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外港(第2/2页)

“保障军需的同时,征发部分夫子送来沧州。”邵树德又道:“浮水需要清淤疏浚,清池、盐山、饶安诸县都会派人。”

“遵旨。”李延古虽然有些担忧,但还是应下了。

刚刚扫平沧景镇,就要大肆征发百姓,消耗民力,李延古还真担心会引发民变。不过圣人的态度很坚决,冬天也确实是清淤疏浚河道的良机,错过这个机会,就得再等一年,圣人显然不愿意等。

没办法,他说了算,听从就是了。相信有这么多大军屯驻着,沧州百姓还不至于那么没有脑子。

浮水是一条流经沧州的河流,东入大海。位于浮水北岸的沧州由此成为了著名的航海港口,连通辽海周边各地。

晋咸康六年,石虎便欲从此地出发,运粮伐燕。

晋义熙十年,河间人褚匡向冯跋进言,从沧州出海,可至辽西临渝,跋许之。

前唐之时,沧州更是供给平卢节度使各军的后勤基地之一。

在那个年代,海船便是从沧州出发,顺浮水而下,直入大海,开往辽西、辽东。

在邵树德眼里,沧景镇的作用可比成德、河东之类大多了。这似乎是他与很多人格格不入的地方,因为他脑海里的海洋思维太重了。

大夏新朝已有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肯定也会有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犹豫过这个北都选址何处。

正常来说,选幽州无疑了,但他也很属意沧州,因为其优越的海洋运输条件。

而此时沧州的所辖范围,也与后世不太一样。唐代沧州大致包含后世沧州全境、天津南半部分、滨州一部,夏沿唐制,沧州的管辖范围并未变更。

如果北都不作为主要都城存在的话,那么搞一个沿海港口其实也不错。基于这个标准,沧州其实就很不错了,尤其是是北部就在后世的天津港一带。

不过他现在放弃沧州作为北都的想法了。

都城,还是得选一些历史名城为好。

历史上的五代王朝,后梁是两都,即西都洛阳、东都开封;后唐有三都,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北都太原;后晋有东都开封、西都洛阳;后汉、后周与后晋同——魏州一度被升格为邺都,但都罢废了。

沧州,还差些火候,魏州和邺城都比它有资格当北都。

不过,当不了北都,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商贸港口,沧州却是合格的。未来他也会经常到北都理政,沧州北境可以修一个码头,作为幽州的外港存在,接收来自辽东、新罗、淮海乃至南方的物资,也是不错的。

渤海这个大澡盆子,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