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正本清源(第2/2页)

“殿下对当今圣上了解多少?”

“隆庆帝?”

赵穆说道:“十三弟母亲是个宫女,父皇酒醉后临幸,生产不久就病逝。十三弟由宫中嬷嬷养大,自幼有脑疾,六岁才会发声,如今十六岁还学不会穿衣吃饭!”

“这身世听着,莫名让人心虚……”

唐明远追问道:“脑疾之事,可有太医确诊?”

“太医诊治过多次,然而脑疾非寻常病症,只能通过言行举止判断,并不能真个确诊。”

赵穆皱眉道:“先生莫非怀疑十三弟装傻?那时才几岁的小儿!”

“谁又说得准呢?”

唐明远说道:“我就一普通人,可斗不过从小就学会装傻,骗过先皇太后、文武百官的家伙!”

赵穆仔细回想,关于隆庆帝的所有记忆。

“先前听内侍议论,十三弟时不时去坤宁宫,如小狗般向母后讨要吃食,由于脑疾说话幼稚有趣,常逗得母后欢笑……”

说到这里,赵穆倏然一惊。

唐明远耸了耸肩,颇为无奈的说道。

“有趣有趣,难度地狱!”

……

正统六年。

十月。

隆庆帝守孝结束,正式登基称帝。

民间忽有传言,新皇得位不正,难继大统。

又有相对应的谶语:周督公天下无敌,得督公者可得天下!

……

皇宫。

东门。

时值寒冬,北风凛冽。

周易大清早来当值,身上落了层白霜,不断的跺脚驱寒,看似与武道低微的内侍一般无二。

同时施展听息术,探听附近内侍说话。

大多数都在议论如何巴结新晋内侍司提督,忠公公,也就是周易曾经的干儿小忠子,现在投入太后麾下。

另一个干儿小许子,成了第二任东厂督公,权势滔天。

内侍但凡议论这两位,必然会提起他们共同的干爹,消失不见的易公公。

“听说了么,外边都在传……”

“得督公者得天下,好生威风,咱家能得这么个评价,死也无憾了!”

“小声些,你真想死啊?”

“……”

周易站在墙根处,听着内侍议论纷纷,有人羡慕、敬仰,亦有人唾骂、诅咒。

心底一一记下,日后逐个算账。

“背后乱嚼舌头根,可是会死人的,桀桀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