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巡(第2/3页)

接替他们的将是定远、经略、天柱三军,他们早就已经出发,这会已经抵达潼关。

义从军返回灵夏,与振武军、铁骑军、豹骑都一同镇守老巢,银枪都则继续戍守朔州。

各支军队的征战、整补、休整、戍守、调动,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邵树德急需一支可以常年在外征战,哪怕十年八年都不想家、不用撤回来休整,还能维持士气和战斗力的军队,只可惜这只存在于小说中,太可惜了。

“大王今冬欲大举南下?”卢怀忠问道。

“先囤积粮草、军械。”邵树德没给一个肯定的回答,而是说道:“另者,还需做一番合纵连横。”

这个合纵连横很显然是指朱瑄、朱瑾了。

飞龙军万人南下,朱全忠拼了老命驱赶。薛离部五千人走得不远,袭扰一番后又退回了北岸。但契苾璋部就回不来了,目前跑到了朱瑾的地盘上,等待机会。

朱瑄、朱瑾在过去一年基本按兵不动。这对当地百姓是天大的好事,地方上的元气有所恢复,但对邵树德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朱瑄应是不想打了,朱瑾则还有那么一丝念想。还需要加把劲,看看能不能联合搞一番,重点是兖州朱瑾。

“大帅,趁着老伙计们还打得动,尽快将朱全忠此贼平灭吧。”卢怀忠说道:“打完之后,再攻李……”

说到这里,卢怀忠意识到了什么,闭口不言了。

“呵呵,灭朱全忠确实紧要,我一直盯着他呢。”邵树德将话题接过,随口掩饰道:“早日启程,将士们许久没见到妻儿了,我还要往怀州一行。”

……

邵树德在济源县逗留了整整五天。

这里有不少来自丰、胜的河壖党项,亦有河西蕃部百姓。

蕃人酋豪们固然已经失了权力,但依然是地方上有名望的人物,邵树德与他们一起会猎,加深感情。

所到之处,牧人、百姓山呼,“圣人”、“可汗”、“兀卒”、“赞普”之类的称号一个个蹦出来。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往往惊掉了下巴,这还是唐土吗?

王妃折氏、孺人赵氏、封氏、七位媵妾簇拥在邵树德身边,周围大军迤逦,旗幡林立,文武将佐相随,几乎就是货真价实的圣人了。

最后一天,邵树德是在济源县西北的王屋山牧场渡过的。

空旷的原野之上,帐篷如白云一般延伸到远方。

邵树德骑着一匹黑色狂野的骏马,远远地兜着圈子。

这是银川牧场送来的“新货”,马政的最新成果。

肩高估摸着已经在140厘米左右,这已经符合邵树德心目中轻骑兵所使用的马匹的要求了。

他记得19世纪拿破仑的法国军队里,肩高150-155厘米的配备给胸甲骑兵,143以上、150以下的配备给轻骑兵,143厘米以下的,军方看不上,不会要。

到了一战时,列强的战马肩高标准已经提高到160厘米了,甚至就连日本人培育出的混血“东洋大马”,也要求肩高在155-168厘米范围内才适合作为战马,低于这个标准的为不合格。

搞了这么多年马政,才提纯血统,稳定在了140厘米左右,而且数量还不多,真的不容易。

选育的马种以青海骢为主,这种马其实是带有中亚血统的,只不过多年来不负责任的杂交,让这种马的血统搞坏了。持续十余年的马政,也不过是试图恢复罢了。

“好马!”邵树德风驰电掣般掠过帐篷前,伸手一捞,将王妃折芳霭抄在了怀中,大笑道:“生俘一人,一会好好拷讯。”

折芳霭好笑地看着夫君,双手搂紧。

“夫人可要试一试此马?”邵树德问道。

折芳霭眼中闪出跃跃欲试的目光。

在邵树德还没反应过来时,直接一个轻盈的转身,修长笔直的双腿夹住马腹,从邵树德手里抢过缰绳,驾驭了起来。

“夫君这马政,是越办越好了。”折芳霭仿佛找回了少女时的感觉,脸上表情充满了回忆。

“其实在春秋时,中原战马有十四掌(140厘米)高的,但到了秦代,便只有十三掌(130)了,可能是被草原马祸害了。”邵树德说道。

秦始皇兵马俑的马肩高,就只有129厘米,矮得可怜。

“到汉代时,武帝从西域引进宝马,培育新种,战马又高了半掌至一掌。大唐的战马,差不多也是这么高了。”邵树德继续说道:“银川牧场培育的这批战马有14掌高,怕也到极限了,或还能稍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太多。不过,便是14掌,依然是好马,以后一定要看好,绝不能再被草原马祸害了。”

其实,中原汉地应该是有过原生马种的,比草原蒙古马高大,春秋时期的中原马肩高就在135-140厘米之间,超过蒙古马130出头的肩高。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到了秦代时,战马肩高大幅度下降。可能和长期战争,马政荒废有关,也可能是引入了太多草原马,混血太多导致。

汉代引入了乌孙宝马和汗血天马,改良血统,肩高恢复到了135左右,又一次超过了草原马。唐代又引入了康居宝马,继续改良血统。

长期的战争,以及不加控制地随意交配,都会让马种退化。清末到建国初期,不过短短数十年,我国的马平均肩高居然能下降5厘米左右,可见不办马政是不行的。

“夫君,被草原马祸害何意?”折芳霭过足了瘾后,问道。

“夫人身高腿长,为夫也不矮,那咱们的孩儿便矮不到哪里去。夫人可知其意?”邵树德说道。

折芳霭转头看了一眼邵树德,似有不信。

“夫人若不信,咱们就多生几个孩儿,看看高不高。”邵树德调笑道。

“好。”折芳霭轻如蚊蚋地应了声。

……

离开济源县之后,规模庞大的队伍继续前行,于八月二十四日抵达了怀州河内县。

怀州行营都指挥使高仁厚率文武将佐出城相迎。

“拜见夏王。”看着列队出营的军士,邵树德豪情万丈,骑着骏马奔出,大笑道:“今日大酺,皆有酒肉。”

众军纷纷高呼。

邵树德兴致起来了,策马前行,每至一处,挥舞马鞭,总能迎来一阵热烈的欢呼。

气氛组给力!邵大帅很满意,军心还在他这一边。

古来皇帝为何喜欢出巡?最主要的便是宣示威权,即“以示强,威服海内”。

想当年,汉武帝巡视朔方,“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

并遣使告知单于,“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

这是何等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