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成王败寇(第2/3页)

朱棣道:“有一句话叫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你连这些都拎不清吗?”

亦失哈听罢,忙道:“是,奴婢实在……”

朱棣摆摆手:“当然,朕所想的,也是最坏的情况,事情没有这样糟。”

亦失哈则道:“奴婢还听说,太平府,又增设了许多的衙门,有不少,都是应对农事的。还有那位邓侯爷,现在也在协助六县百姓,预备春耕呢。这六县的春耕本就耽误了,所以……”

朱棣点点头:“到时……就好好瞧一瞧吧,看一看,是否这地分了出去,有什么结果。”

亦失哈微微皱眉道:“若是出了乱子呢?”

“出了乱子……”朱棣沉吟片刻,便道:“若是出了乱子,这只能说是这事办不成,朕给了张安世锦衣卫,还掌着模范营,更是府尹,还有朕的极力支持,若是这事,他都应对不及,这就说明,天底下没有人能办成这些事了,可能朕亲自坐镇都不能。”

“啊……”亦失哈诧异道:“那就……不办了?”

朱棣道:“当然,朕要的是天下安定,江山社稷才是根本,若是一件事,看着有好处,且是利国利民,可推行不下去,反而阻力重重,引起天下的人心动荡,那么自然不能继续推行。所以……这只能凭张卿家的本事,孰好孰坏,一切拭目以待。”

亦失哈点点头:“陛下一言,实在发人深省,奴婢受教。”

朱棣斜他一眼道:“你还受教?你学这个做什么?有什么居心?”

亦失哈:“……”

春耕在即,此时邓健要推广的新苗不少。

当然……绝大多数的耕地,还是以江南的稻米为重。

他让人分发,愿意尝试的,便可领了土豆苗去试种。

至于稻种,农庄这边也培育了一些,四处分发。

现在的问题是耕具……张安世提倡大家用更好的耕具来耕种土地,因此,栖霞的农具器械坊制造了大量的耕具,尽量用较为低廉的价格分发。

邓健在六县走了一遭,回来时,人又黝黑了不少。

张安世亲自去迎接他,连声道:“辛苦,辛苦……”

“哪里辛苦。”邓健道:“那些农人们才是真正的辛苦呢,一个个的……哎……”

他显得一言难尽,顿了顿,才又道:“不过不少的农户,都是千恩万谢,都说你做了大功德。他们得了土地,真将这地当做自己的宝贝一般,每日劳作,不敢清闲。还有那稻种,也已分发下去了,其实还是多亏了你。”

张安世所说的好办法,其实就是用不同种类的稻种杂交,这思路,也算是让邓健开了新的眼界。

杂交的原理其实较为简单,因这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通常一株水稻是在一棵植株上完成的授粉,产生后代,而杂交水稻主要是将一株雄花的花蕊去掉,然后将另一株雄花的花粉为去掉花蕊的雄花授粉,这样一株杂交水稻就产生了。

当然,说来容易,实际上做来就很难了。

因为杂交的本质在于互补,你需寻找不同的稻种,而后尝试一千次甚至一万次去不断的寻找更优良的杂交稻种。

尤其是不少野生的稻种,更是难得。

邓健在去岁的时候,就曾尝试过,发现新的一种稻种,确实能提高一些产量。

当然……也只是提高一些罢了,远远不如后世那样达到亩产数千斤那样的夸张。

但是这已经足够令邓健大为振奋了,他现在毕竟农庄有大量的土地,又有充裕的人力,于是开始了搜寻稻种和进行实验的工作。

现在整个六县,张安世又划拨了五万亩的土地给予邓健的农庄,如今邓健已开始拟出了许多新粮种的试种已经杂交水稻的实验计划了。

邓健道:“这一次,也分发出了不少稻种去,这稻种,才是大家最欢迎的,反而新粮种,农户们心存疑虑,不敢轻易去种。即便是种,也只肯开出一两亩地来试一试。除此之外,还有这施肥之法,以及灌溉之法,我也想办法,教人至各里去传授了,那些里长,起初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不过后来听闻咱乃你的叔父,却一个个再见了农庄的人,便恨不得跪下来招待。从前你叫咱叔父,咱心里怪怪的,总觉得不妥当,现在却觉得,无论如何也要认你这个侄儿了,如若不然,这农庄的许多事,就怕推行不下去。”

张安世忍俊不禁,道:“过几日,我再给各县发一个文告,所有农庄的人员,统统要他们寻专人招待,还要告诫下头,谁敢无礼,都要严惩。”

邓健连忙道:“不必,不必,其实农户们还是欢迎农庄的人的,毕竟是传授耕地的知识,对他们没坏处。这一次,倒是那蹇英出力不少。”

“蹇英?”张安世一听蹇英二字,脸就拉了下来,道:“此人……”

“咱也知道这事。”邓健看了张安世一眼,明白张安世为何这样的反应。

于是道:“这事啊,他也已知道了,他说……自己的父亲,是被那些人害了。他说他父亲……是真正心系百姓的,哪里想到……”

张安世低垂着头,像是想着什么,而后唏嘘道:“若是此人怀恨在心,叔父也决不要心慈手软。这一次姚师傅去世,我受到最大的教训……”

邓健微笑,却打断张安世道:“咱会处置好的,你放心便是。”

张安世点了点头。

只是顿了顿,他又道:“当然,若是此人当真并不怀恨,而是认为自己的父亲,只是被身边的人残害,也请叔父好好照顾他吧,他的父亲……某种意义来说,也算是好官。”

邓健应下。

邓健道:“总算是忙完了,忙里偷闲几日,待会儿咱还得去见一见长生,长生现在如何了?”

张安世支支吾吾地道:“我近来也忙……”

邓健叹息道:“自己的妻儿也顾不上吗?这怎么可以?”

张安世也知道自己陪伴妻儿的时间有点少,不免露出几分愧疚之色,口里道:“也不是顾不上,只是现在手头有千头万绪的事,我担心事情办砸了,到时功亏一篑。”

邓健倒是十分立即理解张安世的压力,多少人身家性命,都押在张安世身上呢。

邓健颇有几分心疼:“当年的时候啊,你每日游手好闲,却没想到,就像是一夜之间长大了似的,没曾想,现在竟是个劳碌命。”

接着,邓健还是忍不住劝道:“可总还要多回家瞧一瞧,你夫人现在又怀着第二个孩子,她也不易。”

张安世道:“那待会儿我便随你一道回去,主要是咱们在栖霞的府邸没有营建好,现在外头许多人想要害我,我出个门,便要上百人跟着,栖霞离咱们张家,又是许多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