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2/2页)

唉,愁!

与韩昭胤相比,赵莹就没想那么多。

其实,他真的有点怀疑圣人是不是通过什么特殊渠道,搜罗到了什么一卷半卷的古籍,看完后相信了其中的描述,于是打算将其勘误、修正,重新面世。

因为刨去圣人让他们随意添加的阿留申群岛、一万万头野牛、亩产万斤的农作物之类的不实内容,其他方面还是非常靠谱的。

至少,看起来很像真的。

赵莹认为,作假没必要搞得这么真,也不可能搞得这么真。

之前请多次出海航行的渤海商社、平海军资深船长来参详洋流、航线时,那些人看得将信将疑,欲言又止。

赵莹私下里问过,那些船长居然信了六七分,这就让人感到恐怖了!

造假骗过专业人士,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真的吧?

只可惜没人能给他答案,他只能将信将疑地记录着。

邵树德看了看他俩的表情,哈哈大笑。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世间事莫不如此。

他努力了二十多年,真的,一点不夸张。

打下淄青镇后,就开始想办法把人赶下海,其间用了多少手段,他已经记不太清了。

后来又干挺了渤海国,大力开发辽东,利用渤海国的资源,在日本海有了稳固的基地。

二十多年的时光,一环套一环,真的很不容易。

到了现在,他也只是堪堪把跑海之人给引诱到了库页岛,千岛群岛少量涉足。再往后,就要下一代人接力了。

从千岛群岛跨越到阿留申群岛,再到北美加拿大一带,这一步跨出去可不容易。最大的阻碍是后人缺乏理由,缺乏动力。

长生不老药的传说是给皇帝准备的。

黄金是给海盗、海商准备的。

一亿头野牛和亩产万斤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致治·人口》篇成为科举教材后,官员阶级知道了人地矛盾,或许会往这方面考虑。

捕鱼、海贸以及海运粮食,会持续迭代、改进航海技术,提高造船水平,培育海洋产业链,扩大产业工人基数。

到了那个时候,辽东的人口、财富估计积累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库页岛、北海道等地的海盗自发聚集城镇估计也有了一定规模,甚至千岛群岛都有不少人定居了——毕竟世界第一渔场位于此处。

他把一切前置条件都准备好了,就等后人跨出这一步。

尽矣!善矣!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如果后人还走不出去的话,他也没办法了。

他做到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已经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