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2/2页)

那天在单位里炒菜的时候,由于实在是困得不得了,差点儿一头栽进了做大锅饭的大铁锅里。

即便这样,订单量还在继续增长,她还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林辰歆严肃地说,“再这么下去,钱能不能挣到不好说,身体就先毁了。”

“那怎么办呀?”

“要么就限量,每天只接你能做得出来的订单,要么就请人帮忙吧!”

“限量?那别人来订货怎么办?”

“直接就告诉对方做不出来那么多,第二天请早啊!”

“那别人不高兴了,以后都不来了怎么办?”邓大姐如今还处于那种生怕得罪了顾客,人家以后不再上门的阶段中。

再说了,把送上门的生意推出去,那就等于在往外推钱啊,她心里还是蛮舍不得的。

“别担心,只要你的东西做得好吃,该来的还是会来,咱们也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钱都赚了是不是,你要是实在舍不得,那就多请两个人回来帮忙。”

当初买下房子进行厨房和操作间改造的时候,林辰歆就考虑过以后产量增加的问题,烤炉和操作空间都是足够的,多请两个人来帮忙完全容得下。

邓大姐却犹豫起来:“请人来干活,我给他们发工资?”

林辰歆以为她是舍不得这个钱,正想跟她好好讲一讲这个投资和收益的问题,请人干活虽然要花钱,但带来的效益却远远不止花出去的这点钱啊!

就听邓大姐吞吞吐吐地说:“那,那咱们不就成了资本家了。”

林辰歆一愣,这还真是她的思维盲点了。

“这算吗?”

“算、算的吧!”反正她从小就是这么听人说的,只有公家单位才有招工的,要是私人找人干活,那就算雇工,是剥削人。

林辰歆其实也不太懂,她只依稀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新中国第一商贩的创业故事,虽然他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是命运多舛。

在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因为投机倒把罪被抓去坐过牢,后来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又因为个体户“雇工”问题被抓,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虽然在她这个未来的人看来,改革开放是迟早的事,可是她又怎么知道,处身于这动荡的变革中的人们,首当其冲的他们将会遭遇到的会是什么呢?

能不能平平安安顺利过度到全面改革开放的那一天呢?

时代的一粒砂,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她不能自诩知道未来,就拿邓大姐的身家性命去赌。

“既然这样,那咱们还是谨慎一些,不请人了吧!不过这样的话,每天的订单量一定要控制好,再不能这样下去了。”

林辰歆想了想,大概计算一番,写下了一个数字:“以后每天的上限就是这么多,再有多的就不能接了。”

邓大姐明显不太情愿啊:“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这个我说了算,以后我经常要来检查账本的,要是做多了,以后我那房子就不租给你用了。”

林辰歆倒是不怕她阳奉阴违,接了额外的订单不记到账本里去,邓大姐她就不是那样的人。

“那……周六周天香妹回来,她能帮忙,那两天我可以多接点儿订单不?”邓大姐小心翼翼地问。

林辰歆没忍住破功了,笑了出来:“行吧,那周末的两天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销售额。”

邓大姐喜笑颜开:“谢谢林医生。”

“谢我就不用啦,你呀,挣了那么多钱,也对自己好点儿,你自己做的面包,自己都舍不得吃对吧?还有这身上的衣裳,洗得都起毛边了,单位每个月不是有发布票?怎么也不给自己做身新衣服呢?”

也就是大家关系好,林辰歆才会忍不住这样说她,要换成别人,她还懒得开这个口呢!

邓大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能穿,没有必要浪费这个钱,对了,林医生,你这是上哪儿去啊?”

她见林辰歆手里拿着一卷白色的布料,不由得好奇问了一句。

林辰歆闻言扬了扬手里的布料:“凤妮肚子的月份不小了,刚好家里还有点棉布用不上的,拿给她给孩子做几身小衣裳。”

凤妮在医院当清洁工,邓大姐在食堂上班,算是同一个单位的,还都是后勤部门,两人也算认识。

邓大姐知道凤妮丈夫的情况,对她也挺同情的,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凤妮不容易啊!大着肚子还要干那些脏活累活,叫人心里挺不落忍的。”

前些日子她才看见凤妮挺着肚子趴在地上收拾病人的呕吐物呢!

恶心就不说了,最怕的是也不知道有没有啥病菌会传染什么的,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