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子期望(第2/3页)

结果景武天子小气的很,只是帮他官升了一品,给了两个三品诰命。

这其实并不稀罕。

朝中重臣,类似于他这般朱紫重臣,朝廷原本就应该赐下诰命,以示恩荣。

口中与齐玉华笑闹了几句,张坚其实也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景武天子的警惕。

一来是因为他年纪轻轻,便已经官至三品,提前封侯,未来封无可封。

二来则是担心他借此机会,邀买民心,威胁到大乾统治根基。

齐玉华此时大着肚子,见张坚神情,顿时柔声笑道:“是,我家夫君神通广大,可妾身却是稀罕的很,因为这是夫君为咱们家里挣回来的……”

她柔情似水,总是善于安抚人心。

见状,张坚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他一只手环住齐玉华圆润的身子,随手一道法力融入到齐玉华腹中,感知着胎儿心脏的细微跳动,眼底有些欢喜。

齐玉华收起了手中诰命之宝,此时想了想不禁问道。

“夫君,长安马上也有八岁了,你对她可有安排?”

提及张长安,张坚嘴角微微一笑。

张长安是他的长女,对于张长安的疼爱,他还要胜过于张易,张昭。

小丫头从小便是活波,机敏。

很肖她的小姨,皇后小齐氏。

对于她的安排张坚有些犹豫,一方面是希望她做个平凡人,另一方面得益于他和齐玉华的优良血统,张长安同样是身怀修仙资质的,而且资质还在他的兄长张昭之上。

洞神观的几位道人在门口已经逛了几圈,对此很是眼热。

但张坚并不想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娘子,你的意思呢?”

齐玉华望了一眼张坚,想了想便道。

“夫君,妾身问过长安,长安提及过,她想要和她的两位兄长一样,学习术法,能够修得本事,能够自由自在!”

张坚看了一眼齐玉华,目光波动。

自由自在这恐怕应该是齐玉华的执念,或者是她在未出闺阁之前的执念。

张坚听齐玉华提及过曾经的恐惧,很怕像她的大姐姐一般,嫁给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勋贵子弟,受尽折磨。

张坚想了想,便道。

“再过一段时间,她会另有一段机缘,且看她自身的造化!”

张坚目光波动。

在镐京城待得久了,其实他也发现了不少奥秘,其中一部分地方是蕴含着一些修行机缘,或者修行法门。

这些修行机缘大部分是因为岁月流逝,被红尘掩埋了踪迹。

唯有少部分气运极佳之辈,能够找到它们之所在。

但这一些都瞒不过凝聚阳神神识的张坚。

哪怕是他未曾主动散发出阳神神识,但实质化的阳神总能洞察一些不一样的变化,识别出一些宝物的价值所在。

……

而此时在大乾朝堂之上,因为钱畔的一嗓子,诸多文武百官也不禁将目光落在了大农寺上。

自古以来出现‘祥瑞’朝廷内外都会波澜涌动。

景武天子不同于历代天子,并非好大喜功的天子,不喜欢有人进献乱七八糟的各种祥瑞,其更加务实。

文武百官大抵是知道这一点,没有谁敢胡乱编造祥瑞,以此试图邀宠。

正在众人等着看大农寺上下笑话的时候,但第二日早朝上景武天子的一系列封赏,却是让百官大为惊愕。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次不仅仅是钱畔这位大农寺丞得到了额外加封,而张坚再升一品,晋升从三品少府寺丞。

而大农寺上下更是得了金银钱帛的厚赐,诸多御赐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便是丞相李延也为之诧异,他注意到这一次景武天子加封大农寺诸人,完全越过了他这位丞相,不然通常加封官员,或是简拔,都会与他这位丞相商议一二。

不过当大农寺丞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将诸多“祥瑞”抬上来之后,整个朝堂便是彻底沸腾了起来。

这种沸腾一直从朝野弥漫至镐京城内外。

……

廷尉府邸,王萧此时和王家一干亲眷俱都是汇聚在一小筐番茄之前。

“夫人,萧儿,你们都可以试一试,这是陛下所赐!”

王绾一身玄紫色的朝服,此时这位廷尉眼中浮现出一丝笑容。

这一篮子大番茄全部都是天子所赐。

早朝上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有,他自己已经亲自品尝过,这大番茄的确是味道甜美,不比市集上买的各种瓜果要差,虽然有些‘异味’,但填饱肚子却是足够了。

“这不就是恩师种出来的大番茄?”

此时望着眼前一篮子红彤彤的果实,王萧神情之间有些意外。

对于这大番茄他可并不陌生,这几个月他可是经常往大农寺走动,里面有什么好东西,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还参与过浇水,施肥呢。

闻言,王绾大为惊异。

“萧儿,你知道此物?”

王萧点点头,笑道:“此物是恩师研究数年,且利用一些超凡手段,才培育出来的一种水果!”

闻言,王绾点点头道。

“今日在早朝之上,你那位恩师可是大出风头,陛下已经决议推广此种作物,朝臣们都说,此物若真能亩产千斤,或能解决生民饥荒!”

“若能当真如此,可谓功德无量!”

王萧闻言顿时略微皱着眉头,张坚可是原原本本和他提及过,这东西只能暂时充饥,不可能解决饥荒。

而且欲要解决饥荒,还是需要从五谷杂粮这类主食之上想办法。

这是有人想要捧杀?

王萧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但转瞬摇摇头,在这个关头应该不会有人这么不智,可能只是以讹传讹。

心中念头闪过,他双眸中浮现出一丝笑容,笑道。

“这也是我等张学一脉最擅长的地方,师尊提及过,欲要缔造太平盛世,无论如何都少不了我等善于创造,追究根本的‘学者’!”

“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王绾闻言笑而不语,他并非‘张学’的支持者,不过他倒是并不反对王萧拜入‘张学’门下,倒不是看重‘张学’,而是看重张坚。

如此年纪便至副卿之位,未来封侯拜相是必然。

甚至有望成为一方权相,独断朝野。

王萧是他的嫡长子,更是王氏家族未来的掌权人,接近于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朝廷重臣,对于王氏未来亦是好处巨大。

当然,同样的,王氏自然也是张坚暗中的支持者。

不仅仅是王萧,在‘张学’之中,不乏有着诸多同样目的的世家大族子弟进入张坚麾下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