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强基(第2/2页)

按照齐天的想法,如果汉洲的钢铁产量可以达到十万吨左右,那么在整个南洋地区,汉洲就可以凭借巨量的钢铁,将对手一一砸倒在地。

“你这马拉轨道,无非是能省下来一些运力罢了。”毕懋康嘴里不以为意地说着,但心里还是对此颇为关注。因为,随便一个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若是这个马拉轨道能正常运行,不仅可以铺设在工矿场之间,还能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道路交通工具,加速货物和人员的往来,其效率更是比传统牛马车要高出一大截。

“孟侯公,若是有人制造出一种可以承载巨大力量的拖拽工具,将一节一节的车厢重物,迅速地转运到汉洲各地。那个时候,凡是铁轨可以铺设到的地方,货物、人员、信息,无不能快速通达。如此一国,各地紧密连接,上下一体,器械精良,如何成不了强国,如何继承不得华夏衣钵?”

“如此豪气,那敢问,与荷人之战,汉洲怎样收场?”毕懋康问道。

“最快今年底就可以结束,与之和谈;慢的话,可能要明年底了。”齐天想了一下,说道:“荷兰人,都是一些生意人,受不得太多损失的。”

“你们汉洲就能承受一些损失?”

“我们汉洲的根本在本土,荷兰人奈何不了我们。”齐天笑着说道:“至于海外的新乡堡和帝力城,他们又打不下来的。而威远岛,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在那里有补给点。但是,他们荷兰人可不一样,南洋众多岛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十余个商站据点。而这,就给了我们充分选择攻击的目标。”

“荷兰人从欧洲远道而来,是为了获取财富,取得利益,可不是与人打生打死的。眼见着自己的众多商站据点被我们汉洲攻破,往来船只被我们袭击,人员财产又损失无数,却又从我们这里捞不到任何好处,甚至还有被我们持续削弱的可能。作为一个明智的殖民势力,定然会选择结束这场毫无价值意义的战争。”

毕懋康默默点头,认为齐天说的有些道理。当年,永乐时期,大明征服安南,可后来随着统治成本的不断攀升,大明很快就放弃了安南,任其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