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淫魅口中撬秘辛,青帝身世有玄机(第2/2页)

“喇嘛说赵家村全村杀错了人,犯下大罪孽,唯有将那男婴养大,才能赎罪。”

“赵家村人碍于大能修士,加之那男婴也的确是人族幼子,而非邪祟怪物,心中有愧之下纷纷答应。”

“那男婴,正是嬴青帝。”

“如此十几年,嬴青帝食赵家村百家饭长大,且得了村中书生、武人等教导,成长为一少年英杰。”

“尽管在某日意外得知当年真相,惊怖愤怒,但最终还是原谅了赵家村人。此后又见赵家村人皆想离山入世,嬴青帝便启用与生俱来的天赋神通【祈祷】,此神通他不曾与人说,只知晓一旦启用,必可心想事成,从无例外。”

“嬴青帝许了愿望,三日后,有一支茹毛饮血的山匪术士过境,强行掳走赵家村数百口人,充作口粮,果然如愿离山。”

……

“因有灵根,生的又俊秀无比,被山匪女头领看中,强娶了去,当夜就取走了嬴青帝的处男元阳。”

“那女头领虽是个凶悍婆娘,嗜血残忍,逼迫嬴青帝与其共食赵家村人的血肉,吃了足足数日之久,老弱妇孺,精壮男丁,生生吃绝。”

“但其也是嬴青帝的引路人,以旁门左道之法,将其带入修行界。”

“此时嬴青帝仍想着度化这群邪修术士,只可惜神通不敌那婆娘,只好又动用【祈祷】。”

“果然,数日后应验,左近有一佛寺【宝积寺】,其主持普贤大师听闻邪修恶迹,特意前来降伏,只这位大师却是个嫉恶如仇的,大战一日后,所有山匪皆被斩杀,每一人都得了度化解脱。”

“那大师见嬴青帝天赋非凡,不似恶人,便将其带回寺中,收为弟子,传其佛门妙法。”

“数年后,嬴青帝见普贤大师郁郁寡欢,问其缘由,得知大师是修佛法遇了困境,欲破境而不得,是以终日愁苦。”

“为解师愁,嬴青帝再度许愿。”

“这一遭却是当夜应验,普贤大师非但破境,还意外得了秘法。”

“只是修行秘法,需要斩去烦恼尘缘,普贤大师欣喜之下,手持禅杖,趁着夜色,将全寺僧人头颅击碎,了却缘法后,又挥杖爆了自家头颅,丢下一具皮囊,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

“全寺死绝,唯独嬴青帝幸存,便被信众扶为新主持。”

“嬴青帝本也有了不俗法力,宝积寺重建后,香火不绝,更胜往昔。”

“只又过数月,山下县城忽然遭了饥荒。”

“信众求助于嬴青帝,只可惜嬴青帝也无能为力,让他降妖除魔不难,可要解饥荒,却非是他能做到之事。”

“无奈之下,嬴青帝再次许愿,让信众免受饥饿之苦。”

“数日后,再度应验,有一魔修过境,将全县幸存的上万人皆炼成‘活尸’。”

“活尸,连痛觉也无,自也不会有任何饥饿之感。”

……

嬴青帝瞧来三旬四旬左右,他的生平虽然复杂,但若是用传音的方式讲解,也用不了太久的时间。

尤其讲到后来,便都是一些陶潜熟悉的内容。

用不着这魏紫烟来说,嬴青帝自己就都写在那本《青帝起事记》上面了。

当然,重复的内容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是另一个角度。

在书籍上,看起来很是正常的起义事迹。

从魏紫烟口中讲述出来,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惊悚!

恐怖!

唯有这二种,形容的更精准些。

此时此刻,陶潜也无法描述自己的感受。

初始听魏紫烟说嬴青帝的“远大志向”时,他还怀疑过,是不是自己误会了嬴青帝。

说不得这位混血种,实则就是以人族自居。

心中志向,也的确是救国救世。

如今听了全部,陶潜仍旧不能说嬴青帝是个狼子野心,意图引入域外邪神的枭雄。

陶潜看着眼前的香艳景象,眉头紧皱,面色古怪。

好半响,才迟疑着下了一个定论:

“嬴青帝眼中的世界,似与正常人眼中世界,并不相同?”

“不,不止是世界不同,他所见所感恐怕都是扭曲的,是混沌的,世上恐怕根本没有人能理解他在做什么,甚至他自己也不知晓。”

“在他自己看来,他是悲天悯人的良善之辈,是一位欲救国救世,且正在践行志向的仁人志士。”

“只他所作所为导致的结果,却往往是另一面。”

“是反面,是悲剧。”

“不论他许什么愿望,不论他做出何种努力,最终结果都将是污浊?是毁灭?”

这结论一下,陶潜顿时又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毛骨悚然之感来。

缘由?

他能猜测出真相,却无法体会,更无法看见嬴青帝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何种模样?

上一回有这样的感觉,还是他得谢灵机师姐赠了高灵视时,反向推测师姐从小到大眼中世界是何等的恐怖?

念及此处时,陶潜突兀想起什么,面色猛地大变。

连忙又动用秘法,拷问魏紫烟道:

“快说!”

“此次新月起义,嬴青帝许了何种愿望?”

这问题,显然触及警戒区。

魏紫烟面上浮现挣扎,但毕竟抵不过灵宝宗无上妙法,真言秘敕的威能。

下一刻,她照实便道:

“吾主许愿,新月革新起义必可成功。”

“为酬域外父神,吾主愿献祭七邪宗满门上下,连同新月省内大大小小一众跟随七邪的道、佛、旁门左道等宗门,以及诸多修行家族势力。”

在旁人听来。

这愿望,这代价,完全可以接受,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划算。

可落入陶潜耳中,不亚于是晴天霹雳。

许久不曾吐出的前世精粹国骂,此刻再度出口道:“嬴青帝,我甘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