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后悔(第2/3页)

楚含棠清楚池尧瑶是怎么想的,但还是伸长脖子往院子外看。

原著里的剧情就是刘段恒会在寿宴结束的第四日来找池尧瑶,应该不会出错的吧。

她盼着盼着。

终于把刘段恒盼来了。

对方是只身一人前来的,由于此事事关重大,越少人知道越好,不过他的脸色有些苍白,像身体不适。

池尧瑶一开始听到敲门声还提起警惕,直到听到刘段恒的声音。

她赶紧过去开门,把人迎进来。

刘段恒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把已经被破掉机关的小匣子递给池尧瑶,“抱歉,池姑娘,我来迟了。”

“机关,我已经解开了,里面的东西我都看了,也原封不动地放回去了,本来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把它还给你的。”

池尧瑶听到此处,眼含疑惑。

不是很理解刘段恒说的话,为何要犹豫还不还给她,难道是他更看重亲情,不想大义灭亲地将皇帝用人学巫术一事昭告天下么?

刘段恒看出了池尧瑶的疑惑,抿了抿唇,“你一定要把里面的东西公之于众?”

她颔首,“这是自然。”

刘秀安在登基后,确实把大於治成了一个强国,可是也无法掩盖她所做过的错事,更何况她没有收手的想法,反而要继续实施下去。

楚含棠听着他们的对话,在心中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她知道刘段恒为何会跟池尧瑶说这一番话,因为池尧瑶的父亲池县丞池正在死前也参与进了用活人来学巫术一事。

可以说,池正之前跟皇帝刘秀安是合作关系。

池正被贬成县丞,其实也是他们用活人来学巫术的计划之一。

一开始在偏僻的地方做这种事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皇帝找了个由头把池正贬到远离京城之地。

此举并未惹人生疑。

这些年来,池正用祖上留存下来的残卷,不断地用一批又一批人来研究一种巫术。

每一次都会把研究成果写在信中告知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秀安。

到后面,池正看着那些被种下巫术后,痛不欲生的人,有一种迷茫,迷茫将他内心的防线渐渐冲破。

突然迷途知返。

这样做对大於真的好么,研究这种巫术,日后种到为大於冲锋陷阵的士兵身上,让他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却会落得命不久矣下场。

他错了。

不应该这样做的,于是池正改为收集跟刘秀安往来的信件和其他证据,再留下一封绝笔信。

池正知道刘秀安一旦察觉不妥就会连累他的家里人。

他先把小匣子放到挚友家中,再瞒着刘秀安将家里人都转移到安全地方,可皇帝确实很聪明也很敏锐,而且多疑。

刘秀安当机立断派人把池正一家给灭了,果决又狠。

原著里的虐点就是这里了。

楚含棠虽不是当事人,但如果把自己代入女主池尧瑶,她从头到尾都以为父亲是正义的,因为要揭发刘秀安用活人练巫术才被灭门。

却得知此事原来和她父亲有关。

不仅仅是有关系。

她父亲还是帮凶,那么池尧瑶一定会受到冲击的,若将此事昭告天下,那么她父亲便会遭人唾骂,死后名节不保。

毕竟池正生前死后都享有清誉。

即使皇帝这次对池尧瑶下发通缉令,朝廷上下维护池正的人还是居多,认为其中一定是有什么误会。

楚含棠现在都能想象到池尧瑶知道真相后的反应了。

而刘段恒把小匣子交还给池尧瑶后,听见她说会把里面的东西公之于众,看起来欲言又止。

最后化为一句话。

“若池姑娘看完里面的东西,还想把它们都公之于众,就到街上随便找一个小乞丐到我府中找馒头吃,如此,我便知姑娘意思了。”

池尧瑶猛地一怔。

她此时怎么可能会听不出刘段恒话语中的意味深长,小匣子肯定装了一些自己也许无法接受的东西。

半晌,池尧瑶握着小匣子的指尖微颤,字字如同从喉咙里挤出来一样,“好,一言为定。”

刘段恒离开了。

他前几日差点儿被刘秀安所杀。

若不是刘段恒说他将能调动士兵的虎符交给了其他人,还说若士兵们提早有了防范,用东西堵塞住鼻子,她就无法对他们种下巫术。

到时候,刘段恒的亲信见他连续几日渺无音讯,会领着一大批士兵攻入京城,那时便是她下位之时。

士兵向来只认虎符,不认人的。

刘秀安这才有所迟疑,不知她又想到什么,抽出匕首就离开了。

这几天里,刘段恒受了伤,加上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把小匣子还给池尧瑶,是以,拖延了不少时间。

他知道自己也担不上大将军和三王爷这些虚名。

是一个犹豫不决、懦弱的人。

刘段恒一直都以为自己能改变刘秀安,始终对她下不了手,顾念他们从小一块长大的情义。

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楚含棠看着刘段恒离开的背影,又看见池尧瑶捧着小匣子回房间,素心想跟上去都被她低声喊住了。

白渊闻言也止步了。

柳之裴难得不知所措地站着。

楚含棠想的却是下一个剧情点快来了,皇帝准备换一种办法拿捏池尧瑶,撤销通缉令,转换说辞,而这种办法恰好牵连上她。

数数日子,应该快了。

皇帝会给她和池尧瑶赐婚。

不,应该说是给洛城楚家的“独子楚含棠”赐婚,洛城楚家跟皇帝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且,惯会拿捏人心的皇帝到时候还会假惺惺地问楚含棠愿不愿意接旨,若不愿,他愿意收回成命。

在原著里,原主自然求之不得,又怎么会拒绝接旨呢。

原主装模作样地对池尧瑶说,倘若她拒绝皇帝的圣旨,他恐怕会将池尧瑶赐婚于他人,还不如先接旨跟她假成亲。

再从长计议。

池尧瑶答应了,大婚就在京城举办,男主白渊忍痛看下去。

虽说是假成亲,但她们还是交换了婚书,原主给出的理由是做戏就要逼真一点儿。

对原主没有丝毫防心的池尧瑶也答应了,跟她交换写下双方名字的婚书,还到京城的官府登记成婚。

大於律法规定,成婚前,双方需要到官府登记。

原主压根就是想跟池尧瑶假戏成真,楚含棠需要走这个剧情点,也就不能不接旨,然后跟池尧瑶在京城举办大婚。

当着谢似淮的面接旨……

而且那宣读圣旨的太监还会原封不动转述皇帝的话——若不愿,皇帝可收回成命。

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接旨了。

到时候,在谢似淮眼里,楚含棠分明是可以拒绝的,但她却没有,反而是不多说,直接就接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