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法之奇正(第2/2页)

很有可能人家以奇辅正、以正制胜的兵法更厉害,只是人家藏着,不愿意用,又或者没对手能逼他用出这种兵法。

所以,并不能因为苏定方兼顾了李靖和李世勣的兵法,就认为他比李靖和李世勣厉害。

不仅如此,这还证明了他比李靖和李世勣弱一线。

因为李靖和李世勣虽然一直在用一种兵法,可他们一旦出兵,基本上都是将敌人拉入到他们的节奏中打。

敌人在应付不了他们节奏的情况下,就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在这种情况下,胜负会向那边倾斜,不言而喻。

像是李靖打颉利,就是以正辅奇,以大量的兵马吸引颉利的注意力,然后趁颉利不备,直接直捣了颉利的金狼帐,根本没给颉利集结兵马,跟他对垒的机会。

李靖处处站着先手,颉利处处落在后手,颉利想赢李靖,除非引外力加入,打乱李靖的布局,不然只能被李靖拖进他自己的节奏中,按在地上摩擦。

相比起来,苏定方就是在见招拆招,并没有将敌人拖入他自己的节奏当中,所以打起来就没有李靖那么得心应手,会累一些。

所以这就证明了苏定方比李靖和李世勣弱了一线。

不过,苏定方比李靖和李世勣都年轻,未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成长,而且,苏定方是那种大器晚成的人,是那种五六十岁也会处在黄金期,甚至才进入黄金期的帅才。

所以他有博采众长,超越李靖和李世勣的机会。

历史上苏定方加入大唐阵营比较晚,而且加入大唐阵营的时候,大唐能对付的敌人都对付的差不多了,所以战绩才没有李靖和李世勣那么辉煌。

并且,他进入到黄金期的时候,大唐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对手了,所以他也很难获得耀眼的战功。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他虽说依旧在李靖和李世勣之后加入了大唐的阵营,可比历史上足足早了七八年,并且起步就是国公,而不是历史上的折冲校尉,还参与到了大唐的统一战事当中。

所以他超越历史上的自己,达成更高的成就,是极有可能会发生的事。

言归正传。

李世勣之所以跑出去勘察地形,就是为了满足他兵法的‘触发条件’。

他是以奇辅正,以正制胜,需要派出去的兵马有很多,需要跟敌人在不同的地形中直接接触的兵马也有很多,所以在大军进军期间,不能因为地形因素出现太大的差池,不然很容易被敌人埋伏,最后导致全军覆没,所以他必须将他所需要进军的各个地方的地形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