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专家

听到朱红星亲口承认陶南风有真本事, 周若玮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说嫉妒吧,周若玮原本以为陶南风和他一样就是擅长做建筑设计,若是陶南风在这方面比他强, 嫉妒还说得过去。可是现在她在施工后期管理领域独树一帜, 隔行如隔山,周若玮无计可施。

说憎恨吧,周若玮先前因嫉生恨,每日里念叨起陶南风的时候就咬牙切齿,恨不得把她踩在脚底下。可是现在听到连京都业内有名的结构专家朱红星都夸她有本事, 不知道为什么周若玮心里竟然有一种诡异的骄傲与自豪。

——你看,我曾经喜欢过的女孩, 她就是这么牛!

周若玮垂下头, 努力让自己嘴角掩不住的上翘收敛起来,片刻之后抬起头,已经看不出半分欢喜之意。

“朱高工, 那您的意思是?”

朱红星兴致勃勃地拍了拍周若玮的肩膀:“你这个校友在哪里?引荐引荐?”

郑猛一听便愣住了。什么?朱红星想见陶南风?

他花了一堆钱请京都专家过来, 为的是和陶南风唱对台戏, 现在戏还没有上演, 他们竟然准备握手言和?

不行!绝对不行!

郑猛忙凑近朱红星身边道:“朱专家, 您是什么身份、陶南风是什么身份?她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 哪里值得让您主动去见她?何况, 陶南风先前放下狠话, 说17街坊的问题只有她能解决, 别的专家都没用, 难道您就愿意让她得意?”

朱红星是农村孩子, 1956年考上大学, 作为第一个考上京都大学的农村娃, 当年不仅轰动全村,连县委书记都亲自上门拜访。苦读多年,一朝成名,他一直保持着一股农村人的淳朴与勤劳。

毕业分配到京都市建筑工程局,他风里来雨里去,参与大大小小几十个工程项目,理论联系实践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不断总结提高,渐渐在业内有了名气。正是因为这一份心无旁骛,他才能获得“工程质量医生”的美誉。

技术型人才的特点是一根筋、直肠子。

朱红星板起面孔回应道:“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陶南风虽然只有二十几岁,但在17街坊项目上的确表现出了极高的敏锐度。如果说只凭一眼便能断定水池裂缝、墙根雪花纹,那绝对是我无法企及的天赋型人才。

你请我来,是解决工程质量问题,不是和陶南风较劲。既然她能够发现问题,不如请她一起加入,大家一起商量讨论。至于她先前放的狠话……现在看来好像是句实话,年青人嘛,让她得意一下又有什么关系?”

郑猛面色一下子变得铁青,胸口一阵抽痛。

他转过脸看向郑绪兴,眼神里带着一丝谴责:这就是你让冯悠找来的人?说好的打脸陶南风的呢?

郑绪兴看懂了,转过脸看向冯悠,眼神显得有些幽怨。

冯悠心虚地垂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发呆。怎么连京都来的大专家也如此推崇陶南风?难道她真有些本事?

这个陶南风,怎么跟臭虫一样,怎么摁都摁不死!

她忽然就茫然了:从小到大她都在和陶南风比,一心要把她踩下去自己成为父亲、母亲、人群中的主角。可是现在一路走来,似乎她的每一次打压都让陶南风站得更高、走得更远,被打脸的你,一直都是她自己。

原来小丑是自己?这一份认知让冯悠郁闷得想哭。

朱红星根本没有理会在场这些人的心理活动,认真地嘱咐着助手蒋乐:“土芯编号了吗?记录下来了吗?拿皮尺来,我们去测量一下三号楼的裂缝情况。”

“都做好了。”蒋乐是个模样憨厚、二十多岁的施工员,一直跟随朱红星做文书整理、现场记录等工作,左手从背包里取出一卷皮尺递给朱红星,右手一直握着纸笔。

朱红星把所有一切都记录、绘制下来,整理好现场资料之后他看向一直有些木然的周若玮:“走!我们去拜访陶南风。”

周若玮与冯悠交换了一个眼色,抬手看看表:“那个,现在已经快到饭点,估计陶南风不在公司。我们下午再去吧?”

等到下午,冯悠等人还没出发,郑绪兴找到招待所,一进屋便抹起了泪:“我爸生病住院,正在急救室里抢救。”

冯悠与周若玮同时一惊:“怎么回事?”

原来,梁佑坤一状告上去,看到郑猛签字的纸条,书记与厂长勃然大怒,斥责郑猛心胸狭窄、渎职懈怠,不顾梁佑坤的阻止一意孤行,导致专家楼出现裂缝。

书记直接让郑猛给了两条选择。

一,提前内退,享受处级退休待遇;

二,转岗离退休办,等三年后正常退休。

郑猛急火攻心,心脏病发作,当场昏厥过去。

接下来的基建事宜全部由梁佑坤接手,就连郑绪兴这个采购科科长也没办法再参与进来。

郑绪兴傻傻地看着冯悠:“对不起,把你们从京都拉过来,现在我爸住院我也没办法再陪你们。不过你们放心,出差补助、专家咨询费都不会少了你们,这一点梁佑坤也保证过的。”

冯悠叹了一口气:“我们不辞辛苦地过来,肯定不是在意那点钱。”

郑绪兴苦笑道:“现在打脸陶南风不成,倒是我爸病倒,官位不保,惭愧。总之……这一回是我对不住二位,让你们辛苦跑一趟。以后如果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开口。”

周若玮知道郑绪兴是冯悠的前男友,却没想到这两人关系如此融洽。

虽然结婚时知道冯悠是清白之身,但看到这个因为种种原因和平分手的前男友,周若玮还是有些膈应。

他自持身份,皱眉道:“这事也不能怪你们,只能说17街坊的问题比较特殊,连朱专家都觉得棘手。”

似乎老天都在帮陶南风。

如果只是普通的地质问题,勘测之后心中有底,朱红星马上就能制订出处理方案。要么提高地基承载力,要么加固结构体系。谁知道这个17街坊连钻孔机工作都能造成振动干扰?

待郑绪兴离开,梁佑坤便兴冲冲找上门来。

“朱专家,我领您去找陶南风,你们两位好好商量一下,怎么处理17街坊的问题。”

朱红星没有周若玮那么多花花肠子,高高兴兴地换下那双沾满了泥土的胶鞋,穿上一双皮鞋,对蒋乐说:“带上资料,我们走。”

周若玮与冯悠没脸再去见陶南风,只得装头疼。

“朱专家,今天在工地晒了一上午有点头晕。既然有梁科长领您去,那我就在招待所休息一下。”

冯悠赶紧关心地抚上周若玮的后背:“怕不是中暑了吧?你赶紧躺一下,我给你倒杯热水来。”

朱红星摆摆手:“没关系,我自己去就行。”

梁佑坤看这对夫妻装病、装关心,觉得有些好笑:“唉呀,这才七月份就中暑?周同志看来是经常坐办公室在外面跑得少,身体有些娇贵。要不,我让厂医院的护士上门来帮你量个血压?可不能让您这位京都来的贵客出问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