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花芽在疗养院又待了一个礼拜, 周奶奶和周爷爷的消息还没传来。

周文芳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

“快看看,学生军演结束, 上了报纸。”周文芳戴着洋气的红色斑点的布发卡, 把头发披在后面。红色斑点的发卡正好卡在刘海后面, 让周文芳看起来秀气不少。

天气冷,花芽懒得打扮, 就穿着一身军装,松松垮垮地在身后扎了个麻花辫。周文芳随手给她找了个蝴蝶结,系在发梢。

花芽还在看报纸,周文芳却在看花芽。

这么些年, 怎么一点都没变。脸蛋还弹呼呼的,像是个未经人事的小姑娘。眼神里跟当初一样,真诚到纯粹。

“能顺利结束真好,可惜我还没在里面玩够呢。”花芽叹息着,感觉周文芳动了她的发梢, 抓过来看到蝴蝶结, 她把头发甩到后面, 可惜地说:“有集合起来的合照啊,真是错过了。”

周文芳帮她把蝴蝶结正了正说:“我倒是不觉得可惜, 该看的风景都看了, 该吃的也吃过了。我听老谢说,咱们野区是划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明年开始春秋两季节对外开放, 老百姓买门票就能进。对, 还跟国外似得,弄个用铁笼子罩起来的面包车带着他们进去观光。”

花芽听了乐了:“那也不知道谁看谁了。只希望进去的人不要偷猎, 要善待野生动物。”

周文芳说:“当然的,归属权还是咱们031部队。由部队管理,比民间管理要严格多了,你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以后等有机会咱们也坐着铁笼车进去观光观光。说不定,还能遇上老朋友。”

花芽想不到里面能有什么老朋友,除了那些鸟儿就是猴群,想到猴群,花芽笑了笑说:“希望它们不会闹事,真是一帮闹挺人的玩意。”

另外花芽想着大禹岛要是能增加一份旅游收入,带动岛屿经济,也算是很不错的开放措施,利军利民。

她们俩说着话,花芽看完学生军演的报道,随手将报纸放到茶几上。

明天花芽和周文芳就要从疗养院回家,最近两个月都是郝大姐和郝二姐照顾家,真是辛苦她们。对此花芽和周文芳还是很信任她们。

“你那边东西收拾好了么?”花芽说:“我这边东西不多,我帮你去收拾一下?”

改革开放以后,大禹岛跟当初有了些变化,但变化缓慢。要开玩笑说,变化最大的就是周文芳。

她可以光明正大地穿一些潮流时尚的衣服,谢伟民还会托人从上海买洋气的衣服穿。

花芽自是不缺洋气衣服,没开放前,她婆婆就给她弄了不少新鲜样式的衣服。只是花芽穿的不多。

周文芳细心打扮起来,光彩照人,总说:“女人老了就年老色衰,我要趁着年轻好好愉悦自己。”

还动不动穿上好看的衣服要找花芽去照相馆照相,把年轻时候的自己记录下来。

这次到疗养院,周文芳也没少带衣服。她本来就没受多大的伤,过来也多是为了给花芽作伴。

只是不管周文芳打扮的多靓丽,花芽在她旁边自然而然地成为另一道漂亮的风景线,以简单自然的天然美,夺人眼球。让人看了第一眼,忍不住看第二眼。

对此周文芳没什么怨言,刚认识的时候就知道花芽是个漂亮丫头,结婚时是个漂亮的新娘,有了孩子也是个漂亮的妈妈。

就是快七八年过去,周文芳明显感觉到二十岁的自己跟快三十岁的自己完全不同的皮肤状态。脸上的皮肤弹性到了二十八岁后,明显没有当初的好。

可她刚才看过花芽的脸蛋,根本就没什么变化。还跟小丫头片子时候一样,脸上有点可爱的肉肉,看起来青春朝气。

这一点周文芳是真的羡慕不过来,她也就时不时掐一掐花芽的小脸,怀念一下当初自己脸蛋的手感。

也许花芽说的对,她的多加强些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嘛。

“还是我自己收拾,我多动动。”脑子里想好了打算,周文芳跟花芽约好待会把最后两双小袜子做完。

花芽在屋子里检查了一遍有没有遗漏的东西。

明天星期一,她们打算早点离开到学校直接上课,没有功夫仔细收拾。

花芽睡了个午觉,小瑶瑶已经回去上幼儿园,老师不允许她继续逃课了。

睡午觉小瑶瑶和她爸爸都不在身边,睡得花芽怪寂寞的。

醒来以后,周文芳正好过来,她们就在客厅里把小袜子做完。

花芽翻棉花的时候,又看着没有锁边的小棉袄犯愁。

周文芳说:“要不然我给你缝上,里外里都是一个心意。”

花芽说:“还是算了吧。”她倒是想过去看看周奶奶和周爷爷,可是两位老人似乎身份不一般,连消息都不向外面透露一个。她可是摸不到他们身边去。

花芽把小棉袄铺在沙发上,打算一点点折起来,等到以后有缘分再拿出来。

“好姑娘,我还以为你回去了。”周奶奶慈爱地声音在门口传过来,她脸上有些疲惫,但掩饰不住的有喜色。

周奶奶?!

花芽倏地站起来,快步走到周奶奶跟前说:“奶奶,爷爷怎么样?”

周奶奶被她牵着往沙发上坐,周文芳站起来跟周奶奶打了声招呼,往周奶奶身后看到四个警卫员站在门口。

周文芳在心里直咂舌,好家伙这可不是一般的规格。贴身四个警卫员,想必门外也会有人守着站岗。

花芽问了周奶奶医院的情况,听到周爷爷已经清醒过来,花芽吸吸鼻子说:“好端端钓着鱼,突然这样我都快接受不了了。”

周奶奶拍拍她的头说:“多亏你的百年野山参,送过去以后每天熬上一段,一连喂了五天,活生生地把他从阎王爷手里拉了回来。”

百年野山参?

花芽糯糯地说:“我没有给百年野山参,我也就一颗五十年的野山参,你可别被人骗了啊。百年的得多大啊,我的就那么一点点。”

花芽拿手比划着,周奶奶看了看,跟她嘴里说的百年野山参一样大小。

“就是你给的那颗,哪里是五十年的野山参。”

周奶奶说:“傻丫头,你不懂。百年的野山参不看个头,看根须。我听老神医说,特别是你们家乡的野山参受欢迎,就是因为个头小、疗效高,生长一年顶别人三年。更何况老神医说了,是你小丫头不识货,恐怕之前被人骗过,这分明就是百年的野山参,不是五十年的。多亏你没有被人哄骗去。”

这样一说花芽就明白了,怪不得那边县里国医馆的人一看到她仿佛狼看到羊,原来总是把她送过去的野山参年头少说了!

也幸好她就卖过两三次,后来看到好的野山参就自己藏了起来,没让国医馆的人占了多少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