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他是高寒(第2/2页)

“当然,这也并不能说以前的球员放到现在就踢不了,这不现实,不能因为一些风格较为传统的球员的发展没能达到预期,就判定以前所有的球员都无法适应现代足球的发展。”

“这就好像卡卡,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在巴西并不被人重视,没有人喜欢他这种偏现代风格的踢法,他们喜欢古典一些的,可到了欧洲,卡卡就崛起了。”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把以前的球员都拿到现代来,或许会有一批巨星成不了巨星,但也一定会有一批无名小卒崛起,成为新的巨星,就好像卡卡那样。”

高寒话音刚落,现场立即响起了一阵掌声。

“我们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着自己,足球技战术往往都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去发展,但我认为,在最根本的核心处,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变的。”

“一个是传接球技术,一个是无球跑动。”

“我们都知道,一场比赛里,球员绝大部分都是处在无球状态下,那么无球跑动就决定着一名球员整体实力的高低,而传接球技术之所以会越来越重要,是因为整体节奏逐渐加快,这固然提高了观赏性,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但也对球员的传接球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会发现,一些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球员,已经很难在顶级联赛立足了。”

“有球跟无球,组成了一场比赛的全部。”

高寒的这一番开场白,虽然没有抖出什么干货,但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好奇,因为他们都知道,高寒接下来会围绕着自己的这一番开场白来阐述自己的理念,以及他的实际行动。

事实上,对于这些理论,台下的这群欧洲一线名帅们都不会陌生,尤其是弗格森、温格和贝尼特斯等执教多年的主帅,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可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是另外一回事。

足球,归根结底还是球员,而想要踢出自己心目中的足球,往往就需要引援,可引援却受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限制,例如俱乐部的财政,以及对主教练的支持力度等等。

就好像高寒去执教拜仁慕尼黑,管理层三巨头都是浸淫职业足球多年的人物,却依旧选择放权给高寒,并且拿出一亿欧元的转会预算,任由高寒去引进自己所想要的球员。

换做其他人,能有这份待遇?

好,就算是有,但其他人是否也能够有高寒这样的眼光,去引进莫德里奇这样的瑰宝?从青年队挖掘出胡梅尔斯?让施魏因斯泰格从原来的边前卫转型去踢拖后中场?

就算这些条件都具备了,那这名主教练又是否有高寒这样的人脉和地位,让罗本、里贝里和阿奎罗等球员放弃其他豪门球队的邀约,加盟一支连欧冠都踢不了的球队?

归根结底,理论仅仅只是存在于理论。

高寒之所以有今天,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懂得这些理论,而在于他是高寒。

所以,相对来说,众人对于高寒接下来的实际分析反而更感兴趣。

而高寒也没有藏私,从引援时候的甄选球员,到日常的训练要求,再到跟球员的交流沟通,以及如何调动球员的积极性,保持他们的取胜欲望……

他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去剖析自己的执教哲学。

这里面有些都不稀奇,在场不少人都用过,但也有的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大觉新鲜。

但高寒真正叫在场所有人都震惊的,却是他放在最后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