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续

秦始皇嬴政在研究了一番之后同样选择了向上的拇指,同样收到了提示声。

他若有所思,积分很好懂,私信,或许是私函?

那私函递给谁?仙人?后世之人?

看来,这仙画还不是一次性的。或许要再过几次,积分才够开启这所谓的私信功能。

旁边的李斯和蒙毅都默不作声的在等着他,只见自己的君主左边走两下,右边走两下,动作莫名,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陛下这是怎么了?

“陛下!”李斯清了清嗓子,将嬴政从沉思中惊醒,“今日之事过于重大,在朝野之间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臣建议立刻召集群臣议事,刻不容缓!”

嬴政点头。

“传旨!”他的声音由于心神巨变都显得有些失真,语调却坚定有力,一如以往,“召未在此处的三公九卿、各郡郡守前来咸阳宫议事!”

“是!”赵高领命而去。

同样的,在唐朝、宋朝......所有能看得到仙画的朝代,一道道的旨意从宫中发出。

一处处的府邸上,车驾急匆匆驶出,向宫城而去。

......

咸阳宫的正殿内,四角的牛油巨烛熊熊燃烧着,将殿中衬得像是白昼一样的亮堂。

三公九卿已在殿前落座。

李斯、赵高、蒙毅、王翦、尉缭......而大将蒙恬正领着三十万将士在北伐匈奴。宫中诸位公子,公子扶苏、公子高、公子胡亥等也皆有列席。

嬴政再开口:“众卿对仙画一事怎么看?”

赵高第一个站出来:“陛下,此乃大吉之兆!陛下英明,才会让上天垂怜,让我等得知后世的信息,也可以避免一些事情的发生,天佑我大秦!”

不得不说赵高就是会拍马屁,一番话说出来即使高傲如始皇也面色变得缓和了不少。

殿下有看不惯赵高的人,在心中冷哼一声:佞臣!

但赵高说的也不完全是嬴政想要听到的,他一挥袖让赵高靠边,继续问:“纸和印刷术,朕已经着宫中尚方全力研造。”

“陛下圣明!”

“此事的确刻不容缓。”

在座的都是权贵,自小接受诗书熏陶,平时也要和各类公文打交道,自然也能意识到纸和印刷术的重要性。

公子扶苏兴奋的说:“没想到后世之人中,读书人如此多,而且孔圣人的《论语》竟然还有所流传。”

嬴政淡淡看他一眼,本朝以法家治国,但扶苏却和儒家走得更近。若是在以前,他已经要发脾气了,但今天却心平气和了很多。

秦居然亡了,而且估计持续的时间还不是太久。

嬴政一开始怀疑是继承人的问题,是不是扶苏上位后亲近儒家才导致的?但是后来,他听后世那女子言语之中颇多提起《论语》,又变得不肯定起来。

听上去,《论语》在后世应该流传广泛,而且似乎颇受推崇。

不然,那女子为什么不提《商君书》与《韩非子》?

因此,他难得的没有因为这个对扶苏黑脸。

扶苏见父王脸色平静,胆子又大了起来,出列道:“父皇,儿臣看仙画中提及,后续的朝代......”

朝臣们都忍不住“嘶”了一声。

大公子,这也是你能说的吗?!他们可都不敢提这茬啊!

扶苏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一时之间僵在了当地,还只有几岁的胡亥见自己的长兄窘迫,嘿嘿的笑了起来。

“说下去!”殿上传来了嬴政淡漠而不容置疑的声音。

扶苏硬着头皮,不提后世朝代这一事,迅速的过渡到自己想说:“儿臣想,大秦是不是也可以建一所官家学院,鼓励大家向学?后世所言,开民智、求知识才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群臣又忍不住“嘶”了一声。

本朝实行法家,本质上是用严厉的法律来规范大家的行为,郡县中虽然设有学室,但以吏为师,要求弟子最起码也要是“吏”这一级别的儿子才能进学。其实培养的不是读书人,而是更多的“吏”。而教化民众的思想,是儒家的那一套。

扶苏也是一时兴奋,话说出口就知道不对,但此时已经覆水难收。

寂静!

他只觉得时间如此难熬,头也不敢抬起来,等待着父皇如疾风骤雨般的呵斥与发落。

但不成想,嬴政却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事涉重大,此事以后再议。”

扶苏猛地抬头,竟然没有挨骂?!

简直不可思议。

群臣的眼神闪了闪,都嗅到了其中的某些微妙暗流,在心里也各有计较。

咸阳令阎乐站出列:“陛下,如今咸阳城内人心惶惶。有愚民言称此乃天降不祥,还有巫从中作乱,谋取不义之财。臣认为,陛下应当尽快颁下诏书,向百姓阐述仙画一事,以免被人利用。”

李斯也站了出来:“臣附议。除了咸阳等城池之外,还有各乡郡更需要严加防范。乡野之人,最易被人挑拨。”

言下之意,陛下你需要尽快抢过对仙画的解释权,不然就会有邪魔外道要出来了。

嬴政坐在高高的殿上,帝冕上的玉藻垂下,让人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觉得高远威严,帝王的威仪更甚。

他颔首:“着大巫祝带人前往各郡,祭祀于天,向百姓解释。”

他一顿,又道:“让各郡守照着仙画中的章程,在城门口挂上告示,让小吏看守,对乡人解释。日后若有诏令,照此执行!”

没有纸做的,可以用木板来做。

“偌!”

嬴政又朝殿中扔下一句:“朕决意巡视东南各郡,并前往东海之滨,于泰山封禅。”

这个决定就像是小石子激起千重浪,众臣议论纷纷。

有人反对:“陛下,您去年才出巡陇西、北地二郡,舟车劳顿,不若在咸阳休息两年,再行出巡一事。”

他其实还想说劳民伤财,但最终没说出口。

“然也。且泰山封禅一事关系重大,此时决定,有些过于仓促。”

但也有李斯等人,极力支持:“尔等短视之极!此时正是陛下泰山封禅的好时机!恰逢仙画出世,正好趁泰山封禅,祭祀天地,祭祀祖先,将仙画乃天佑大秦一事昭告天下!”

“陛下,此事宜急不宜迟,还请尽快下令准备!”

秦始皇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的臣子们争吵。

他是因为仙画才想去泰山封禅的吗?当然不是!

泰山封禅从炎黄两帝时期就有,敬告天地,彰显自身伟绩。齐桓公时期想去泰山封禅,被管仲劝阻,认为齐桓公功绩还不够大。足见,泰山封禅对于帝王来说的意义。

嬴政觉得自己一统天下,九五之尊,够格去泰山做这件事情了。只是,他虽然一言九鼎,但如果朝臣都反对,也是需要重新再考虑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