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京都(第2/2页)

这使得整个京畿地区武备空虚,以至于让人家齐国先是破了大坂城,接着又攻占淀城,现在又兵临京都。

昨日午前,京都守御所七百余武士和足轻贸然出城,攻击齐军游骑,却不想被诱入城外数里远的一处山谷,齐军骑兵数百蜂拥而出,往来冲阵砍杀,最终逃回城中的士卒不到两百人。

至傍晚时分,齐军大队人马三千余杀至京都,伴随而来的还有十余艘武装桨帆船。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无比痛恨庆长十六年(1611年)开凿的高濑川运河,使得齐国舰船可以从大海入淀川,再由伏见城,转高濑川运河直抵京都,将火炮直接抵在天皇的面前。

现如今,打又打不过,守也守不住,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更好选择呢?

——

“轰!……”

“万胜!”

“……杀进去!”

随着京都西侧城门附近一声剧烈的爆炸声,整个城门顿时被炸得粉碎,连同两边的城墙也被震得小幅变形。

数十名掷弹兵飞奔至城门处,点燃手中的炸弹,奋力地投掷过去。紧随其后是一百余火枪兵,身着半甲,头戴铁盔,端着刺刀,在爆炸后的硝烟中,迅猛地冲入城中。

“第二营、第三营,入城后,一路不停,直接杀到皇宫,俘获日本天皇。”

“第五营奔二条城,控制幕府驻京都的主要官员和武士将领。”

“第九营,控制城中府库,防止乱兵趁机纵火焚烧物资。”

“游奕军封锁京都城所有出入口,逃散百姓可置于不顾,但需尽量截杀重大价值的公卿、官员和武士将领。”

“……”

随着曹广胜的一条条命令发出,齐军各部蜂拥冲入京都城,一时间,整个城市顿时陷入喧嚣沸盈之中,火枪声,爆炸声,呐喊声,惊叫声……

历经千年的京都古城,在遭遇了各种内乱和数次毁灭后,又一次迎来了大军的攻伐。而这次,却是来自万里之外的大齐帝国。

川濑幸兵卫站在建礼门城楼上,望着京都西门方向,硝烟四起,火光弥漫,不时地响起一阵阵火枪射击声和爆炸声,脸上带着几分惶然和绝望。

天皇陛下和朝中公卿大臣尚未讨论出如何应对城外齐军来袭,却未料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齐军已经攻破了西门,并朝城中纵深杀来。

天皇陛下所居的皇宫必然是齐军的首要攻击目标,但仅凭数百名公卿子弟充任的御卫武士,如何能守住皇宫,护卫天皇。

“南蛮杀来了!”一名御卫大声喊道。

只见御街上,一条黑色长龙如地狱恶魔般,迅疾朝皇宫的方向扑来,在太阳的照射下,如林的“长矛”,发出耀眼的光芒。

“……大军止步!”川濑幸兵卫硬着头皮大声呼喝道:“此乃天皇御所,神圣不可侵犯。……贵军烦请止于宫门之前,切勿惊扰天皇陛下!”

在距离建礼门五十多米的地方,齐军止住了前进的脚步,一排士兵立即端着火枪,齐齐瞄向城楼。

“他在上面喊什么?”一名仁勇校尉(中尉)军官诧异地问道。

“大概是要准备开门纳降吧?”一名陪戎校尉(少尉)将军帽往上带了带,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开门纳降?”那名仁勇校尉皱了皱眉头,“娘的,人站在城楼上吆喝,这模样可不像要投降的架势!……全体预备,放!”

“砰!砰!砰!……”

“你们不能……”川濑幸兵卫感到胸口、肩膀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伸出左手,试图要做出阻止的动作,但身体里的力气却瞬间被抽空,从城楼上一头栽倒下来。

在排枪的掩护下,建礼门很快被撞开,齐军呐喊着,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冲入皇宫。

——

10月16日,江户。

“齐国于9月25日,于大坂登陆,9月30日,城破,大坂奉行渡边浩史以下数千武士和足轻被俘杀。”

“10月2日,齐国沿淀川,水陆并进,朝京畿地区而来。10月5日,攻破淀城,藩主松平政信殉节,整个藩城被洗掠一空。”

“10月5日,齐国军队攻至京都;次日上午,京都城破,天皇陛下、公家御卿、朝中大臣、各武家亲眷,皆为齐国俘获。”

“10月7日,齐国攻破奈良……”

“10月9日,齐国攻破松江藩(今日本神户一带),藩主堀尾氏殉城……”

“无须再念了!”德川家纲靠坐在软垫上,制止了侍者的战报宣读,胸口剧烈的起伏着,面色也是潮红一片。

家纲继位将军大位以来,在叔父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的辅佐下,将幕府机构整备的更加完善,并将父亲家光的武力政治改为文治政治。但家纲天生身体虚弱,时常卧病在床,以至于长期不能视事,幕府大小事务皆托于大老、老中等家臣。

“主公大人,京都城破,皇室蒙难,作为武家之首、征夷大将军,我们需遣大军前往京畿,以挽危局。”大老酒井忠清沉声说道。

“若是我幕府集大军往攻京畿,齐国却又称舟船转攻江户,为之奈何?”家纲面露苦色。

“今驻江户之天领(幕府直属)及关东亲藩、谱代等各藩军队规模已达八万之多,若是按兵不动,任由齐国肆虐京畿,恐让天下各藩嗤笑。”酒井忠清说道:“不若将驻江户军队分出半数,往救京畿之地。同时,请将军大人发布谕令,征召关西、中国(本州岛西部地区)、四国等地各藩国军队,于京畿地区集结。如此,两路大军可东西并进,必能击灭登陆齐军。”

家纲沉吟片刻,点点头,轻声说道:“卿且去……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