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头铁的李纲(第2/2页)

李纲被埋怨了,并没有懊恼,显然是已经习惯了。

他再次躬身一礼后,正色道:“殿下,臣所说的句句属实,您之所以没有从苏定方口中问出个所以然,显然是苏定方欺瞒了您。大理寺的人之所以没有查出证据,显然是被苏定方堵住了嘴。”

李元吉有些无语的道:“这么说苏定方已经跟朝堂上的人沆瀣一气咯?”

李纲毫不犹豫的道:“自是如此!”

李元吉质问道:“那你有没有证据?没有证据的话,我可没办法再查了。毕竟,苏定方如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大理寺的卿、少卿,也算是我大唐的重臣,也要掩面。”

李纲义正言辞的道:“如今这件事长安城内外人尽皆知,殿下只需要去长安城内走走,就知道臣所说的一切句句属实了。”

李元吉长出了一口气道:“李公啊,人云亦云的是,只是谣言,没有确凿的证据,别说是长安城内外人尽皆知了,就算是大唐人尽皆知,我也不能再查。”

李纲微微皱起了眉头,板起了脸,义正言辞的道:“殿下难道要因为证据,纵容此等恶人在大唐肆意妄为吗?”

这话要是放到后世,会被人喷死。

但是放在大唐,就没什么问题了。

因为在大唐,仅凭着猜测,甚至仅凭着掌权者和重臣的认定,就有可能定人的罪。

证据不证据的,对掌权者而言,并不重要。

对重臣而言,有时候也不重要。

具体就得看定这个人的罪对大唐有没有利了,如果有利,没罪也能变成有罪,如果无利,甚至还有害,那么有罪也能变成没罪。

这就是大唐的特色,也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特色。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李公啊,苏定方大小也是我大唐的重臣,没有证据就惩处他,实在是难以服众。”

李纲听到这话,眉头皱的更紧了,他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了,当即道:“那就敲打他一下好了,别让他那么肆无忌惮,等臣收集齐了证据,再惩处他。”

李元吉张了张嘴,不知道说啥好。

这个证据嘛,只怕是这辈子也收集不齐了。

毕竟,从上到下,除了他李纲外,剩下的人都在帮苏定方,他怎么可能收集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