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降横财(第2/4页)

朱棣嘲弄地看着他大笑道:“来,你来说说看,造成了什么伤害?”

陈继:“……”

朱棣道:“朕强迫百姓服徭役了吗?张安世,你来告诉他,这去安南的诸卫……可有人是不肯的?”

张安世道:“陛下,去之前,就已经询问过,愿意留的可以留下。”

朱棣便道:“你看,他们都是自愿的,他们不只自愿,而且从朱高煦人等的奏报来看,这四卫一营上下,个个欢欣鼓舞,人人争先。这又如何伤害了百姓?”

陈继:“……”

殿中已经鸦雀无声。

朱棣则继续盯着陈继,只是眸光越发的冷,口里道:“你是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却是尸位素餐,对于军事一窍不通,你既然这么喜欢计算钱粮,那么不如就做一个账房好了。”

陈继大惊,要知道,大臣是最讨厌和钱粮打交道的。

在文臣的序列里,越是只负责都察和修书、讲经的大臣身份最是尊贵,被人称为清流,未来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至于那些和钱粮打交道的,难免被人瞧不起。

朱棣的目光,令陈继的身躯不由自主的颤了颤,只好道:“臣万死之罪。”

朱棣冷哼,眼里已不只是冷然,还有明显的嫌弃,道:“万死?朕看你不服气得很,何来的万死呢?你这样的人,朕留在身边有什么益处?你自己若是识趣,便上书请辞吧。如若不然,朕下旨开革。”

陈继:“……”

他心中骇然,这时真是有些慌了。

毕竟寒窗苦读,才熬到了今日,结果陛下轻飘飘的一句话,便直接革职,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陈继哀声道:“陛下,臣万死……臣……”

朱棣冷着脸道:“说起来,朕还要多亏了你,原本这些战利品,朕还想着,无论怎么说,商行也要分出一些给国库,可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朕也只好从善如流,这商行和国库,还是分清楚为好。此次入安南所得之利,寸土寸金,也不予国库。”

朱高炽:“……”

然后,朱高炽用一种无语的眼神看着陈继。

其他翰林们亦一个个目瞪口呆,竟是哑口无言。

陈继此时真觉得无地自容了,心里同时恐惧极了,忙想向解缙求救,希望解缙能为他说一句好话。

解缙却是低垂着头,恭顺无比的样子。

“陛下……”

朱棣满脸怒容,直接拂袖道:“今日不必筳讲了,卿等所讲的所谓文章,于国家又有何益?若个个都如陈继这般,天子只需减轻赋税,只需所谓的宽仁,这天下还需什么天子?这不是教授所谓的帝王之术,卿等这是要教朕如何做聋子、瞎子,做草包罢了。”

说罢,气咻咻地抬腿便走。

直到朱棣出了文华殿,依旧满面气咻咻的样子。

亦失哈忙追了上来,亦步亦趋地跟着朱棣。

朱棣瞥了亦失哈一眼,却是乐了:“如何,朕方才演得如何?”

亦失哈一脸赞叹的表情道:“陛下神鬼莫测,奴婢钦佩。”

朱棣背着手,大喇喇地道:“入他娘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这群龟孙儿若是不苦谏朕不要妄动刀兵,朕还真要分利给国库呢!”

“哼!现在好了,他不仁,朕不义!他们读书人不是常常说,不教而诛是为虐吗?朕就等着陈继那狗东西苦口婆心呢。现在好了……这安南再和他们没有什么相干了。”

顿了顿,朱棣又补上一句:“朕早瞧他们不顺眼了。”

说着,大摇大摆的,哼着小曲,愉快地往大内走。

亦失哈则继续亦步亦趋,低声道:“那陈继……”

听到这个名字,朱棣的高兴劲儿似乎被逼得减轻了几分,他撇了撇嘴道:“此人……实在讨厌,朕给他留最后一份颜面,他若请辞,倒还罢了,倘若不识相,就别怪朕了。”

朱棣顿了顿,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此人请辞之后,让人盯一盯。”

亦失哈会意:“奴婢遵旨。”

……

这一次,无疑张安世是最大的赢家。

当然,他现在还没有全赢,需等他草拟的一份章程,等陛下最后敲定才行。

占了地不是本事,从这块地里榨出油来,那才是真正的本事。

朱棣一走,张安世便忙上前去搀扶朱高炽。

朱高炽脸上露出几分忧色,道:“安南这么多粮……可惜不能用于民生……”

张安世道:“谁说不能用?”

朱高炽无奈地道:“全给了商行,终究不妥。”

张安世看不得自家姐夫总皱着眉头忧心的样子,便耐心地道:“姐夫,你是有所不知啊,你想想看,安南那里这么多的粮,虽说给了商行,可你想想,若是哪个行省有了灾荒,这商行便了运粮去平价售出,如此一来,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有了余粮,便可以喂猪,可以酿酒,可以……总而言之,这天底下,只要物产足够丰饶,对百姓就有好处。”

朱高炽颔首,似乎把张安世的话听了进去,没有继续往这件事上多再说什么,而是关切地道:“商行如今占了这么大的利,你要更加谨慎才是,这就形同于孩童抱着金元宝走夜路,难免会有人觊觎。”

张安世满眼自信地道:“姐夫放心吧,这世上只有我抢人家的……哪还有人……不,我没抢人家,我张安世不干这等事。”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

群臣已散去了。

只有陈继依旧失魂落魄地跪在此,这时有宦官来催促:“陈公,请回吧。”

陈继只好浑浑噩噩地站了起来,想到自己数十年浮沉,如今却落到这样的下场,心里既有不甘,又难免生出怨恨。

他跌跌撞撞地走出了殿。

抬头……却见解缙徐步而行。

陈继像是抓住了最后一颗救命稻草一般,连忙疾步上前,压低声音道:“解公……我……我……”

解缙却是微笑道:“恭喜你了。”

“恭喜?”陈继先是一愣,随即面带愠怒之色:“解公何出此言?”

解缙却依旧神色淡定,道:“你仗义执言,被陛下革去了官职,难道这不值得恭喜吗?明日之后,天下读书人都将知晓,我大明有一个铁骨铮铮的诤臣,拼了乌纱帽不要,也要进言,这是何等教人钦佩的事。”

陈继低头,却是痛苦地道:“只是……从此之后……便要为庶民了。”

解缙道:“庶民又如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啊,就是有些事想不开,往好处想一想吧。”

说着,解缙加急了脚步,往文渊阁去。

陈继却依旧低头思索着什么,脸上阴晴不定,最后摇摇头,跌跌撞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