成亲了,我一定会对自己的妻子好。”话一出口,周慎之瞬间又后悔了,这话里意思实在争议颇大,有隐射父亲的嫌疑。

周绪勒住缰绳,浑不在意道:“那不是很好吗。”

周慎之策马上前,忍不住观察父亲神色,心下揣测不安,不知何时,他也看不懂父亲心思了,昨夜和睦融融,在经过周慎之深度分析之后,周慎之发现,也许在父亲心中,他敬称的那些叔伯们和在长安的宋德裕宋将军其实没什么两样。注:安川前文修改为宋德裕。

至于周慎之为什么会有这个猜测,看父亲根本没有让任何手握实权的将军知道天罚制作过程就知道了。

如何分配完全是父亲一言定之,他们接受的皆是父亲的恩泽赏赐或是雷霆惩处。

那是属于上位者的绝对权力,不容他人染指。

哪怕昨夜中有人消息透露出去了,那又如何?他既不知道天罚原料里加了什么,比例又是多少,这种东西一步差就是步步差。

魏延山和父亲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死对头,若哪天父亲放弃太原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

父亲信任那些将领吗?自然是信任的,可并不妨碍父亲他的冷酷理智。

如果父亲的狠辣决绝能够从一而终,那周慎之看清楚父亲与他人相处的本质以后,周慎之也不是不能接受,但真切的喜欢一个人真的会如父亲这般吗?简直违背了他的本性而行。

“李记火烧铺子到了,你还不去买,到底在看我什么?”周绪拿出软鞭点了点前方不远处排成一条长龙队伍的人群。

周慎之一愣,顺着父亲的鞭子看向排队人群,这一排溜长队伍,没个二刻时间可买不到,见父亲毫不关心他刚才的话,周慎之心里有些失落又有些庆幸。

他下马排队,很快就陷入了周围嘈杂的人声里,耳朵里尽是些家长里短,不断起伏的吆喝声。

在这种热闹的环境中,周慎之的心反而冷静了下来,他对母亲仍然很敬重,他只是,对于素未谋面的爱情这种东西,产生了胆怯。

是的,他是个胆小鬼。

周慎之想明白了这一点,扯了扯嘴角,对自己自嘲一笑,父亲与母亲,阿妹要下江南了,好像是真正的一家人,连周十六也有份,其实以前也是他被留下居多,他一直都是被留下的那个,而且他也有非留下不可的理由,像是禁锢的鸟,只能在阆歌。

周绪在不远处,看向远方,雾气马上就要被喷薄而出的太阳融化干净了,无邪山已经露出了山峰处那可怜的点绿,北方的春天来的实在太迟了。

江南已经春花烂漫,阆歌却还在寒冬的尾巴里。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他看了一会,面上无多大表情,除了在夫人面前笑容多些,周绪平时不经常笑,他想起年少时的自己,性烈乖戾,杀人如麻。

周绪骑马去了临街。

于是等周慎之买完驴肉火烧出来后,并没有看到父亲,他骑马停留了一会,没有见到人,想着父亲定是先回家了。

于是也往前离开,没过多久,就听见了熟悉的马蹄声,周慎之回头一看,是父亲在他后面骑马而来,周慎之连忙停下。

“怎么走了?”周绪道。

“我还以为父亲您先去家了。”周慎之回道。

“一起回吧,这给你阿娘。”周绪买到了东西,心情好了一些。

“是,父亲。”周慎之应道,接过父亲手中的东西,发现是红豆甜饮,里面不知加了何物,香气格外浓些。

走了一段路程,周慎之拎着只有一个的甜饮,想起家中还有阿妹,觉得有些不妥:“父亲,要不再买一份甜饮给阿妹?”

“就买一份,你不要?”周绪看向儿子。

“这红豆甜饮是甜的,儿不爱喝,阿妹可能喜欢。”周慎之道。

“你母亲做的糕点奶茶也是甜的,你怎么爱喝了。”周绪发现今天是个好天气啊,太阳出来的很快,照人身上暖洋洋的。

周慎之心里一紧,又有一种终于来了的尘埃落定感,哪怕父亲声音里并没有质问的意味,他还是感觉到了伤心。

“因为它们是母亲做的。”和其他人自然不一样,周慎之不爱辩解,闷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