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会面与部署(第2/2页)

以直隶道转运副使翁承赞为江西道转运使。

以宋州刺史石彦辞为江西道刑狱使。

以王师范为江西道学政。

王师范投降后,一直在长安闲居,吟诗作赋。这次官从天降,本欲推辞,一看是学政,与读书人打交道的,欣然赴任。

这个任命是邵树德独断专行的结果。

你要说王师范有没有统战价值,其实没多少了。但邵树德已经不恨他当年的小作文了,闲置了这么多年,什么气都消了。我就要让天下人看看,编排过我的人也能当官,马殷你举兵相抗,不要紧,此时投降,犹未晚也。王师范就在你隔壁当学政,有不放心的可以书信一番,取取经。

又以陈州刺史邵伦为河东道都指挥使,开始尝试组建州兵,兵额两万五千。

以原万胜黄头军军使石君立为剑南道都指挥副使——指挥使暂缺,由副使代管州兵。

一番调动之后,接下来就是消化了,这是邵树德一贯以来的作风,天子门生进士不够用,就用关西经学生,经学生不够,河南、直隶二道的经学生数量也上来了,这些人现在也可以信任,后备官员多得是。

“陛下,还是得剿抚并用。”陈诚建议道:“大諲撰无有章法,倒行逆施,杀戮过不少渤海世家。各族之中,以乌氏为主,陛下不妨多多提拔乌氏族人为官,或有奇效。另者,昨日渤海礼部卿高善本前来拜会,输诚之心颇为热切。高氏本为高句丽王族后裔,也是渤海大族,仅列大氏之下,而强于诸族。高氏若能诚心归顺,则渤海之事定矣。”

正在给壁炉添加薪炭的高氏手一颤。

高善本是她父亲,渤海礼部卿。他若降了,渤海还有希望吗?

邵树德闻言笑了笑,道:“高氏若再不知趣,朕就要动他们了。编户齐民,第一个拿高氏开刀。如今主动来降,倒让朕颇为踌躇。不行,不能这么便宜了高家,让他们把隐匿的丁口吐出来,再至各地抚慰人心。如此,方可既往不咎。若不答应,就得让他们尝尝铁拳的滋味。”

“陛下圣明。”陈诚说道。

高氏心情复杂,动作不由自主缓了下来。

苏氏瞪了她一眼。高氏连忙加快了动作,弄得满脸都是烟灰,想咳又不敢咳,脸都憋红了。

“朕调了七万精兵过来,算是看得起他们了。”邵树德又道:“靺鞨部落、渤海世家、耶律阿保机甚至还有高丽人,今年也是一堆事,该托付给谁呢。”

陈诚不语,卢鹤年没资格说话,场中一时间静了下来。

“走。”壁炉旁,苏氏低声说了句,带着二人离开了。

待回到掖庭之后,三人手上、脸上、衣服上多有黑渍。

高氏看着自己的尊荣,都快哭了。

苏氏看了她一眼,叹道;“今天便宜你了。先把衣服洗完,然后随我去沐浴吧。”

“谢苏尚宫。”高氏感激地说道。

苏氏点了点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