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开眼界(第3/5页)

“是吗?”记者孙姚震惊不已。

吴渝春又带记者去参观了苏燕婷的计算机工作室,看着一排排十台计算机,记者更是惊讶不已,不过今天苏燕婷没在,也没能采访到苏燕婷本人。

他们拍下了工作室的照片,之后登上了报纸,引起了广泛热谈。

报纸上更大的篇幅讲述着吴渝春创业的过程,配图上的十台计算机更是令人议论纷纷。

这报纸出来之后,导致很多人来吴渝春的科技公司参观,苏燕婷则把院门关上了,这些来参观看热闹的人,干扰了工作进程。

毕竟学生们,原本每天的工作时间就少,大部分人宁愿泡在计算机上,也不愿意去应付那些刨根问底的人。

很多人没见过计算机,每次一来,就问这玩意有什么用,能干什么……一件事情,解释了十几遍后,已经没有人再有兴趣继续解释。

天越来越冷,时间进入一九八零年一月,还没过春节,学生们也要放寒假了,工作室的人都不乐意走,大部分人决定留在首都过年。

一是天气太冷了,二是舍不得计算机,另者寒假的时间短,不如留在学校,留在工作室,等明年暑假再回家。

他们工作室寒假接了个文字录入的活,若是做好了这一个工作,每个人都有几百块奖金,因此谁都不乐意走。几百块钱,已经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半年乃至一年的工资。

罗亦兰:“燕婷你太好了,搁我我也不乐意回家……”

罗亦兰恨不得吃住在这边,工作室这边的伙食完全不用他们自己操心,苏燕婷的堂嫂秦艺开小饭馆,一日三餐都有小饭馆来送饭,大热天的,每天都有一碗热腾腾的汤,不要钱的,苏燕婷也不想亏待自己的同学。

“你堂嫂家小饭店的菜太香了,果然饭店里的菜就是不一样,跟他相比,我们做的就是猪食。”

每天蹭吃蹭喝,也是工作室学生们不愿回家过年的原因,现在很多人想加入他们工作室,都没有名额呢。

系主任见此,也只能由他们去了。

苏燕婷:“明天吃什么,先点个菜吧,等会儿来送菜了,让人带过去。”

罗亦兰:“我来看看,明天我吃鱼香茄子饭吧……”

周中永:“我吃番茄炒蛋。”

……

苏燕婷这时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就快要生了,她这一回怀的是双胎,比寻常孕妇的肚子大,这一回,她来完成期末考试,之后便在家里等着孩子出生,这也是她生产前最后一次来工作室,等吃了饭,歇一天,明天江戎带车来接她回去。

她这样的身子,肯定骑不了自行车,只能做吉普车回去。

甚至她就想留在工作室这边过年待产算了,热闹,江戎则觉得这边人杂,不适合她坐月子。

苏燕婷想想,也觉得是如此。

没多久,外面送午饭的人到了,寒风天里,人骑着三轮车过来,先给他们把个个贴了名字的盒饭送来,周中永几个男人去把每个人的饭盒拿进屋。

盖了棚子捂得严严实实,饭盒现在都是热的,“叔叔辛苦了。”

来送饭的大叔挥挥手:“这算什么辛苦啊,有钱赚,只要有钱赚,再辛苦我都不嫌累。”

以前大叔也想象不到,给人送饭居然还能有钱拿,这种大好事上哪去弄?

送完了这边,送饭的谢大叔还要给吴渝春以及几个研究所订饭的研究员送去,这一趟好几十盒呢。

这边研究所多,这会儿的研究员工资不算高,但是比普通工人工资收入高多了,有些人自己懒得做饭,也吃腻了食堂,见苏燕婷他们这工作室找小饭店订饭,居然还能送饭上门,觉得新鲜,跟着每天订餐。

他们用的是自己固定的饭盒,自己买的,贴得是自己的名字,苏燕婷颇为好笑地想,这就是定向外卖。

她原本只是想给自己工作室的人图个方便,毕竟傍晚赶食堂餐很艰难,谁知……苏燕婷发现这边的外卖订餐潜力很大。

像是香江那边,已经有电话外卖订餐了,而他们这边,外卖的苗头还没有出现。

苏燕婷发现了这个微妙的商机,建议秦艺来中关村这边开一家快餐店,专门做这些科技公司和研究所的快餐生意。

食堂餐吃腻味了,总有几个想订快餐换换口味的。

除了天火科技公司之外,看见了关于吴渝春的报道,年底又有几个科技公司在这一条街上挂牌开张,将来在这里落户的公司只会越来越多。

“燕婷来,喝一碗汤,今天的汤特别好喝!!”

……

吃完了饭,秦艺骑车过来了,她是来考察开快餐店的,按照秦艺以往的理解,做餐饮,就是下馆子,开饭店,真会有人一日三餐都下馆子吗?那得多有钱啊。

然而现在就有那么多有钱人,万元户听说过吧?天天下馆子,吃能吃掉多少钱?

年底肉多,猪肉在城里无限供应了,不要票,有钱就卖,她们开饭店的,也因此方便许多。

秦艺:“小炒快餐店?薄利多销,这能赚多少钱啊?”

秦艺对这种小馆子并没有太大兴趣,主要是在这里开一家店,方便堂弟妹苏燕婷,秦艺现在心头有一个更大的想法,她这样的老派人士,比起开小饭馆这种小打小闹,她的梦想是开大酒楼。

秦艺如今就在攒钱将来开酒楼。

秦艺:“燕婷,我让我一个堂弟秦小刀来负责这个小炒店,他是个老实人,手艺也好。”

苏燕婷:“好,堂嫂你帮我顾着吧。”

秦艺早就选好了一个位置,等春节过后,这个小炒店就开张,平日里负责来送餐。

苏燕婷:“要保证口味!”

秦艺:“放心,我们秦家的手艺,绝对差不了。”

秦艺走了,傍晚江戎一行人过来,他不是一个人过来,还带着几个战友,挤了满满一车,车上还有晨晨和马冠军两个小朋友。

他们过来倒不是别的,而是来打游戏的。

苏燕婷工作室做出了好几款游戏,比如俄罗斯方块,现在还没有俄罗斯方块,所以就叫做方块游戏,还有贪吃蛇、青蛙过河、方块坦克……一类的简单方块小游戏。

她们尝试做出来了十几台电视游戏主机,用的是国外进口的配件,当然,这些散装组件是在沪城无线电生产厂购买的。

香江此时是世界电子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两岸开放,很多电子厂品进入了国内,其中电视游戏机便在内,只不过是从香江引入散件,在厂里进行简单组装。

这样做出来的电视游戏主机,造价相对较高,起码要两三百一台,用的还是国外的配件,如果是国产的配件——那造价就更高了。

这可真是一种魔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