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唐突之战(三)(第2/2页)

陈叔达见此,没办法再劝了,只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无力的坐回了属于他的位置。

有宇文宝等人筑起的人墙,突厥人的箭矢就再也没有飞进过城门楼子,石弹倒是有几枚落在了城门楼子上,但除了在城门楼子上砸出了几个豁口外,并没有造成其他损伤。

至少城门楼子内的人没有受到一丁点的伤害。

城门楼子外倒是出现了不少的损伤。

刘弘基不需要吩咐,立马就命人开始用投石机、床弩等大型的军械发功。

双方你来我往的鏖战了足足一夜。

次日清晨的时候,李元吉原以为这种攻势会停下,双方会歇一歇,却没料到突厥人不等天明就组成了各种阵型,天刚刚放亮的时候就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大战从一开始就再也没有停下,双方皆将兵马分成的数股,采用了轮番上阵的方式,日夜不歇的在萧关上鏖战。

从第五日开始,双方的战损就快速的拉开了。

从最初的二比一的战损,拉开到了四比一的战损,并且还在一点一点的攀升。

一直到第六日的时候,双方才各自罢手,停下了大战。

刘弘基带着人忙忙碌碌的去整顿起了兵马,李元吉也安心的看起了从石州、苇泽关一线,以及盐庆和银绥传来的各种消息。

至于灵州西的消息,没什么好关注的。

因为颉利派出去绕道灵州的兵马,才进入凉州边陲,就中了安兴贵提前设下的埋伏,双方鏖战了足足两日,突厥人在损失了两万多兵马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回了灵州以北,放弃了绕道灵州去偷袭会州的想法。

所以眼下需要关注的就是萧关、盐庆、银绥、石州等地的战事。

盐庆的战况跟萧关差不多,颉利只派遣了三万多人马去攻打盐庆,跟庆州守将所率领的一万多兵马打的有来有回的,谁也奈何不了谁。

银绥的战况就有些糟糕,颉利足足派遣了六万多兵马去攻银绥,在薛收和于志宁等人赶到银绥的时候,刚好碰见了岚石的突厥兵马出现在银绥,伙同银绥的突厥大军,共计八万兵马,一起攻打绥州的关口。

薛收在征集了绥州的青壮以后,带着他们,伙同带去的援兵,以及绥州的守军一起跟突厥人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在持续了一天一夜,在损失了足足九千多人以后,才勉强将突厥人击退。

在此期间,突厥人曾经六次攻上绥州的关城。

李神符和殷开山到了绥州以后,第一时间就给萧关奏疏,奏疏里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求援。

在跟突厥人鏖战了一天一夜,战损了足足九千多人马后,绥州的兵力锐减到了八千多人,八千多人可守不住绥州。

所以李神符和殷开山在重新给绥州布防之余,能做的就是向朝廷求援。

一同被送来还有薛收的奏疏,薛收在奏疏中称,绥州的青壮在前隋,以及大唐立国以后,虽然应招参加过几次战事,但仍旧没办法跟成建制的兵马媲美,甚至连各地在册,且经常组织在一起操练的府兵都不如,不堪重用,只能用于搬运军械和粮草。

所以他和李神符、殷开山、于志宁等人,没办法从绥州当地,以及临近绥州的几个州得到兵力上的补充。

所以需要朝廷尽快派遣援军过去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