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分羊(第2/2页)

李元吉在一殿文武的高呼声中笑着道:“这个办法是我提出来的,我便以身作则,我会从宫中放良五千个宫娥,将她们婚配给此次大战期间受了重伤,并且没有妻儿的鳏居将士。

随后我会将他们全部划拨到新收复的六州半之地,依照他们的官职和功劳,分别让他们担任各地的县尉、兵曹、衙吏,以及各驿的驿丞。”

五千多人撒出去,很快便能在新收复的六州半之地搭建起一个以军管为主体的地方衙门,也能疏通六州半之地所有的驿站。

只要实行了军管,并且疏通了驿站,朝廷的各项政令就能在这六州半之地上落实下去了。

等到正在开荒的突厥俘虏被消耗完了,当地的人口也发展起来了,就能恢复吏治了。

反正大唐如今军政是不分家的。

没有纯粹的文臣,也没有纯粹的武臣,很多大臣基本上都是上马能杀敌,下马能牧民的官员。

所以暂时不给新收复的六州半之地派遣大吏,只是派遣县尉等小吏实行军管,也没什么不对的。

再加上有分别驻守在长城上各个关隘的大将节制,以及监督,也不会闹出什么大乱子。

这也是目前最好,最快恢复新收复的六州半之地统治的法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毕竟,大唐的读书人就那么多,已经收复多年的地方都不够分,刚收复的地方,还没什么人,自然没有人愿意去。

所以想恢复新收复的地方的吏治,只能先从军管做起。

大唐在荆、益、交各州的统治就是这个样子,先用军管将地方上的所有不服的声音压下去,让地方上彻底承认大唐的统治,然后再派文臣进入去好好的梳理百姓,发展农桑。

目前,荆州的文治只推行了一半,益州也是一半,交州还是处在军管状态,并且还是大唐和当地的土霸王、蛮王们一起共管。

荆州南、益州南、交州,这些人口不少的地方,都没读书人愿意去,朝廷上的官员更是将这些地方当成发配的地方,更别提新收复的六州半了。

所以军管是惟一的办法。

“殿下果然豪爽,一开口就是五千宫娥,那我也不能落于人后,我府上尚有三百多伤残的将士,以及一百多户依附于我门下的隐户,我可以一并拿出来,换成牛羊。

回头我会在府上举办一个全羊宴,还望诸位到时候一定赏光。”

李神通哈哈大笑着开始力挺。

李德良、李道立等一众皇族见此,也纷纷开口。

李纲更是一口气把家底都拿出来了,不仅将家中身在奴籍的仆人一并拿出来了,甚至还将幼子李立言从家中划拨了出来,让其带着家眷们到新收复的六州半地落地生根,恢复六州半地的文脉。

萧瑀、陈叔达、裴矩等人或多或少也有贡献。

苏定方、谢叔方、宇文宝、侯君集等人更是将昨夜刚刚收到的上千仆人,外加上此次大战期间受伤的家仆,一并贡献出来了。

其他的文武大臣一看这,即便是心里在骂娘,也不得不站出来认领一份份额。

没办法,李元吉、李神通、李纲等人都带头放良了,他们要是不跟上,回头就是给他们穿小鞋的时候了。

到时候就不是李元吉带头放良了,而是李元吉带着一众爪牙拿着刀子逼他们放良了。

横竖都得放,还不如趁现在落一个好印象。

等到李元吉带着爪牙们举起刀子的时候,那就不是他们放良不放良的事情了,而是他们全家,甚至全族都得跟着放良。

“启奏殿下,经臣核算,此次满朝文武一共兑换的牛有五万八千头。”

陈叔达在所有人表完态以后,做了一个统计,然后笑容灿烂的禀报。

光是宫里一口气就放良了五千,李神通等一众皇亲基本上也在上千之数,一些出身豪门,家底厚实的,出手也大放,苏定方等人更是豁出去了支持李元吉。

五万八千人,不算少,也不算多。

毕竟,此次参加朝会的官员可是多达一千多人,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就是五十人左右。

这五十人,对于绝大多数出身名门,出身望族的人,根本是九牛一毛。

像是关陇八大家,五姓七望,光是族人就数以千计,仆从、奴隶、隐户,更是数以万计,五十人对人家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李元吉满意的点点头笑道:“确定是牛吗?”

陈叔达愣了一下,笑容更灿烂了,但他却不好出这个头。

李神通乐呵呵的笑道:“臣喜欢吃羊肉,还是给臣换成羊吧。臣刚刚才说要请诸位同僚到府上吃全羊宴,自然不能食言而肥。”

其他人或情愿,或不情愿的也跟着附和了起来。

很快,五万八千多头牛,就变成了五万八千多头羊了。

李元吉在绝大多数人表完态以后,笑着道:“我知道有人心中可能会不满,觉得吃亏了。这样,我再给诸位一些补偿,每一头羊再给诸位补偿一亩地。

具体如何划分,有中书省领民部一起商议。”

一听到有地补偿,一些心里在骂娘的官员心里顿时好受了不少。

“臣等多谢殿下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