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湛雅萍想到就做。

鞠立国夫妇对她本人没什么意见。

虽说早些年看不惯她吊着鞠和平,但他们更瞧不上鞠和平下乡时的那门亲。

是以鞠和平回城后和她搅合在一块,夫妇俩都睁只眼闭只眼。

可追根究底为什么会看不上暨家那边呢?

这祸根子还是出在鞠和平身上。

鞠和平为了争取父母同意他跟湛雅萍的婚事,胡编乱造了许多内容,导致鞠立国以为暨家外公外婆是什么眼皮子浅的穷鬼懒鬼。加之他说,对方就暨娴一个女儿。

未来必须替老丈人养老。

鞠立国一听,就怕暨家外公拖家带口黏到京市打秋风,到时候让鞠家丢人。

他们也不想想,暨家真的一无是处又穷又懒的话,他们家老二那种利己主义能跟人结婚生孩子?

大概是选择性小脑萎缩,就是想不到这点。

等湛雅萍说了对方是谁后,鞠立国恍惚记起前年在一场探究未来的经济峰会上见过对方。

因为他是参会人员里最年轻的。

当时他就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有想法,把想法落实成现实的执行力也非常可怕。

鞠立国甚至忍不住拿他跟自家后辈对比,发现自家人处处比不得人家。

当然,平心而论那么年轻能做到他那样的本就没多少人,说句万里挑一的优秀绝不为过。

现在告诉他,他很欣赏的年轻人是他们老鞠家的孙子??

天呐,有这样的好事?

鞠立国错愕之后,便是狂喜!

“老婆子,咱们的相册在哪,我记得上次我跟好些人合影过,说不定其中就有他。”

老太太在柜子里翻了翻,终于找到了鞠立国说的那本相册。

两人翻开上次参会的大合照,仔细辨别对方的相貌。

发现除了鼻梁跟自家老二像,身形随了鞠家的修长,其他五官都跟自家人全无两样,这不免让鞠立国感到微微失望。

“可惜了,不怎么像咱家的人。”

湛雅萍见二老这个表现,心里既嫉妒又隐隐安心。

想到英年早逝的鸿云,想到鸿云出事鞠立国只伤心了几日便拿鸿云的事去敲打其他人,湛雅萍手不知不觉握成拳头。

多讽刺啊。

一个素未谋面的孙子,竟比承欢膝下二十余年的孙子还让他们期待,怎么能让人不气愤?

想当初那小子来京市时公婆见都没见,直说不缺孙子孙女,没什么好见的。

如今却眼巴巴比较起对方的长相,为哪里不像而失望。

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但自家也需要那小子,湛雅萍恁是如何不爽也没表现出对对方的排斥。

反倒显得一心为家里着想的样子。

“爸,我跟和平想叫他回来,但他根本不理我们,电视台的人上门也遭到了拒绝,恐怕他不会愿意回来。”

“和平实在没办法,您跟妈知道,和平跟那孩子的母亲不对付,两人离婚时闹得很不体面,那孩子对和平也是存了怨的……”

鞠立国闻言,默了默。

他在家里唯吾独尊说一不二,那是因为家里子孙都惦记着他手里的东西。

人老了,不代表脑子就彻底废了。

不管有什么想法,都不可能跟儿媳妇讲。

“这事你不用管了。”

鞠立国直接把不讨喜的儿媳妇打发走。

等人走了,他才长叹一口气:“和平作孽啊,没人培养这孩子都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如果当初就领回家里养着,怕是要更厉害的,我们金安就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

“你这是马后炮,当初那孩子回来是你自己不愿见的。”

“嘿老婆子,你不是也没见吗?”

对于老二前妻那边,家里一直很默契,就是当做没那么个人。

谁能想到精心培养孙子孙女全都废物了呢?

鞠立国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便是三个儿子不笨,但全是小聪明。

金安目前在爬坡。

若是没有一个有远见的掌舵人,十年后、二十年后必定保不住全国药企前排,甚至可能被吞并而倒闭。

目前老大、老二都还将就,公司事务没出大岔子,但顶多也只是守成,做不到开拓进取。

老三更更别提了,最大的贡献就是生的孩子多。

可惜第三代比他们爹这一辈还要平庸。

大都养出了纨绔气息,更可怕的是,纨绔的同时还失了骨气,习惯对某些同龄三代二代们卑躬屈膝。

这叫鞠立国很不解。

从小到大他们享受到的教育、生活都是最好的,首都权贵虽多但金安也不是小企业,何须上赶着当人跟班?

殊不知身段越低,对方越不会拿你当一回事,

一个个都这样,让他如何能放心把金安交到他们手里?

“好了,不翻旧账,现在的问题是他可能不愿认我们。”

老太太在别的方面封建,但没自大愚蠢到以为他们伸手对方就愿意接。

唯利是图的人评估他人时会以利为标准。不如自己的他们瞧不上,觉得人家攀附。

当对方远胜自己,彷佛虚无缥缈的“人格”顿时变得高大伟岸起来,这时候不去纠结对方攀附与否了。

当然,他们的自知之明非常有限。

别人不如时是攀附,自己不如时那就不叫攀附对方了,叫老天爷的厚爱。

老太太这会儿就完全没有反省过去对暨家那边的无视,而是念叨暨家为人处世差,居然不让孙子联系亲爷奶。

“老大他们去估计不顶用,而且老大肯定不愿意家里多一个人。”

人老了,见不得一家子为了家产争来抢去,可现实不是他们不想见到就不存在的。

因为最开始定的规矩,老二的股份早就被老大、老三惦记上了。

老三不在公司,老大已经把金安当成了他的囊中之物,现在让他知道老二还有个出息儿子,他能尽心才怪!

“但咱们这把老骨头,想亲自过去也不现实。”

老头子沉吟许久。

一拍大腿:“明年六月科技峰会要在京市举办,他一定会来,到时候有的是时间。这件事就先不跟老二老三一家提了,至于该给老二的那份……还是先由我们保管。”

“我觉得这事得跟老大老三他们讲,有人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们也能长进些,免得那么散漫。”

“老婆子,对手太强他们就彻底没斗志了。”

“那就只说老二的大儿子时机到了会回来,但不提他的名,让他们随时提防也能收敛点。”

老头老太在最短时间内想好了要如何对待这个“孙子”。

比起对方回归家族,他们内心其实更希望他能起到磨刀石作用,让家里的小辈产生危机感,都上进些。

毕竟论了解,论感情,家里的比外头的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