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奇葩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各朝代有各朝代关注的重点,就比如宋朝和明朝。

别的朝代重点都是皇帝,结果到他们这里……能上榜的皇帝就没有几个。

有的上榜了也是勉强,所得数值简直少得可怜。

不过天幕到底没把他们的路给堵死了——

比如有朝代皇帝虽然没上榜,但因为先前发生的,如那宋高宗赵构已经退位,即使是还没有出现有功德的皇帝在,但历史已然改变,若是判定往好的方向发展,则因为那上榜的岳飞,便有额外的数值加分。

如此一来,哪怕当时的在位皇帝没上榜,但结合当下判定,倒是也可以有资格使用和查看资料库等。

可能够得上岳飞那样人物的又有几个?

剩下不能上榜的,没有资格的,除非自身之后持正而为,以及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使得当下社会境况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此逐渐积累功德功绩,那其后或许可达到最低上榜数值,从而有资格上榜,也有使用和查看资料库的权限资格等。

否则的话,要不然就是像这样继续干看着,要不然就是……干脆“退位让贤”好了。

这个不行,自然是有其他能行的,毕竟总不能真就干看着吧?!

也太丢人了!

不止是当下丢人,单看整个功德阵营中的情况都觉得丢人!

像朱元璋看着那阵营排行,就不断叹气发愁。

这总的数值,能查看多少资料?

再和前面一对比,又是想要叹气,这脸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联系后世的那些不肖子孙!

刚想到这里,朱元璋便也听到【叮——】的一声。

包括其他历朝历代的人在内——

来了!天幕终于又开始了!

而这一次,天幕开始之后,眼前的小屏幕竟然也没暗下去,还依旧存在,并且仍可看到上面的全部内容。

【大家好,又再次和大家见面了。】

【在说这期的视频主题之前,想先承接上一期视频遗留的某些问题,再和大家聊聊。】

【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像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三个千古一帝,当他们的长子,着实也是心酸和倒霉,每一个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而且也不止是他们——】

【在教育问题上,像宋朝和明朝,其之后那些为帝的子孙后代,大多更是除了软骨头之外,就是“奇葩”居多,心酸倒是不心酸了,倒霉倒是不倒霉了,只是更气人罢了。】

原本就很是心塞的宋明众人:“……”

宋朝至少还清楚基本每个皇帝是什么样的,早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是明朝众人……他们之前还不甚清楚。

虽然早有听过天幕的只言片语,但总归是有些侥幸心理,结果现在看了这功德名单……

岂止是一个心塞能够形容!能上榜的竟然就那么几个皇帝!

这和宋朝的情况相比又“差”到哪里去了?!

简直是一样的心塞和丢人!

那些个没能上榜的,究竟是做了什么啊?

【先说一下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教育问题——】

【比如李世民的前太子李承乾,因随着年岁既增,再加上患了足疾,开始逐渐叛逆起来。】

【原本还可有纠正和扳回的余地,但是李世民却“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

【之后又令刘洎,岑文本与马周递日往东宫,与太子李承乾谈论。】

【然而这些谏臣们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

【一味的进谏,又是否能够将李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

【因为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能发现其共同点——】

【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最后却根本得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李世民不禁诧异的张大了嘴。

这……这不对吗?

这难道是有问题的?!

【举一些例子,比如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

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

【结果就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再比如李承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李世民闻之大怒,竟是直接将称心杀死,遂导致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

【而且李承乾还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予官职,除此之外甚至经常为称心哭泣流泪。】

【也因为此,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隔阂也是越来越深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眉头蹙得更紧。

他倒是听出了一点问题,但……不都是如此吗?

那不然还能怎么办?难道要放任承乾就那样荒唐下去……?

【李承乾固然有错误之处,但这样相当于一味逼迫,并且几乎是没有任何沟通的教育方式,也着实是令人窒息。】

【所谓越打压,手段越强硬,就越会有很大的可能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也越会引起孩子的触底反弹。】

【李承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李世民也是对李承乾爱之深,责之切,从来就没动过更换太子的念头,但架不住李承乾由此多思啊。】

【看看有多少人批评他,否定他,好像他哪里都做得不对一样,哪里都做得不好一样,处处受限,处处得不到承认和夸赞,再加上自身有了足疾,更是由此打击了自信心。】

【从一个备受瞩目的太子,再变成现在这样,这怎么能不叫他变得敏感又自卑?】

【再加上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还因为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使得其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一样,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

【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李承乾能不多想?】

李世民不由得张了张嘴,却突然就说不出来话了。

听着这些话,他心中竟也难免心酸起来。

设身处地想一想,若他是当时承乾的处境,又会是何种心情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