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喜临门(第2/4页)

朱棣又低着头,皱眉诚实,良久之后,道:“管着这么大的摊子,人还要可靠,还要是僧人……若是半路出家,寻一个大臣剃度了……似乎也不妥……”

猛地,朱棣抬头起来:“你看空空如何?”

张安世直接吓了一跳,他立即道:“陛下,不可啊,空空这人不可靠,若是他……”

朱棣淡淡道:“这个小子,虽然愚蠢,可毕竟是治过天下的,阅历非比寻常,他有了失国的教训,想来……会比从前聪明一些。可以他的阅历和见闻,打理几十个寺庙,应该不算什么难事。何况,他已剃度为僧,年纪也还算年轻,这身体足以应付西洋的局面。”

说罢,朱棣又道:“除此之外,他毕竟是朱家人,朕还担心他一个和尚,还敢造反吗?他这一年来,一直都在姚师傅的身边,应该也学习了一些本领,与其留在鸡鸣寺,不如到安南去,若真有什么贪念,西洋不还有朱高煦吗?”

“你也不必假装与他切割,朕问你,是让你就事论事,难道你以为,你说他几句好话,朕就会认为你与那朱允炆有勾结?”

说着,朱棣落座,皱眉继续道:“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子孙,他是布衣出身,吃过许多的苦,知晓世间的艰难,所以尤其怕子孙们也是如此。当初靖难,是他朱允炆不义在先,可朕也不可不仁,朱允炆愚蠢失国,可毕竟还是太祖高皇帝的孙儿,他已遁入空门,朕何惧之有呢?”

“朕思来想去,既然他合适,那就教他去吧!他干得好,朕也绝不会亏待。若是他胆敢有其他的念头,朕弹指之间,便可教他灰飞烟灭,那时也就没有什么客气可讲了。”

张安世道:“陛下仁义啊。”

仁义个鸟。

朱棣道:“你这法子很好,此事,必须商行在背后谋划妥当。”

“既然陛下选了空空,那么臣又有一个故事了,说是有一个皇子,打小就开启了灵识,一心向佛,此后他做了皇帝,却自己跑去了深山里修行,宁愿抛弃世俗的皇位和享乐,也要供奉佛祖,青灯为伴。陛下……你看这样可好?”

朱棣一愣,老半天才道:“你说的这个皇子,是不是释迦摩尼?”

张安世诧异道:“是吗?咦,竟真有点像。”

心里不禁想,不知释迦摩尼他老人家,有没有一个四叔?

朱棣道:“怎么折腾,朕也不懂,朕只要见成效,三五年之后,若是徒劳无功,那朕的银子就都打水漂了。”

张安世道:“臣一定尽心竭力。”

朱棣颔首:“对啦……郑和的宝船队即将返航,他们的船队已至占城,派人飞马传来消息……不过……”

朱棣深深看张安世一眼,接着道:“与郑和同去的邓健,却是口称得了你的授意,继续向西航行……”

张安世道:“说起来,臣好像是交代过邓健这样做,不过其实当时也只是随口说说。”

他说得漫不经心,其实这就是张安世的生存原则,任何事,都不能说死了,要进可攻,退可守。

若是陛下因此暴怒,他可以立即说,我开玩笑的,邓健那个傻叉竟信了,关我啥事?

可若是陛下大悦,他便可以表示,当时邓健还不肯,是我逼着他去的。

不过朱棣的脸上不见喜怒,只平静地颔首:“这邓健倒有几分胆量,只是此去,怕是危险重重,就当他是为下一次下西洋探明海路好了。张安世,你教他继续西行,可有什么用心?”

张安世见朱棣没有生气的样子,心头舒了口气之余,立即来了精神道:“寻宝。”

“寻宝?”朱棣显然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个答案,失笑道:“你这小子,我大明天朝富有四海,他那几艘船,能寻什么宝来?哪怕这船上装着的都是金子……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张安世咧嘴乐了:“有一些宝贝,可比金子值钱,不过现在八字没一撇,臣是个稳重的人,就恕臣卖一个关子了。”

朱棣瞪了张安世一眼,却也没继续往这个上头多说什么,而是道:“寺庙的事赶紧布置,还有你那内千户所……也要抓紧一些……朕听北镇抚司说,他们那边,已查到一些眉目了。”

“眉目?”张安世诧异道:“什么眉目?”

朱棣道:“你是指挥使佥事,管着内千户所,这些事,还需朕来告诉你?”

张安世:“……”

张安世深吸一口气道:“臣这边,也马上就有线索,请陛下放心,几日之内,臣便要将在京城的乱党,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

匆匆从宫中出来,张安世回到栖霞,才知道自己几个兄弟还在鸡鸣寺里瞧热闹,没有下山。

随即便召了陈礼和朱金来。

张安世先看向朱金:“大漠那边,有消息了没有?”

朱金道:“这两日就有消息……前些日子,那人的书信之中,已有了眉目。”

张安世随即看向陈礼:“人呢……都盯着吗?”

陈礼道:“已经开始盯着了,眼下重要的是……顺藤摸瓜,现在不宜打草惊蛇。”

张安世点头:“所以再等一等,忍耐一下,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让对方察觉。”

“是。”

张安世又道:“北镇抚司那边,可有听说什么消息?”

陈礼道:“说是纪纲亲往大同,抓了不少乱党来,如今正在讯问。”

张安世不屑地道:“这纪纲……真是立功心切啊!”

陈礼忙道:“就是,他也配和侯爷您相比?在卑下眼里,纪纲连给侯爷擦鞋都不配。”

张安世压压手:“也不能这样做,他毕竟是指挥使,论起来,我只是他的佐官,区区一个指挥使佥事而已。”

陈礼急了:“那又如何,卑下和内千户所上下的弟兄眼里就只有侯爷,至于纪纲,他算老几?”

张安世只笑了笑:“好了,少来啰嗦,你找一些内千户所的人来,我这儿锻了一些好钢铁,打制成了甲胄和武器,让他们来试一试。”

“啊……”陈礼一愣,讶异地道:“锦衣卫没必要穿戴甲胄,不如先紧着模范营那边。”

“我主要是想试一试,是这矛厉害,还是盾厉害,听我的就是,你少啰嗦。”

陈礼:“……”

……

“陛下,纪纲求见。”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向朱棣禀报。

朱棣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亦失哈一时没猜透朱棣的心思,便站在原地,默不作声。

半响,朱棣才抬头看他一眼:“叫进来吧。”

片刻之后,纪纲入殿,他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