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后续(医学卷结束)

大秦,咸阳宫。

新成立的太医署位于咸阳宫的西北角,这里原本就是夏无且和另外一个太医丞平日里处理事务的地方,如今更是将旁边的两个偏殿全给划了过来。

其中一个偏殿供医侍们研究医术之用,而另外一个偏殿则是医学堂的场所,用于平日的教书学习。

是的,现在医学堂已经建立起来了,只是还没有对外招收学生,在这里上课的医学生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宫中的寺人和宫女里面挑选出来的新人,一部分是从朝廷各郡的医工团队中推举出来的。

一个是零基础班,一个是进修班。

赢阴嫚就跟着零基础班上课,但是她毕竟是公主,拥有一定的特权,在夏无且和其他医侍们研究医术的时候,她也会跟过去一起学习。

此时,她就跟着夏无且,在旁边看他摸索针灸之术。

夏无且和另外一个医侍正在互相用金针试穴位,倒不是他们找不到其他人来扎针,要找的话也能找到一大群。但是针扎下去有什么感受还真的要自己体会过之后才能确定。

这套针法要是摸索出来后是要用在陛下,用在贵人们身上的,可不敢马虎。“哎哟!”又一针扎歪了,冒出一串血珠。旁边的宫人眼疾手快的奉上了..一叠草纸。

是的,自从尚方的造纸术已经成熟之后,他们之前试验阶段制出来的粗糙的坯纸就被各殿给要了去。贵人尚不觉得,但是寺人和宫人们引以为宝,发掘出了这些纸张的各种用途。

比如用来这里止血,比如用于如厕之后。

这可不比什么厕筹要好用多了?!

“扎歪了。”医侍吸了一口气,有些沮丧的接过纸张将血珠擦去,这个区域的穴位真的找了很久了。

继续。”夏无且不为所动: “皇甫谧一人都可以摸索出全本的《甲乙针灸经》,我们这么多人,不可能做不到这件事。

陛下对他恩宠有加,时不时就赐下黄金,他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期望。夏无且拿起金针继续,用手指在医侍的肩上摸索了半刻后,迅疾的扎了下去。

“咦,”医侍有些感觉了, 这次的位置对了!有一点麻痹之感……不能更深了,再深就痛……

赢阴嫚连忙执笔在纸上记录。

她用的纸就是尚方现在做出来的最好的纸,呈现黄白之色,略带一些粗糙,但是厚实度不错,而

且已经不晕墨了,很适合用来书写。

目前整个咸阳宫中,也只有几个地方有,比如嬴政和扶苏还有几位公子所在的宫殿,太医署能分到一些足见陛下对这里的重视!

赢阴嫚学医已经有快两个月了,目前就是被夏无且要求熟读《黄帝内经》,她有些欣羡的看着夏无且手中的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能摸上针。

又看了看屋内空着的另一侧,也不知道太医丞在宫外开设的“医院”情况怎么样……咸阳城中。

刘邦和樊哙走在街道上,像是乡下人进城一样: “这咸阳城里就是不一样!瞧瞧这屋子……瞧瞧这路……

刘邦因为做出了水车,又使了一点小手段让郡守注意到了他,直接一封奏疏送到了李斯处,又被嬴政也知道了这份小功劳,一纸诏令就把他叫过来了咸阳,去治粟内史处报到。

他的父兄都要留在家里种地,正好樊哙也想要来都城见见市面,索性便跟着一起来了,路上也有个照应。

两人找了家食肆进去,叫了两份汤饼。

这汤饼自从仙画开始后就风靡大秦南北上下,成为了无论权贵到庶民都爱吃的主食。这食肆里的汤饼还放了一点肉丁臊子,颇为美味。

这后世的桌椅倒是好,坐着舒坦。樊哙坐在凳子上,将脚伸长。他可是烦死跪坐了。

边吃边聊: 这都城就是不一样,可比老家热闹多了。商家也更多。

刘邦点点头: “刚才还看到了不少叫卖的货郎,还有角抵。”

店家正在收拾旁边的碗筷,小声道: “这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当街是不允许货郎出入也不允许叫卖的,更别提角抵了。这段时间才好多了。

以前咸阳城里哪有这么热闹的氛围啊。

大家都交流了一个“明白了”的眼神,都知道是因什么而起。

刘邦想起沛县,之前农人们也不能看百戏的,不能聚众娱乐,现在也好多了,秦吏们做事也收敛了点。

两人吃好了汤饼出了店,在咸阳城中缓步慢行,忽然就看到有人急忙的往一个方向走。刘邦爱看热闹,拽住一人:

“老丈,这是怎么了?”

那老者道: “有人犯病了,要送到城北的济民医院去,我得跟过去看看。”得,这也是个看热闹的。

刘邦和樊哙对望一眼,迅速决定跟上。

刘邦问: 济民医院?

这仙画才结束一月不到,咸阳城中就已经有医院了?老者笑问: “两位是从外郡来的吧?”

确实。

这济民医院可是朝廷官署,咱们皇帝陛下成立了太医署,又感念百姓看病不易,于是让太医署出面成立了济民医院。太医令和太医丞还有宫中的医侍们每日都会在医院坐诊,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病患都收的,疠病不收,普通的小病小痛不收,而且每日只看二十个人。

老者已经跑得有些气喘了: “所以那家人这才拼命往前赶,不然名额没有了就看不了病了。”

一行人赶到医院。

这“济民医院”的占地面积不大,就一个小院,就在咸阳令的官署旁边,有重兵把守。

看病的人说明情况,出示了自己的照身贴进去了,但是看热闹的却是进不去的,还被在一侧的秦兵厉声呵斥,只能缓缓离开。

樊哙咋舌道: 乖乖,这没点胆量可不敢来这儿看病。

老者道: 一开始大家也是不敢的,但家人生病快要死了,就想着要不就搏一把吧。这渐渐的,大家发现“济民医院”真的是会收容他们这些平民病患的,一时之间引发了轰动。老者朝着咸阳宫的方向感慨道: 陛下仁厚呐!

刘邦扯了扯嘴角,想到自己之前的见闻,又想了想这半年的见闻,也不得不承认老者的这句话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夸张,但也能说得过去了。

而在济民医院内。

医院的医工冷着脸对病患交代: 住这儿还是不住这儿,你们自己选。

病患打听了一下价格,最后咬牙选择了住在这里,点头哈腰的将自己生病的家人送到了病房内。这里可没有护士,你们自己留个人下来照顾他。有什么问题就来前面找我们。医工扔下一句话后就回到了前面。

即使都是医生,但并不是每一个

人都像仙画中出现的医生那样能真正的摒弃阶层之分,平等的救治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