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女工的蜕变 曹欣:月英妹妹是大女主。……

看完女儿信的第一时间, 曹操想的是,孙伯符病了,看样子并不好治,心里就开始谋划自己夺取江东的可能。

没有人不会因为对手实力削弱而不兴奋。

曹操甚至想着江东物产丰富, 到时候自己带着妻女去住几年, 定然很是畅快。

只是……很快……他就放弃了。

宛城刚到手, 去年又得了凉州冀州,且不说兵力如何, 曹操叹口气, 直到自己插不上手。

所以他重新拿起信看了第二遍之后,就很认可女儿的意思,扬州到手, 荆州……没有江东的支持,刘表本人不足为惧。

再有江东三年赋税……曹操摸着胡子叫来幕僚团, 开始跟她们商量, 怎样将女儿所说的事情实现。

“有契书, 女公子想的倒是周全。”郭嘉看着契书最后又孙权本人签字后, 并写的确认的话语, 笑道。

孙仲谋是孙伯符嫡亲的弟弟,不光是他一力培养, 还是他至亲之人。甚至有传闻,孙伯符拿他当自己的继承人,江东政务军务对弟弟从不设防。

所以孙仲谋的承诺,绝对有效

荀攸也点点头,看着孙权在每一条约定上都按了手印,红彤彤的一片,让人就忍不住心生火热。这一个个手印按下去, 按出来的可都是地盘够跟财富!

“我愿为主公入扬州,迎孙太守。”刘备直接行礼道,天知道他多羡慕,冥冥中有种特别的感觉,他感觉得荆州似乎是属于自己的。

对于刘表,同为刘氏后人,刘备心中是有些为他可惜的,明明他什么都没做,却被放弃了。在江东孙策跟曹操的夹击之下,他能守住荆州的可能性并不高。但如果自己去,可能会保住他的姓名,看在同为汉室宗亲的份上。

“怎能劳烦刘皇叔?”夏侯渊拱手道:“子安第一次智取的城池,怎能不让我插手?主公,我去!”

夏侯渊对刘备三兄弟并不信任,毕竟马腾等人来投,可都是将自己的兵力全数上交的。而刘备却不是,他的兵还是他的兵,甚至他的兄弟都还只是他的兄弟,他们认的是刘皇叔,而不是曹孟德。

阿瞒对关云长、张翼德已经足够优待了,可那又如何?享用着曹家给予的便利,却想自己发展,真当他们都是私人?

曹操看到夏侯渊瞪着刘备不善的眼神,笑道:“行了,没人跟你抢,你想去便去,说实话我也想去,这可是我家子安孝敬我的。”

“嘿嘿,子安打小就聪慧。”孙策在江东的实力不俗,能谋得扬州,又让他们放弃荆州,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还有三年赋税。夏侯渊真的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江东富庶,三年赋税……想想就好兴奋。

华佗则是拿着曹欣细细给他分析的孙策的病症,眼睛一亮,虽说没有十成的把我,但是却也是能试一试的。

“尽力而为,治不好也是他孙伯符的命。”曹操问过华佗之后,直接安慰道:“你安顿好手上的病患,待跟江东谈妥之后,就给孙伯符治病。”

曹操跟幕僚商量妥了以后,就给女儿回了信。

与此同时江东孙策周瑜很快也得到了孙权的谈判结果。

周瑜叹气道:“是我想错了,直接去找曹孟德都……”原以为好说话的女娘其实并不好说话,明知他们急切的相救伯符,所以狮子大开口,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三年赋税?”孙策眼前一黑,恨不能将孙权拉过来暴揍一顿,便是一年他都觉得亏,怎么能跟对方签订这样的契约?

“因为曹家女娘看透了权儿的心意,按她说的,若是自己的至亲,也是会愿意付出所有。”周瑜抬头看着孙策,坚定道:“只要能治好伯符你,三年便三年。我跟权儿说好了,一切都以你的身体为主。”

孙策直接开口就骂,扬州查不了手不遗憾,不支持荆州刘表他也就忍了,可是三年税赋,他们难道不知道江东三年税赋,能养曹孟德几十万大军至少三载?

但是不管他怎么骂,周瑜脸上都没有太多的情绪,曹家女娘是华佗神医的亲传弟子,她既然狮子大开口,自然是确定能救伯符,甚至还说就不下就不要税赋的事情。只要能救,他就舍得。

跟曹欣谈妥之后,孙权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太莽撞了,可是为了兄长,他不后悔。

“别难过,我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是我的家人出事,我也是愿意舍弃所有相救的。”曹欣见他蔫巴巴的,让人送了碗温补的鱼汤,安慰道。

“如果是曹司空,你也愿意舍弃青州徐州?”孙权开口问。

曹欣歪着头,想了想,道:“且不说我为阿父养了多少医师,就说天下最好的医师几乎每三日都会给阿父诊脉……若真的阿父需要,我可以为他放弃所有,所以在你求我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没有底线的会妥协。”

曹欣对自家阿父蜜汁自信,只要自己能顾好他的身体,她就相信阿父无所不能。

孙权叹口气,不想跟她说话了,却扭头对诸葛亮道:“对不住了,孔明兄。”他也知道自己给诸葛亮的承诺做不到了。

诸葛亮已经不想说话了,曹家女公子一开口,他就知道了。

“我们江东地杰人灵,你跟诸葛兄长都来江东好不好?江东自有地方让兄长一展才华。”孙权充满期待的看着诸葛亮,他素来很羡慕兄长跟公瑾兄长之间的感情,他觉得自己跟诸葛孔明也能成为这样的关系。

诸葛亮此时如何不知已经惹了月英妹妹不快?所以顾不上跟孙权说话,当然他也不可能替兄长做这个决定。之前谋取扬州,只因为这个地方确实不错,如今未能谋成,便不再多想。

“我如何能做得兄长的主?”诸葛亮直接跟孙权说完,就走出去问人黄月英在哪里?

未得主人允许,谁人敢说?

问了一圈,诸葛亮都没有问出个所以然。

而黄月英此时在弹棉花做棉衣的厂房,带着棉纱面罩跟着曹欣惊喜的四处打量。

“阿姊,这里好多……好多……”女娘、妇人……

除了门口扛大包的,还有一些极废体力的劳作,这里基本都是女娘跟妇人,还有老妇。

黄月英很是不可思议。

“是啊!大都是妇人,针线活儿她们自然最拿手。”曹欣开口道:“我请你过来,就是想问问你,这个弹棉花如何改进,能够更加省力?”

黄月英摸着洁白的棉花,仔细研究了弹棉花的机器,犹豫道:“我想再观察观察。”

“那是自然,妹妹我带你去隔壁的织布房,给你送些棉布,棉布吸汗柔软,做小衣袜子很舒服。”曹欣也没要黄月英一看就能改良,所以直接道。

黄月英连忙点头。

看了纺线房,织布房、也去了晕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