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又富又穷的大唐(第2/2页)

这就是大权在握以后,不砍死父兄的弊端。

必须养着,也必须将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修缮好,必须将他们养的白白胖胖的。

不然的话,容易被人诟病。

虽说李元吉不在乎被人说几句,可其他人在乎啊。

他要统御其他人,就必须考量其他人的态度。

“如果算上魏国公府家财的话,倒是能挤出来一点。但魏国公府的家财多是田产和地契,需要发卖了以后才知道有多少。

能不能挤出二十万贯来,臣也不好说。”

陈叔达暗自盘算着说。

虽然裴寂府上的家财很丰厚,全部兑换成钱粮的话,应该会有不少。

但朝廷用钱粮的地方也不少,比修缮宫中亭台楼阁还重要的事情比比皆是。

国库没钱的时候,自然得先尽着最紧要的来,国库有钱了,自然得将很多最紧要的事情排在前面。

而修缮宫中亭台楼阁的事情,明显不是最紧要的。

毕竟,宫中那些受损的亭台楼阁即便是放着不修,也不影响李氏一大家子居住,就是有些有碍观瞻而已。

但相比起水患啊、兵灾啊、旱灾啊、地震啊之类的事情,有碍观瞻这种事情明显没那么重要。

李元吉错愕的盯着陈叔达道:“我要是猜的没错的话,魏国公府的家财恐怕不止二十万贯吧?”

就裴寂的受宠程度,以及裴寂的官爵,以及裴氏的家底,别说二十万贯了,二百贯恐怕都有。

这么多钱一下子充入到国库当中,国库还挤不出二十万贯?!

你们贪污了吧?

而且还是大贪特贪的那种。

李元吉本以为自己客气一下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料到陈叔达居然把他当成了羊一样薅。

陈叔达哭笑不得的道:“魏国公府的家财自然不止二十万贯,可朝廷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刨去那些一直花钱的水渠、桥梁、官署、陵寝的修缮和营造的花费不说,光是每一旬赏赐给荣妇的喜钱,就多达七八万贯之多。

所以别说一个魏国公府的家财了,就是再加上三五个魏国公府的家财也不够用啊。”

陈叔达口中的荣妇,说的是那些家中已经有了一个男丁,又产下新男丁的妇人。

在大唐立国以后,由于丁口实在是太少了,为了鼓励百姓生育,朝廷就下达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

不仅如此,朝廷还要求各地衙门把这当成一桩最紧要的政事去做。

所以,各地衙门在婚丧嫁娶这种事情上相当积极,不仅会督促适龄的男子和女子尽快成婚,必要的时候还会拉郎配。

新婚的妇人怀上了,衙门立马会记录在册,生产的时候甚至还会派小吏盯着。

要是生出了个男丁,小吏和县官们有时候会比主家还高兴。

对于那些生了两个,及两个以上男丁的妇人,朝廷更是不吝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