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骚操作 朱祁镇时期的大臣们:“???……”

一场和“雪乡二圣”差不多结局的战事……

雪乡二圣……宋徽宗与宋钦宗!!

那两个可是被俘了啊!

还有郭敬……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

此人不就是跟在他身边的郭敬?

这样一算,竟是做到了四朝元老级太监。

好!可当真是好样的!

不过最是好样的,还是当属他那个好重孙!!

朱棣只感觉一股子血气冲向了脑门,简称气血上涌,怒气勃然!

身旁一太监已经满脸骇然惊惧的趴跪了下去,至于那朱祁镇……

找不到当事人,于是朱棣视线下意识一转,转到了他大儿子朱高炽那边——

然后就想把朱高炽揪过来。

结果话还没开口,便又听天幕继续道——

【结局是这样,不过战事过程和宋朝的“高粱河车神”——就是“赵光义事件”相比,也有那么点异曲同工之妙。】

【若是再严格来说的话,“土木堡之变”的战事过程,大概比“高粱河车神”还要不怎么样。】

【毕竟“土木堡战神”这个称号,比“高粱河车神”这个称号听起来,确实也是要更“强”一点,是吧?】

是、吧……

竟然还是个“结合体”!!

这是一个顶个啊?!

朱棣现在岂止是气血上涌那么简单,简直是恨不得咬牙切齿了!

宋朝那几个丢人现眼的皇帝,结果他大明这是一个就能把对方给比下去了是吧?!

朱祁镇……很好,朱祁镇!!

一旁朱高炽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又擦了擦额角冒出的汗,颤颤巍巍小声提醒道:“还有那个……奸臣王振……”

是两个,可以算成两个人……

这样是不是感觉好那么一点了?

好……好个屁!

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从你儿子那里,就也挺欣赏那王振!”

朱高炽不敢说话,就敢在心中腹诽一两句,心想那不也是你大孙子嘛,再说这宦官太监掌权之事,真要深究起来……

算了算了,他可不敢多言。

怕被打,于是只好委委屈屈,硬生生挤出一抹笑容来。

“儿子知道了,儿子会好好教导瞻基。”

一定多打几顿他大儿子的屁股蛋子!

【瓦剌贡使冒领赏物,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因为王振与瓦刺早有勾结,也接受也先的贿赂,所以瓦刺贡使冒领赏物,他都装作不知道。】

【但是正统十四年二月这一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剌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于是瓦剌贡使没有得到满足,愤怒而归,并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汇报。】

【也先于是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

【其后大同告急——】

【瓦剌军来势凶猛,并且迅速向南推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

【这其中也有太监郭敬从中作梗,遂致使明军大败,全军覆灭的原因。】

【总之,也先军队锐不可挡,大同明军交战接连失利,塞外城堡,同样也接连失陷,明军几经接战,前线败报频传。】

“郭敬!!”

朱棣连连冷笑:“好,好一个郭敬!”

“拉下去,斩了!”

那颤抖着身体趴跪下去的太监,还尤为显得年轻,此时已经是恐惧到脸色青白,浑身发凉了——

“不……不!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朱棣不去理会那胆寒惊惧的叫喊声,直接挥挥手,催促侍卫把人给拉下去了。

宦官……哼,宦官!

【你说王振,一个落地秀才,只略通经书,后又为教官,中举人,于军事上有什么成就吗?没有吧??】

【可结果呢,瓦剌过来打架,王振大概对自己的经历充满了自豪,明明根本就不懂军事,对瓦剌的军事进攻也没有足够清楚的认识,结果以为让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

【是的,你没听错——王振为了侥幸取胜,冒滥边功,便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明英宗朱祁镇亲征,还让朱祁镇以宋朝宋真宗亲征的事情为效仿榜样,以便可以由此在青史上留下美名。】

历朝历代诸人:“……”

想什么美事儿呢???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气得直拍大腿!

两个宦官太监,尤其是那王振!可真是该死!!!

先前天幕说,瓦剌一直想找机会进攻大明,那岂不是早有所准备?!

单看瓦剌军队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一事,就应该知道这对于瓦剌那边而言,就不是没有准备的仗!!

竟然还如此轻率!想得如此简单!

怂恿皇帝御驾亲征,还没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这这……这简直是亲自过去给别人“送菜”!!

但是王振这么说,朱祁镇就能答应?

最起码也应该掂量——

【要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平日里对王振可谓是言听计从,同时也幻想着,想像其曾祖父明成祖朱棣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听到王振如此之言,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于是朱祁镇连和大臣们商议都不商议,直接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确认为朝廷应该以守为主,也曾劝谏明英宗朱祁镇“不必亲御六师,以临塞下”,但谁让朱祁镇非是不听呢,于是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诏令迅速集结军队,两日内出兵讨伐也先。】

朱元璋:“……”

这什么子孙后代?!脑子如此不清楚!

还有——对一个宦官言听计从?!

呵,简直好样的!好样的!

不过……明成祖朱棣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

朱元璋一怔,摸了摸下巴,往老四朱棣那边瞥了一眼——这是当了皇帝之后,还亲自深入漠北去作战?竟是如此吗??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不顾吏部尚书王直等群臣反对,偕同王振率大万御驾亲征。】

【此次出征,诏下两日大军即匆忙集结启程,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

【而且亲征诏书下达后,朱祁镇对于文武大臣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

【除此之外,朱祁镇虽然名为亲征,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处处受王振节制,无法按己意指挥作战,而王振根本不懂军事,导致指挥接连失当,最终致使明军屡战屡败!】

汉朝未央宫。

刘彻和众朝臣听得连连摇头——

也不是没人劝谏,这两个可真是够一意孤行的了。

“什么都准备不足,还上下一片混乱,这两日内匆忙集结的大军,能有多少准备和实力?”