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坂秋之阵(二)(第2/2页)

齐国陆军配置的重型火炮的首要任务就是击毁敌军的城墙,夷平他们的要塞。在攻打城池时,陆军会将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搭配使用。加农炮发射实心铁弹切割城墙,榴弹炮则发射爆炸弹将切割开的墙体粉碎。

另外,炮兵还有技术日益成熟的火箭弹,可以专门针对大坂城这种拥有大量木质房屋的城市。可是,联军考虑到要获取城中积存的各类粮食物资,不舍得将这座城市一把火给烧了。

因而,联军便按照最常规的打法,以重炮轰击大坂城墙,用绝对的武力,攻破这座城市。

“轰!”一声巨响,一颗巨大的弹丸越过大坂城头,远远地落到了城里。

十几名炮兵在军官的指挥下,立即将加农重炮的炮口下调几度,以期能直接轰击城墙。

“轰!”重型榴弹炮也开始进行校正发射,亦如加农炮一样,炮弹也是远远落到了城里。不过,与实心铁蛋所不同的是,榴弹炮发射的爆炸弹却弄出了巨大的动静,让整个大坂城的幕府守军脸色为之一变。

落地后巨大的爆炸声,升腾起的烟火,以及被点燃窜起的火苗,四散奔走的足轻和市民,使得城中的幕府军骇然失色。

齐军的火炮竟然能打出开花弹!

“派人通知桥本君,立即组织志愿者准备大量沙土、水源,以为随时扑灭城中火势。”此时,已返回城中天守阁统一指挥调度的渡边浩史脸色铁青,厉声命令道。

“是,奉行大人!”一名武士应诺一声,匆匆下楼而去。

“通知井伊君,城头火油和滚木注意防火,勿要被敌军炮火所袭!”

“是,奉行大人!”

“轰!轰!轰!……”远处的城墙传来一阵阵沉闷的火炮轰鸣声,天守阁屋顶落下无数的灰尘,整个城市仿佛也都在颤动,渡边浩史的心脏也随之剧烈地跳动着。

敌军似乎比想象中还要强大,他们的火炮所展现出的巨大威力更是前所未见,在这般攻势下,大坂城还能坚守半个月以上吗?

对于火器,日本并不陌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各地大名的军队中便出现了“火枪队“,称为“铁炮足轻“。在桃山时代(又称织丰时代,1573年-1603年),火枪在兵器中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到了德川家康发动的关原之战时,火器的普及率更是大为提高,如伊达正宗统率的部队,兵员3000,铳1200,即使是火器比例最少的上杉景胜所率部队,兵员8700,铳亦有2000。

不过,那个时期,日本各个大名军队中,火炮的装备率却非常低。在朝鲜战场上,攻防战中凡遇明朝军队的“佛郎机“和朝鲜军队的火炮时,几乎不占任何优势。后来,在17世纪初期,德川幕府才从葡萄牙人、荷兰人手中获取少量的“大筒“,并在大阪之战中,以火炮轰击大坂城。

但面对真正的重炮轰击城池,幕府军是从见过,也从未体切身验过。哦,也不是,三十多年前岛原之乱时,幕府曾雇佣荷兰武装商船炮击原城,虽然距离较远没有轰塌城墙,但也让幕府军在旁目睹了舰炮轰击的巨大威力。

谁能想到,日本承平数十年后,大坂城竟然会遭到攻击,而且还是十余门威力更加巨大的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的近距离轰击。

仅半日时间,大坂城的南侧城墙便出现了数道缝隙巨大的裂口,一百余名武士和足轻被飞溅的碎石砖屑和爆炸弹所击伤,整个幕府军士气也随之大降,不复战前之满满自信。

是夜,大坂守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夜袭,试图捣毁联军的火炮。但毫不意外地被警惕异常的联军击退,丢下数百具尸体,狼狈逃回城中。

待次日清晨,联军继续以重炮轰击大坂城。而且,在昨日一番试探过程中,已然探明大坂城头竟然没有火炮,遂大胆地将炮兵阵地前移,直接抵近至城墙不到一百五十米的位置,肆无忌惮地轰击大坂城。

上午约十一时,散布于大阪城四周的骑兵来报,一支人数规模在一千五百人的幕府援军抵达战场附近,疑似是位于东边数十里外的奈良派来的部队。

联军随即集结了七个营三千余兵力,在八百余云州镇骑兵的掩护下,朝这支幕府援军迅猛地扑了过去。在经过一番短促而激烈的战斗,联军以微弱损失,几乎全歼来援幕府军,毙伤俘一千三百余。

当联军将俘获的数名幕府援军旗本武士和缴获的各色旗帜带至大阪城下时,顿时使得城中守军气势为之一泄。

大阪城经过又一日的重炮轰击,已是千疮百孔,几处坍塌,已难掩城破墙垮之势。然而,联军却并未趁机攻入城中,反而在暮色降临之时,收兵回营,任由大阪军民连夜修补城墙,巩固城防。

9月30日,清晨,六时许,两万余联军部队尽出营垒,排出整齐的军阵,以乌云压顶之势,缓缓地朝大坂城逼近。两日的重炮轰击,大坂城防已然不堪,突入城中,就在今日。即使倭人悍勇,但在枪炮之下,也难挡我联军倾力一击。

“轰!轰!轰!……”

“哗啦啦……”

仅十余轮轰击,经过简单修补的大坂城墙又一次出现重大破损,而且还是大面积地垮塌,一道三十多米长的巨大缺口呈现在联军的面前。

云州镇旗下四百余身着重甲的赫哲人和索伦人,作为全军先锋,挥舞着厚背长刀,兴奋地吼叫着,眼睛也喷射出嗜血的兽性。

“杀进去吧。”

重炮轰击两轮后,苏忠福看了看两边早已按耐不住的各藩属国领兵将领,轻轻地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