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十三)

【咱们国家的秘密分为三个等级。】

【分别是“秘密”、“机密”和“绝密”,保密程度依次上升,而高考试卷就属于“绝密”级别,也是最高等级的国家机密,和核武器的地位是一样的。】

【网上有一说法,就是银行押送钞票的运钞车,那保卫手里的枪大概率是摆摆样子,但是运送高考试卷的押送车,那可是真的荷枪实弹。】

高速路上,装有高考试卷的邮政运输车正开着。

在它的身前以及身后,都有着警车开道护航,全程护送。

在驾驶室内、车厢内以及前后的警车上都装有GPS的定位跟踪系统,以及监控用的摄像头,全程开启,红光一闪一闪。

到了目的地之后,在警方的监督下,多方检查试卷的外包装是否破损,确认无误后才会将它们收到全副武装的保险柜里。

每一秒,都处于严格的电子设备与人员的监控下。

【其实从出题开始,就已经是全程严格监控。】

【每年被考试院点到的老师和研究员,都需要过上一段时间的封闭生活,电子设备全上缴,直到考试结束,比集中隔离还要更严格。】

出题的老师们统一被大巴车拉到秘密的地点。

路上接到电话:“啊,对……出差呢,那边应该没信号,两个月左右吧。”

下了车,过了安检,乖乖的把手机递上去。

整个度假村内,岗亭和监控无数。

有经验的出卷老师对着同僚苦中作乐:“体会一下坐监的乐趣,修身养性。”

【到了印刷的时候,警方也会参与进来。】

【试卷一般会分成两份,一份主用的A卷,一份备用的B卷,不到最后,就算是出题人一般也不知道会用哪份卷子。总之,各种手段防范。】

……

这一套套流程走下来,给天幕下的百姓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如果他们能知道这个词的话。

“如此看来,后世的高考的确是很公平。”

“也必须得要做到公平啊。你们想想,这可是每年几l百万人的考试,要是出什么篓子,我估计朝廷也兜不了底。”

“那倒是。”

“但他们这样公平,真好啊。”

严格当然好,怕的是不严。

天下学子们更是羡慕不已:

“真希望咱们的科举也能这样严就好。”

虽然现在的科举也挺严,但和后世这阵仗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人家可是做到了每个环节都如此的严格。

不羡慕的唯有那些有权力可以在科举里面稍微做一点小手段的人。

比如某位与朝中高官有联系的士子,就心中忐忑不安:

“如此一来,之后的考试势必会更加的严格,之前的手段估计不再好用了,这可如何是好?”

一些中下层的官员在家中复盘后世的整个流程,忍不住长长的嘶了一声。

这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密不透风,水泼不进,完全找不到可以在其中做手脚的可能。

除非坐上最高的那几l个位置,但说实话,那些位置上坐着的人,也不会为了这样的事情出手,没必要。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朱元璋感叹的是:“后世的每一件事情,细到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章程可依,有制度可遵循的。”

这需要朝廷对基层有强大的管控能力,需要吏治清明,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

朱棣又忍不住道:“归根究底,还是人的原因。”

章程好定,但这样的大量的吏目却很难找。

他和朱元璋对看一眼,最近这几l年父子俩倒是也培养出了一些默契,一下子就都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所以,对教育和科举还需要更加的重视才行。

这就成为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武周。

武则天对身边上官婉儿道:“看来,咱们的糊名还是要继续下去。”

因反对者众,她原本都快要下旨将糊名的做法撤销,现在她却改变主意了。

后世的高考都能做到如此地步,难道她搞个糊名都还要犹豫不成?

想来,那些反对者也可以闭嘴了。

若是他们不闭嘴,那她会让他们在朝堂上永远闭嘴。

……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依然会有人铤而走险,最充满戏剧性的可能是2003年的时候高考试卷被盗案。】

高考前几l天,四川省南部县公安局的副局长例行来到教育局放试卷的秘密房间检查。

这是他这几l天的每日必做的工作。

这日,离高考还有不到两天的时间。

这房间很隐秘,双层防盗门,贴有封条,各个角落都装有红外线警报装置。

门上的封条是完好的,说明没人进去过。

但副局长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他坚持要破开封条进去看一下。

一打开,大家都惊呆了。

里面一片狼藉,满是脚印还有一地散落的试卷,副局长看了看窗户护栏上留下的痕迹:“从窗户进来的,这两条钢筋被人掰弯过,然后又复原了。”

【高考试卷被丢,那可是惊天大案,从市里到省里,很快就直接上报给了中央,然后成立了专案组。】

【整个南部县的手机通信还有网络信号都被掐掉了,各大网吧也都停止了营业。防止偷试卷的人把题目泄露到网络上。】

【破案并不难,很快就抓到了嫌疑人。】

【但,

这反倒不重要了。】

【更重要的是,

因为这个,全国630万考生被动用上了备用卷。】

【就也挺惨的,因为备用卷的难度要比正式卷高一点,而高考即使是只差一分那也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考试结束后,考场外面很多考生在哭,有的甚至是嚎啕大哭。

“这次数学太难了,太难了!!”

“我最后两道大题都没做出来!”

“比摸底考难好多!”

家长们只能手足无措的安慰。

【那年,被誉为是“史上最难高考题”。】

【对当年的考生致以同情。而始作俑者也就是偷试卷那人,就是当年参加高考的一个学生,因为太过焦虑,铤而走险,没把自己送进大学,反倒是成功的把自己折腾到监狱里去了,还成功的坑了百万学子,最后判刑七年。】

【活该。】

【好在,现在的保密手段越来越发达,最近几l年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舞弊案出现。】

一位位考生在进入考场时,需要经过严格细致的安检。

不允许携带电子设备,也不允许身上携带金属,随身带着的文具也要被仔细检查。

还要过安检门,从头顶到四肢,正面背面扫一遍,再用机器确认身份证信息。

【除此之外,整个社会对于高考的顺利进行也都做出了极大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