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大唐版: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第2/2页)

大唐以后是否要坚持这个做法,不排外,李元吉还没有下决断,但从历史上看,大唐在人口壮大了以后,在发展起来以后,似乎开始排外了,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也不是谁想加入大唐国籍就能加入的。

至少,在益、交、荆三州中的蛮夷,在大唐强盛了以后,就不好再加入大唐国籍了。

历史上的大唐完美的向所有人阐释了一遍什么叫做‘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所以大唐如今实际的丁口有四百多万户,可登记造册的却只有三百万户。

不过三百万户也够用了。

依照十抽一的抽丁方式,两户能抽出一个壮丁来,挑挑拣拣,最后应该能组织出一百万兵丁。

除了京中的守军、各城关的守卒、各王府的护卫、各衙门的役丁,最后应该还能剩六七十万兵丁。

六七十万兵丁,别说是打现在已经半残的东突厥了,就是将西突厥和吐谷浑拉着一起打也够了。

不过,李元吉肯定不会动用这么多兵丁去打东突厥,历史上东突厥还算强盛的时候,李世民打东突厥的时候也没动用多少兵马,现在东突厥都半残了,有个十万或者十五万的兵丁就足够了。

剩下的就暂时留下搞搞基建、种一种粮食、添一添丁吧。

待到出征的十万或者十五万兵丁磨砺的差不多了,再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万或者十五万过去接替。

如此往复,有个三五年就能磨砺和挑选出一支能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的大军。

东突厥,是李元吉定下的练兵场,可不是真的战场。

所以覆灭东突厥很重要,练兵更重要。

大唐以后要面对的可不止一个东突厥,还有西突厥,还有吐谷浑,还有吐蕃,还有高句丽,还有百济、新罗、林邑、倭国。

曰本的话,估计永远也没有机会改名字叫曰本了,因为武则天不上位的话,没人赐这个名字给他们。

对的,曰本这个名字就是武则天赐给倭国的。

在武则天之前,曰本一直用的是刘秀赐给他们的倭国之名。

大唐的丁口既然已经恢复到了可以练兵的地步了,那么练兵的项目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至于李孝恭所担心的五年策还没有彻底的落实完,那倒是不用担心,因为五年策中如今剩下的都是需要长久的去做的事情了。

不是说真的只需要五年就能完成了,只要走上了正轨,以后接着做下去就可以了,没必要等它们完成,也等不到它们完成。

因为很多事情是永远也完不成的。

比如修路、修桥、兴修水利等等各种基建,这是永远也做不完的。

因为人的需求,以及各种交通工具,永远在提升,所以基建这种事永远都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