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又逢君4(第2/2页)

柯云溪不是多么有名气的演员,热闹了一周,就没人关心她后续情况,热点转移到了新的八卦上。

倒是家里人看到新闻,终于知道消息,打了电话过来。

原主和家里的关系不是特别差,辍学那几年闹得很厉害,后来当了明星后,可能是觉得女儿出息了,过去为上学、工作争执的那些矛盾就自动消除了,两边又恢复了不亲热也不冷淡的交流。

这次是她爸爸打来的电话,语气有点着急,问她:“你拍戏受伤了?现在怎么样了?”

柯云溪犹豫了一下,说了实情。

那边语气顿时紧张了许多:“我和你妈过来。”

柯云溪说不用,这边有人照顾。但电话那边的中年男人说了她几句:“这么大的事也不和家里说!”

柯云溪被他训得没底气说话,心里却暖了几分。

挂了电话,晨晨一边给她递橙子一边说:“我就说应该和家里通气的,不然叔叔阿姨知道了多担心。”

柯云溪笑笑没说话,她也挺意外的,原主记忆里,亲爸后妈对自己都不怎么亲,从来不会为她的事情请假不上班。当练习生那次,需要父母签合同,他们说什么都不肯来北京,是原主寄合同回家让他们签字的。

柯父和继母是电话后第三天到的,柯父进了病房看到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女儿,一个中年大男人眼睛猛地红了,继母站在床尾,看着她不停重复念叨着:“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柯云溪受伤后连眼睛都没红过,不知怎么,在这对不怎么亲的父母面前,突然就有点眼睛发酸,心中委屈。

她让晨晨给父母安排了酒店,夫妻两个在北京一同陪了她一周。

继母和柯云溪之间始终无法有亲生母女的亲密,不过这一周她每天给柯云溪做家乡菜,送大骨汤,弥补了晨晨一个小姑娘容易忽略的很多细节照顾;柯父包揽了体力活,包括抱着她翻身、腾挪……

闲下来的时候,柯父坐在病床边和她谈心,说:“上一次抱你还是你小学的时候。”

柯云溪小学时,他和前妻还没离婚。

柯云溪不知道说什么,没吭声。

柯父和她聊这些年父女之间的关系,谈自己的心情:“我和你妈离婚那几年,的确忽略了你的心情,等到我想要和你好好调整父女关系,又因为你阿姨来了,你更加不信任我了,隔了一年,你就无比大胆地离家出走来北京当练习生……我那时候生气,只觉得你不听话,后来慢慢冷静了,开始自省,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先做错了,你只是个不知道怎么表达心情下意识张牙舞爪的孩子而已。”

他对柯云溪认错,说自己这些年错过了她太多成长,忽略了她太多情绪,当他知道女儿重伤成这样都不愿意告诉家里时,他前所未有的自责后悔。

柯云溪一直安静地听着,枕巾上的湿痕越来越大。

她也不知道是原主在哭,还是她共情了,心里理智地明白,有些事情错过了便是错过了,不是一朝悔悟清醒就可以既往不咎的,可是眼泪不自主地往下流。

这次谈话后,父女两个虽然依旧没什么话说,但气氛不再僵硬,变得自然了很多,继母在她面前也变得自在了,偶尔还会冒出一两句唠叨的话。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女人,没虐待过继女,对继女的态度一直是客气尽责,对原主的态度就是“丈夫的女儿”。

一周后,柯父留下来继续陪女儿,继母回去上班并照顾上学的小女儿。

柯父照顾了一个月,直到柯云溪度过了伤最重的那段时间,公司不能再请假。柯云溪让晨晨买了一些特产和纪念品,让柯父带回去送给妹妹。

这一个月,柯云溪心底原主残留下的对原生家庭怨气消散了大半。人世间很多感情大抵都是如此,一步步走下来分不清谁对得多谁错得多,只残留着那份不甘埋怨,也说不上到底哪件事让你耿耿于怀,而有一天和解的时候,也不需要对与错,更说不上从此亲如一家了,只是那份情绪得到了疏散,从此就放下了,和解了。

怨气疏散,心情便不自觉地开朗,医生说她心态好,伤势恢复得很好。

这期间,除了陪了她一个月的亲爸,照顾她的助理晨晨,来的最勤快的就是宋元奇了。

他的行程非常忙,通告单密集得让人头皮发麻,谁见了都忍不住问一声:“你是不用睡觉的超人吗?”

给自己打工的人就是不一样,累得眼皮子打架也要斗志昂扬地说:“趁着年轻多奋斗!”

当然,奋斗成功学遇上躺在床上半身不遂的人就彻底无用了,宋元奇:“你也太拼了,发现不对劲赶紧逃啊!”

柯云溪玩笑:“我受的训练没告诉我做逃兵。”

宋元奇:“……你真当自己是特中兵了啊,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金刚钻。”贫归贫,看朋友这样还是十分心疼的。不知道他托了什么关系,帮柯云溪联系到了一个相关领域很有名的医生,张罗着让她出国治疗。

听说了这个消息的方姐重新出现,问:“出国治疗的话要多久?是不是可以缩短恢复时间?”

那当然不是了,宋元奇想送柯云溪出国,是想让她获得更先进的康复治疗,顺便避免伤没好就被公司拉出去工作的情况。他以前的公司就是这样,团员伤还没好就被公司要求打针上舞台,最后留下后遗症都是自己吃苦。

柯云溪睁眼说瞎话:“是的。”

就这样,柯云溪辗转又出了国,开启了在国外治疗、复健、疗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