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无双国士(第2/3页)

反正有个大冤种给钱。

即便那个大冤种不给,那也无所谓,实在不行,自己会出手。

于是张安世直直地看着他道:“搞这个,没少花钱吧?”

“没花多少的,姐夫……”徐景昌咧嘴笑着道:“有人算过,不过花了四十多万两银子……”

张安世顿时脸色青一块红一块。

虽然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大冤种,可见徐景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却还是让张安世有点破防。

张安世默默地吐出了一口浑气,干笑一声,摸摸他的脑袋道:“嗯……待会儿好好看看,但愿这玩意……它真的有用。”

言外之意是,若是没啥用,你就死定了。

一条如长龙一般的铁轨,在这诺大的场地里,足足饶了数个大圈,蜿蜒如长蛇,足足有七八里之长。

张安世和徐景昌在前引路,朱棣则骑马跟在后头,好像看押人犯一般。

他自然也听到张安世和徐景昌说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话,不过……他没听懂。

那铁轨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工棚。

后头浩浩荡荡的文臣武将们,看着这地方,只觉得奇怪,一个个好奇地看着四周。

这地方,怎么说呢……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那保定侯孟善,一路揪着孟文的耳朵,几乎要拎着这耳朵,将孟文提起来。

孟文吃痛,便只好一路都歪着脑袋,口里道:“哎呀,爹,轻点,爹……冤冤相报何时了……爹……以后俺可不给你养老送终了……”

终于进了那巨大的工棚。

随即……便见这铁轨的深处,一个巨大的钢铁猛兽趴在铁轨上。

这东西,足有一人之高,生生便是一个铁疙瘩,上头竟还突出了一个烟囱。

朱棣看去,不禁无语。

徐景昌脸上显露着几分得意,乐呵呵地道:“别看它像一个铁疙瘩,实际上为了减重,能用硬木的地方都用了硬木,能镂空的地方都镂空了,其实也不重,才两千九百多斤。”

“两千九百多斤……”

你是不是对重这个词有什么误会?这还不重?

张安世看着这玩意,眼睛顿时亮了几分,觉得十分亲切。

他禁不住笑了,走上前,看看这,摸摸这。

这就是一个蒸汽的火车头,看着倒是……像一点样子。

这玩意……其实制造原理一丁点都不难,甚至后世随便一个学过初中物理的人,大抵都能知道。

可真正要造出来,在这个时代,却是不可想象的。

若是没有数百上千个能工巧匠同心协力,没有张安世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几乎减少了所有的试错的成本,若是没有数十万两纹银不计成本的砸进去,要造出这东西,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科技本身就是跳跃式发展的,当然,对于数千年,几乎科技没有实质进步的古人而言,可能这难以想象。

可实际上,一旦某些东西开始被开启,而后……许多聪明人的潜能在这个基础上,就开始得到开发,而如今……这玩意的出现,也算是在大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纪元了。

张安世兴致勃勃地看向徐景昌道:“能不能跑?”

“能,就是太慢了。”徐景昌很不满意地道:“所以……俺们才想在火药和火油上头做文章。”

张安世恨不得一脚将他踹飞,于是忍不住瞪着他道:“还没学会走,就别想着会跑,这样糟蹋我的银子……”

朱棣听到糟蹋银子,脸也沉了下去。

如果他自己认知没有出差错的话,这研究所……好像花的是商行的钱,而商行……

徐景昌连忙道:“是,是……”

张安世倒是更为关心另一个问题,便又问:“能装多少货?”

徐景昌便道:“不多,也就五个挂车。再多,可能就跑不动了……”

五个……

少是少了一点,不过……

张安世道:“五个挂车满载?”

“是。”

张安世便迫不及待地道:“你去试一试。”

“噢。”

徐景昌搓搓手,跃跃欲试,而后……朝后头大呼一声:“众太保……众兄弟们……给我来。”

一声令下,一群青年,便蜂拥上前,连那孟文也趁孟善不备,猛地挣脱开来,一溜烟第跑了去。

朱棣已下马,张安世笑吟吟地走到了朱棣的面前,眼带笑意地道:“陛下……不得了,不得了……”

朱棣不知道张安世乐呵个什么,他此时心情倒是有点不太美。

他压压手,很实在地道:“你别和朕说,你说的那些,朕也听不懂,朕只想知道,这玩意……花了朕多少银子?”

张安世的脸僵了僵,最后老实道:“这……这……其实也不多,也就是……几十万两……”

朱棣:“……”

张安世随即又道:“不过……陛下……你瞧着便是,很快陛下便知此物有多厉害了。”

说着,张安世逼着自己不再看朱棣那张明显写着不爽的脸,回头招呼着人,给君臣们搬来了桌椅,教人去斟茶。

只是这工棚里的气味却不太好闻,而且到处都是污浊,尤其是一股桐油的气味,让人更难忍受。

大家手里抱着茶盏,却都没心情喝。

片刻之后,那锅炉开始烧起来。

这车头里,只有一个人,自是徐景昌。

至于其他人,只能在后头开始连接挂车。而后,在张安世的吩咐之下,给这挂车上头装载货物。

朱棣看得一头雾水,不过却是不露声色。

他越发有些迷糊……只是面对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他又不好意思多问,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于是……自是露出镇定之色,只想知道这些家伙要搞什么名堂。

至于杨荣、金忠人等,大抵也是如此。

他们是什么人,是天下最聪明的读书人,文渊阁大学士就不说了,这些人……理论上是皇帝的秘书,知识渊博,反正就属于,只要陛下问啥,他们都能有应对之策的。

而金忠就更不同了,他不只是兵部尚书,更是测字出身,人设就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可现如今看着这玩意,他只有一脸懵逼。

所以越是这个时候,反而越要露出几分平静的模样,就恨不得纶巾羽扇,显出智珠在握的表情了。

君臣们出奇的安静。

紧接着,众人便见那烟囱里开始排烟。

慢慢的,车身开始抖动。

众人先是被唬了一下,而后,倒是胡广笑了:“哈哈……这个我懂,这不就是……不就是火炉子吗?我读书时……见姆妈在后厨生火做饭的时候,也是如此,灶台烧火,烟囱里生出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