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一石二鸟(第2/5页)

而这一切皆是拜楚春亭所赐。

如今看他一人独挡一面,其科研成果能让国际医药界的专家都为之动容。

这叫老爷子又怎么能不伤感,不替儿子心里叫屈?

不过难过也就那么一会会儿,这老爷子是只要在喘气,就不忘跟人斗法的。

现在,应该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桥本之死的真相,但是明知道林白青和顾培都很着急,可他不疾不徐,只笑着说:“也该让那帮整天四处吹嘘自己的ri医们自食苦果了,你们先休息,到明天一早吧,咱们看看桥本十一会怎么样再说。”

顾培总还是想知道他给桥本十一用了什么药,搓了搓手,遂又问:“您给桥本会长用的到底是什么药,现在告诉我们,我们也好做相应的预案。”

林白青也说:“事情已经闹上电视台了,现在全港人都知道桥本十一服用的是我们灵丹堂牌的苏合香丸,我们现在要不澄清,名声可就臭了。”

老爷子回头笑看孙女,反问:“如果药不是灵丹堂的呢,如果我有证据呢?”

顿了顿,又说:“你难道没发现,桥本十一那个侄子,远不如他叔叔聪明?”

说来还真是。

一个大企业是要讲应急预案和危机公关的。

而目前,在正值论坛召开之际,桥本十一病倒了,桥本制业的药品又在被传有毒事件。

他人才进医院,还不足12个小时,尚未脱离危险,还正在抢救中。

这进桥本光泰要聪明点,应该是选择把事情压下去,并全力救活桥本十一,这才能起到危机攻关的效果。

可他急吼吼的在媒体上攻击一家大陆药堂。

这是会弄巧成拙的。

试问,药品公司的会长自己有病都吃别人的药,谁还敢吃他的药?

而这,不也正好坐实了他们的药品有问题。

相反的是,只要桥本十一服用的药物不是灵丹堂的,事件就会对林白青有利。

白得一个不要钱的,能在全亚洲打开知名度的机会嘛。

这么来说,桥本光泰的能力还真不怎么样,以后真在商场上见了,林白青也不必怕他。

这不,老爷子关子卖够了,也就不想再吊着孙女了。

他之所以有把握,当然是因为他手里有证据,证明药不是灵丹堂的。

不过老爷子正准备说话,就听外面响起门铃声来。

顾培起身开门,却见外面站着一个陌生人,是个穿着西服,瘦瘦高高的男人,见顾培开了门,先说:“咦,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楚春亭轻声一咳:“我在。”

这人顿时堆了满脸的笑:“楚老,难得您大驾光临来港城,听说您有事找我。”

楚春亭显然跟这人有私事要谈,点了点头,起身说:“晚上一起吃个饭吧。”

显然,能跟这老爷子一起吃饭是件很光荣的事。

这人点头哈腰的:“难得您肯赏光一起吃顿饭,我订福临门吧,现在就订。”

林白青和顾培交换了个眼神。

顿时忍不住噗嗤一笑。

话说,就在三年前,有一回赴港,楚春亭说要福临门安排一顿饭。

当时董佳倩一脸的不信,以为这老爷子在吹牛,林白青其实也不太信,总觉得这老头在东海或者有地位有关系,但在港城的面子应该还没有大到,随时想去福临门都可以。

不过听这人的口气,她终于相信了。

看来楚春亭只要时间充裕,能联络到人,福临门的一顿饭随随便便。

但楚春亭毕竟年龄大了,腿脚也不方便,怕摔怕磕,他说:“就在这儿吃吧,如果你们福州商会还有人想见我的,安排两个吧,人太多我懒得应付。”

“好好好,咱们现在就去吧,先喝点茶,一会儿再吃饭。”这人说。

楚春亭点头,拄着拐杖起身,说:“那个叫什么C.C.T.V的,明天一早必须给我。”

这人连连点头:“咱们福州在港城人多,事也简单,我们正在协调呢,情况好一点的话,今天晚上应该就能把东西给您。”

楚春亭起身要走了,又要回头看楚楚。

小丫头已经吃完奶了,正在把玩那只香味浓郁,又精美的小药匣子。

她还不知道这匣子本身有多贵重,也不知道里面所藏的药于她妈来说都是绝版,只知道这东西归自己了,喜欢上面的花纹,小手摸着,端详的可认真了。

但她也很乖的,妈妈才摇了摇手,立刻挥小手:“太公公见见!”

这么一个小团子,其实不用她做什么,人看她一眼都是开心的。

楚春亭摇着孩子的手,凑了过来,小声对孙女说了四个字:“津村制业!”

又说:“这回搞好一点,咱们不但能叫桥本十一自食苦果,还能一箭双雕,但也不太一定,总之,你们好好开会,这件事交给我就好。”

顾培见老爷子颤危危的,怕他一个人出门不方便,遂问:“要不我陪您去?”

楚春亭回头看了眼顾培,却将手伸给了来请自己的那人,摆了摆手说:“不必了。”旋即又说:“那不是你能去的地儿,也不是你该见的人,安生呆着吧。”

就这样,楚春亭被人扶走了。

而只等他一出门,楚楚立刻摸妈妈肚肚:“咕咕叫。”又说:“qi饭饭!”

这孩子跟林白青一样,喜欢关注别人的身体。

今天中午为了应酬,林白青几乎没吃饭,此刻已经饿的肚子咕咕叫了。

女儿听到她肚子咕咕叫,知道妈妈该去吃饭了,而因为顾培是个喜欢动手的,她也是,从小就可勤快了,自己都走不稳路,跌跌撞撞的,还要帮妈妈拿鞋子。

林白青刚穿上鞋,就听外面又响起敲门声来。

“青青?”是楚青图。

林白青赶忙打开了门,笑问:“今天您累坏了吧?”

楚青图先把小孙女肘了起来,放在半空中细细端详了片刻,才感慨说:“我真是没想到,在过了几十年后,国际社会于咱们中医的态度竟会变的那么大。”

又笑着对顾培说:“其实早在七十年代,关于循经传感,生物电一类的科研成果,我们就曾尝试,向国际社会公开过,但那时没有任何人关注我们的。”

就像青蒿素一样,其实关于针灸这个大项,早在七十年代国家就曾把它当成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而公开过,可惜那时全世界都忙着孤立花国,压根儿没人在意。

不过现在是九十年代,国内改革开放,国际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中医只要能搭上便车,就能顺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快速的推广向整个国际社会了。

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钱是比不上科研成果更重要的。

当然,被外界所认可这件事,也比让他出名更让他开心。

林白青也很遗憾,因为照今天会场的反响来看,电疗针灸的专利在这近两三年内应该就能审请下来,不过因为楚青图的职业所限,他是不能作为专利持有人的,当然,他可以上台讲他的观点,但林白青不能把他的名字挂在他的专利版权上,也不能说那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只能说他是个科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